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席卷(12)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2章:席卷(12)

悲愤的伊拉克复兴党连同他们的盟友、叙利亚复兴党去找英美,恳请他们派遣兵员帮助"平叛”,却被英美拒绝了,理由是这是伊拉克“内部事务",不便介入。

和当初常凯申拼命哀求西方主持公道却一无所获的场面不说一模一样,也就八九分相似。

实质上,上英美与苏联私底下又谈了一次,葛罗米柯向西方保证:这只是苏联履行《备忘录》的动作,苏联没有企图也不可能把伊拉克剩余部分全吞掉,甚至还展示了苏联要求的"库尔德传统领土",基本集中在北面。

另外又举了摩苏尔油田和铁路的例子,意思这些还处于英国控制下,苏联准备履行协议。

在这种时期,英美面临两难选择:拒绝苏联的要求并与其兵锋相见,那不但要面临苏联的正面压力,侧翼也可能遭到中方打击,更重要的是,联苏抗华的戏就再也唱不下去了。

至于和中国妥协联合向苏联开战的思路更不可能,要和中国妥协就必须承认中国目前在中东和北非的战果,这口气无论如何咽不下去。

麦克纳马拉以"两害相较取其轻"为由,说服了肯尼迪对苏联绥靖,并希望进一步推动苏联去进攻中方。

于是,英美只给了两家复兴党一点武器,让他们自己组织力量去“收复失地"。

得知英美的真实态度后,苏联便再也不装了,一把撕下伪装,在3天后宣布接受"公投"结果,勃列日涅夫代表最高苏维埃承认伊拉克库尔德区内附库尔德共和国。

苏联7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入伊拉克北部并直接接管政权,把两国复兴党拼凑起来的武装揍得七零八落。

为不至于让英美小看自己,苏联竭尽全力展现了这几年最强的学习成果:钢铁洪流迅猛推进,Tu-22低空呼啸,火箭炮与制导武器铺天盖地地发射,甚至连飞毛腿导弹都用了20多发。

目睹如此架势,英美半是庆幸没有选择对抗,半是憧憬中苏自相残杀、大打出手的后续场面。

这当然是次成功的军事冒险行动,破碎的却是伊朗、土耳其等国的道心。

当伊朗代表惴惴不安提出"希望中国给予更多支持"时,王稼祥哈哈大笑:“伊朗本就是上约体系成员,我们之间有长期友好的合作,两国关系比较密切....…”

在谈到美国势力时,王稼祥鼓励道:“你们也不—定考虑把美国完全挤走,伦敦可以谈中美再平衡,德黑兰也可以嘛,我们这次也不针对美国。”

如此,伊朗大喜,紧急汇报给巴列维后,更马上答应,双方迅速达成协议:

-日前已被驱离的三个美国空军基地,立即交付给中国;-波斯湾北岸再向中方提供2个基地和专用港口;

-伊朗石油贸易废弃英镑,进一步增大人民币交易比重,确保人民币/美元等权重;

-中国出面和苏联沟通,考虑构建伊朗-乌兹别克-中国的输油管;

-中国在上约框架内给予伊朗安全保证,防止任何国家入侵伊朗;

-伊朗十分同情殖民地被压迫人民的痛苦遭遇,自愿赞助非洲殖民地解放费20亿人民币,以原油形式提供。

中东战区司令员吴克华本还琢磨着能不能发动一次长途进攻,给英美一点颜色看看,冷不防接到最新指令:不忙着进攻英美,先去伊朗跑马圈地,用最快速度帮空军把那三个空军基地占住并修复!

不进攻英美而专注于跑马圈地显然是故意的。

现在去进攻英美,那对方就有理由甩锅:我为应对中国进攻,没办法之下才忍耐北极熊;中国都不进攻,甚至脱离接触到400公里,那还说什么?

无非把英美苏的新时代慕尼黑阴谋曝光得更明显些。土耳其也抓紧行动,不过其求援方向是柏林:主动邀请德军入驻土耳其,邀请大量德国军官尽可能帮助土耳其军加强训练,同时承诺,所有土耳其矿产优先交付给德国并使用马克结算。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基辛格一下子乐了。

他到今天才知道原来德土间还有互相支援、共同对苏的密约呢!当年小胡子做梦都想进土耳其,后者鬼精鬼精不肯上钩,现在得来全不费功夫。

德国趁势答应下来,对苏不对苏是以后的事,有好处先吃了再说。

土耳其人大量去德国求职的场面就见不到了,多次苏土战争后,土耳其人口稀缺,本国都在大力引入叙利亚、巴勒斯坦人,哪还有余力支持德国劳工?

好在德国目前也不缺人,大把中国劳工源源不断进入,帮助德国恢复东部经济并发展各种产业,现在就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并从他们那里获取矿产。

土耳其也不忘向英美抗议,后两者自知理亏,为表安抚,一方面拍胸脯保证不会让苏联把土耳其库尔德区割走,一方面同意增加2亿美元军火,所需要库存从德国这里拨付,账目继续冲抵德国的有关欠款。

这一波德国同样获利不小。

1月12日,苏联国旗在伊拉克库尔德区正式升起,标志着12万余平方公里、200多万人口划入库尔德共和国,使其实力大增,而伊拉克损失了28%的领土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逃离库尔德区的其他伊拉克人有近20万,有些进入叙利亚,还有些进入土耳其。

苏联获得的领土比滨海省少不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油田。

伊拉克拥有1400亿桶原油储量,在当前排名世界前4,其中40%分布在库尔德区,哪怕英美苏三家瓜分也吃得盆满钵满。

中国媒体只进行客观描述,没加以任何评价,毕竟中国也搞过内附,非说自己是天经地义,苏联是巧取豪夺,在逻辑上很难解释。

反正伊拉克也不是盟国,伊拉克新政权更投靠英美反对中国,那目前这下场也没什么好同情的,完全是咎由自取!

更重要的是,这一把操作还洗掉了中国的嫌疑。

因为美苏各种骚操作,所有人包括公开媒体,都认为这是英美苏的密约和绥靖,完全把所谓“中国默许苏联吃库尔德区“的消息给洗掉了。

哪怕是当事的伊拉克、伊朗、土耳其乃至叙利亚等国,也不相信中国参与了这件事。

中国连巴格达都没碰,安稳驻守在原来的位置并保卫科威特的安全,如何让他们相信是中国说服英美让苏联扩张?

退一万步说,就算中国给莫斯科支招,那英美为什么不反击、不抗议、不帮忙?伊拉克新政府难道对英美还不够俯首帖耳么?

所谓中国发动的谣言,一下子不攻自破。

至于非洲独立国家门户开放更是半公开的消息,德法意比乃至美国都能去,为什么苏联不能去?这本来就不是障碍。

由此,北京在道义上完全没有责任。

巴列维采取“中美再平衡"政策,并让中国控制了那几个被摧毁的空军基地的消息让肯尼迪暴跳如雷,一时间甚至想让其他驻伊朗的美国部队动手,但参联会遏制了这种鲁莽。

在伊朗美军不到1万,旁边却是10万虎视眈眈的解放军,打起来不是以卵击石?

巴列维只是“再平衡”,又不是完全投靠中国,真要动手就是完全把伊朗朝中国的怀里送,岂不见日本、韩国,中美也是一家一半么?

伊朗这局面目前只能默认下来,等后续其他场面转好再调整不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