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席卷(1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6章:席卷(16)

都说到这份上了,葛罗米柯只能硬着头皮和主席团汇报,并竭尽全力加以转圜。

不出意料,大部分人都不满意,尤其中苏两国情况一对比更如此。

匈牙利战役并不关美国的切身利益,华盛顿当初那么豪爽,现在中国都席卷非洲、中东了,英美急需救命,还如此吝啬,面子上首先过不去。

苏斯洛夫就认为美方意见完全是托词:英美苏怎么没合作过?二战共同对付轴心难道不算么?

但他根本没考虑到英美之所以斤斤计较、扣扣索索,就因为二战的教训太深刻了。

《租借法案》当初说得很好,中途被击沉的,不要苏联赔;战时损耗的,不要苏联付;战后归还的,也不需要苏联掏钱。

苏联只需为自己留用的那部分买单,且价格都打骨折,即便这样,苏联赖了又赖,逃了又逃,始终没点诚意。

要不是中国出面帮莫斯科周旋再加冲抵土耳其战役赔偿,理论上再过30年,直到苏联解体也不会还。

相反,中国《租借法案》款子,虽然美国完完全全交给国党,几乎一美元都没落到共产党头上,但基本出发点是抗日,最终北京把抗战部分款项在日本赔款中全处理完了,只扣除了美国支持国党打内战的那部分。

这一点美国朝野都清楚,也认为北京这样做比较体面了。

现在,英美方案被视为《租借法案》第二,苏联拿了东西会不会履行义务,从伦敦到华盛顿,大家都信心不足。

“我认为第一步可以接受。”

关键时刻,葛罗米柯的救兵来了,勃列日涅夫清清嗓子开口道,“英美给了诚意,我们也给他们看看我们的诚意.....…”

波德戈尔内皱眉道:“不是啊,就这么打过去,万一后续英美耍赖不给其他70亿,那我们就又和中共对上了。”

“诚意不一定是直接进攻嘛....…”

勃列日涅夫胸有成竹道,“我们可以给英美看我们的调兵计划和数量,给他们看兵力番号和配属,另外再给他们看一下设计中的作战方案;两边还要寻求建立联合司令部......

英美不是说要给我们提供火力和空中支援嘛,那他们的作战方案具体是什么,能出动多少增援力量,也得告诉我们吧?

双方联络员、参谋部、作战协同指令都要磨合,如何呼叫空中支援也得练好,要不然彼此误伤怎么办?

我们进攻必然要通过英美控制的地盘,那期间物资补给又怎么说?别扯让伊拉克人送的话,我压根信不过.......要么英美给我们送,要么他们把仓库移交给我们,我们自己送.......

不管怎么送,交通枢纽控制节点、包括驻扎以及铁路调运该听我们的吧?

如果一时半会供应不上,就地征用英美或伊拉克物资也不能算乱来吧?对不对?

40万大军哪有那么草率?他们往中东调集多少时间了?我们才多久?”

众人一听,觉得勃勃这话有点道理。

英美确实给了诚意,虽然不那么充分;那苏联多少也得给点诚意,给予除实际开火以外的一切诚意。

什么?你连谈都不想谈,协同都不想协同,只想忽悠我们赶紧进攻?

那我觉得你们在借刀杀人!

葛罗米柯更感激勃勃仗义执言,虽然很多人看不起勃勃,觉得他很中庸,能到这位置就是靠运气好,但从今天场面来看,勃勃还是很厚道的嘛,很好地帮自己解了围。

米高扬缓缓点头,出其不意道:“勃列日涅夫同志,您是不是还有其他想法?”

“啊,对...…”"

勃勃摸摸脑门,不慌不忙道,“契尔年科同志发来紧急报告,说巴基斯坦中央军和信德自治区打起来了,后者已宣布独立并得到了一堆人认可,据说中国也表示默认还援助他一批军火。

我在想,这个.......您看啊,阿富汗这里,普什图族人民因为殖民主义者的人为分割,散布两地,既然都在谈解放,干脆彻底贯彻民族自决原则,内附阿富汗算了!”

众人恍然大悟:勃勃打算趁巴基斯坦和信德大打出手的机会,继续去巴基斯坦摸鱼,扩大普什图区范围再促成俾路支省独立。

无论把俾路支变成卫星国,还是变成加盟共和国,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这件事需要北京谅解.......我们可以做些交易,我们同意信德独立并由中国指导;希望中国同意俾路支独立,最起码,应该允许普什图区连成一片,与阿富汗人民共享社会主义!”

众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谢列平笑道:“您说得很好,但英美非炸锅不成,据可靠情报,巴基斯坦和印度此刻发难是受到了英美的支持和唆使,打算给北京扯后腿的..…”"

勃勃手一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80亿美元虽然答应了,却只给了这么点破铜烂铁,我自己找点平衡不过分吧?去和北京谈嘛,我相信他们也对反复无常的巴基斯坦厌倦吧?

再说了,中国拿了瓜达尔,获得了一大片海岸线;信德一独立,剩下海岸线也全部归他们,叫我说,其实还是中国拿得多呐!”

葛罗米柯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自告奋勇道:“我赞同,我赞同,这件事我去北京沟通....…”

最终主席团通过了勃列日涅夫的提议:-抛出联军计划,稳住英美,拖延时间;

-索要一批不敏感的工业设备、运输机等装备,大约12-15亿,算第二轮"诚意";

-和中国谈巴基斯坦问题,两家各取所需,把巴基斯坦封闭起来!

1月26日,主席团兵分两路,—路由葛罗米柯为首去北京密谈巴基斯坦问题;一路以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总参谋长巴格拉米扬元帅和中东集群总司令科舍沃伊元帅为首,去塞浦路斯沟通联军协同问题。

为表示"诚意”,苏联不但一口气派出3个元帅,还纡尊降贵地到英美指挥部去做客。

要知道,联军战区总司令、新上任的古德帕斯特上将在1939年才只是个少尉,二战不过区区一个工兵营长,当他还在野外带部队吭哧吭哧挖战壕时,同期的巴格拉米扬都已谋划莫斯科战役并指挥大兵团作战了。

英美方面也得亲自去迎接,更何况苏联人说的确实有道理,打仗不是上下嘴皮—翻就能动手的,没有联络机制,没有共同作战计划,没有协同体系,到时候打起来必然是一团无头苍蝇。

科舍沃伊元帅拿出了大致行动方案:在中国主力进攻苏伊士运河并被牵制时,苏军派遣25万兵力分三路进军。

北面一路从摩苏尔杀出,为佯攻;

中间一路突击巴格达方向;

最南一路从巴士拉以北40公里处掠过,直捣科威特,抄袭中方后路,争取把中国部队都拦在达曼-利雅得一线以北。

与此同时,英美从西翼切入,形成包围圈,能吃多少算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