第40章:尖锐(20,27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0章:尖锐(20,2700票加更)

眼看自己一而再、再而三被轻慢,忍无可忍的肯尼迪威胁要解除李梅的职务。

后者轻蔑一笑:“那我就在家里等着咯,你打算通过报纸还是通过电台送达啊?决定好了我会留意的....…”"

说罢转身离开,甚至还把椭圆形办公室的门狠狠一甩,“砰"地一声重响让白宫办公室主任吓得面如土色。

李梅离开后,余怒未消的肯尼迪直接打电话给FBI,询问能否以通共、违反《忠诚法案》的罪名把这些企业管理层全控制起来,逼迫他们从中国撤回。

胡佛认为肯尼迪快疯了,这涉及到多少公司?几乎全美所有军工体都在里面啊!

平时因机密泄露去抓抓间谍也就罢了,现在肯尼迪居然要把这么多军工体的董事会全干了,这是总统该想的策略么?希特勒都不敢清洗军工体的头头!

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面对正在气头上的肯尼迪不能硬顶,只能圆滑地回复:“总统阁下,恕我直言,你就算让这些公司的美国总部关门,把他们全投入监狱,他们也没法从中国拿走一颗螺丝钉....

与其说他们把产业出售给中国人,还不如说这是唯—的渠道了。技术、资料、设备、人员.....都在中国啊。”

肯尼迪恨恨道:“就算东西搬不走,人难道走不了?没技术人员,那些东西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您可以强制把人抓回抓来,但您打算让他们失业还是您有办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胡佛叹息道,“我们的军工产能其实完全过剩,能满足美国、中国、德国三个大国和一大批小国的需求,甚至还能实现英美装备—体化。

平时没订单被迫失业,这事好解释;现在强行啦回来,这么多中产阶级工程师失去就业岗位,您猜社会舆论会怎么看?

除非您现在立即下达2000亿美元军工订单,这样资本家会比您还积极地把人员抽调回来,没有订单就难办了.......

马上中期选举了啊,倘若....…”肯尼迪陷入沉思。

克拉克政府推行《两洋法案》导致政府赤字率快速飙升,但反过来说,得益于这项法案及中美自由贸易体系,美国消灭了久违的生产过剩,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并确保人工工资一直在提高。

为腾出力量满足重型装备领域劳动力需求,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把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业快速转移出去。

日本、韩国、巴西(含幕府)、中国成为最受益的国家,现在清单上又加上了西波兰和泰国。

没错,西波兰被苏德战争打成一片白地后,经济体系重建,摆脱了原来路子,变成轻工业优先并承接美国转移的部分低端产业。

在产业分工中相当于欧洲的韩国,不过实际水平比韩国要高得多,毕竟波兰当年也是能自产坦克、飞机的国家,起点比韩国高不少。

禁止从中国进口廉价商品,或许还有地方补充,无非价格稍微提高点;但限制向中国出售成套设备体系,美国能卖给其他哪个国家?谁都没这么强悍的承接能力。

苏联或许想要,但资本家可不敢去和莫斯科谈生意。

让中产阶级回国又提供不了足够岗位,难不成让他们去转行生产餐巾纸么?

在胡佛劝说下,肯尼迪最终被迫放弃了这个想法。

最后麦克纳马拉出面打圆场,连哄带劝把肯尼迪拉走了。

没办法,福特、通用等各大企业也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麦克纳马拉这国防部长不能闭着眼睛装看不见,在他操作下,明明是生产军用卡车的合作项目全变成民用序列而列入豁免范畴。

他都这么干了,还能指责李梅什么?

伯克的态度同样暧昧,脱钩不脱钩也就那么回事,再给中国18个月,那2艘改中途岛级也不可能服役,现在关键是让牛牛赶紧把力量拿出来和中国互相消耗一波,削弱中方实力后再冲过去收拾对手,而不是紧赶慢赶去先收拾自家军工体。

你也不看看他们股票都跌多少了!

打仗的年份,军工体股票下跌,这要是传出去,怕不是和抗战年代重庆钢铁厂倒闭的某常一个尿性?

这件事虽然最终被糊弄过去,但肯尼迪对李梅—天也忍不下去了,坚决要求撤换。

麦克纳马拉和伯克商量后,认为李梅与肯尼迪的关系已势同水火,无法挽回了,现在的问题是,赶走李梅容易,换谁上呢?

肯尼迪本希望伯克担任参联会主席,但伯克认为自己不善于协调,不愿意就任。

更重要的是,按英美联席机制,参联会主席受制于蒙巴顿,李梅对此很不满意,伯克这次心心念念担任英美联合舰队最高指挥官,不愿意自己陷入繁琐的日常事务中。

他很清楚,给肯尼迪当军事幕僚绝不是什么好差事,可比给克拉克当幕僚麻烦多了,他现在恨不得赶紧编组成舰队到南非去来个眼不见为净。

他借此机会推荐了沃金斯,认为沃金斯既年轻又灵活,完全胜任参联会主席职位。

肯尼迪觉得沃金斯太油滑,尤其好几次与自己、与蒙巴顿唱反调让他也很担忧。

最终,海军作战副部长戴维·拉马尔·麦克唐纳上将被选中担任新一届参联会主席,沃金斯上将从第—助理部长晋升为副部长。

肯尼迪果然没向李梅发送正式通知,直接以向媒体披露的方式走马换将,试图用这种方式羞辱一位老将。

李梅比他更绝,吵完后压根就没考虑再和肯尼迪周旋,直接带上家属、乘专机去累西腓吊唁,理都不想理会华盛顿那些烂事。

克大帅对此惊讶极了,甚至都没来得及伪装年老体弱就接见了李梅,直接问:“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前线不在打仗么?你应该很忙才对....…”

“我来散散心,活越来越难干了,给傻瓜当参联会主席是我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

李梅道,“您不会不欢迎吧?夫人的事我很难过,那天正好开会,也没来得及亲自吊唁。”

其实克拉克当权时,李梅也有不少抱怨,觉得总统好多想法私心太重,掺入了太多个人利益。

仅仅2年,他的看法来了180度大转弯:克拉克那点算什么?人家好歹把《两洋法案》搞成了,把国家大事捋顺了,把经济搞得井井有条。

在这种情况下谋求些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他又不直接贪污对不对?谁在位置上不照顾身边人呢?总统也是人嘛!

反观肯尼迪照顾身边人的手法也没少做,但国家大事搞得一团糟,一对比立即衬托出了克大帅英明睿远。

“怎会不欢迎呢。”

克大帅大笑,"上次能买到报废的U-2,还多亏了你.......

你来得正好,让你住酒店也不太像话,有批新别墅刚竣工装修好,你去选2套,一套你们夫妻俩自己用,还有套给孩子们用,相互也有个照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