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总攻(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25章:总攻(3)

理论上说,Z69和酋长火炮/炮弹可直接互换,当牛牛本土守着那80根炮管过日子时,国防科工委手里却有高达1400根炮管的储备,他们或是用于新式z69、自行反坦克炮生产,或用于Z59的改进和升级。

而在L7炮管和坯料上,中方库存同样是牛牛数倍。

由于本土缺乏坦克再加不断损失,被迫持续扩张地面部队的牛牛甚至过上了靠进口坦克撑局面的日子。

价格最高的M1和当打之年的M60舍不得进口,那样平账太吃力,还不如自己生产。牛牛进口了从德国换装下来的M48,甚至还有M46/M47。

这些玩意实际支付价格不高,但账目上能核减很大一批数字,华盛顿说不出什么来,毕竟,当初他们也按类似价格塞给了德国人。

非要较真,现在美元一贬再贬,标价不变就等于已降过价了。

从坦克装备,就能看出英美部队战斗力如何。

唯——个装备酋长坦克的团,那是第7装甲师的精锐,且算精锐中的精锐;能拥有百夫长坦克的,也属于重点关照对象。

牛牛坦克总数虽然不多,但型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除了酋长和百夫长,还有征服者重型坦克和卡那封重坦,都是黑太子坦克等一脉相承的重型铁王八!

皮糙肉厚速度不高,且可用性非常拉胯,经常需要检修与救援,偏偏牛牛坦克拖车数量又不够。

此前战斗中,他们经常遭到中方无人机铝热弹或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在后两者面前,引以为傲的厚重装甲偏偏卵用没有。

其他重点装甲部队宁可换用M48都不想用坑爹的重坦。向牛牛交付了M46/47/48,向中国交付了缴获或自产的T54/55/62之后,德国终于利用西约战争契机,走上自产坦克的路子。

虽然德国可完整搞到Z59图纸和技术,但为投石问路,避免美帝干涉太多,总参谋部先批准了豹1坦克服役。

这时候出来的豹1,和历史上的豹1稍微有所区别,但差异不大,还是那个速度快、火力强但防御偏弱的样子。

唯一重大不同就是这款坦克有现成成熟经验,进展很快,部分子系统都在Z59上验证过,可放心大胆使用,最终豹1成为德意合作产品,由两国分别授权生产。

本想拉法国进来,但法国因自己有坦克设计,予以婉拒。

豹1生产时,豹2也在紧锣密鼓加以推进。

豹2这里,德国人彻底不装了,基本沿袭Z69的配方,无非在样式上适当改进,避免看起来一模一样。

重大改进也还有,主炮不用牛牛那门标志性的L11,而改用莱茵金属研发成功的RH-120mm滑膛炮。

林冠华同样看上了这门火炮,但不想要早期型44倍径和L44,想等升级到L55后再全面引入,暂时只做技术储备,便于国内技术人员跟上。

届时其他子系统进一步升级更新,最主要的就是引入反应装甲概念,将Z69进一步优化为Z79。

从长远发展看,L11已是坦克线膛炮顶点,而滑膛炮时代才刚刚开始。

德方对中德联合搞Z79的兴趣十分浓厚,等合适契机一起入手。

至于后世那些125滑膛炮,林冠华认为暂时没必要另起炉灶,非要折腾比120滑更牛逼的,可跟着莱茵金属一起搞未来的130滑,那不比125滑更厉害?

虽然英国陆军对上层牢骚不断,但实事求是地说,正式开战后,霍姆政权下力气增加了百夫长生产,尽可能重建酋长的全套生产线,准备投入生产,慢一点归慢一点,还真在折腾。

相较于若干年后英国将军比坦克多的局面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可惜,新生产的酋长确实赶不上趟,利斯上将暂时只能以少量酋长+适量百夫长迎战中国的Z59+Z69。

冲锋在前的科林伍德少尉指挥着4辆酋长,越过如潮水般退下来的步兵单元,勇敢地向前挺进。

借助红外夜视仪搜索,他看到了一辆落单的中国坦克,他怒吼着"发射!",炮手迅速击发了火炮。

轰隆一声过后,对面的Z69还在隆隆前进。

“偏左30码....…"很快又一发炮弹被击发出去,依然偏离准头。

Z69反应过来了,炮塔迅速向科林伍德这里调整过来,虽然以1敌4,但毫无惧色,一边调整火控和射界,一边招呼战友上前。

扫荡步兵不算本事,与坦克硬碰硬才是王道。

“铛"地一声,英国人第3炮弹狠狠撞在了Z69前装甲上面偏右的位置,车组成员大吃一惊,但那块345mm厚、带有倾斜角度、等效垂直420mm的复合装甲显然经受住了考验,立即将炮弹弹飞。

科林伍德下意识看了下测距仪,距离还不到1700米,Z69装甲居然这么厉害?上面不是信誓旦旦地说,1800米内,L11可击穿目前任意—款坦克正面么?

炮长似乎也震惊于对手的强硬,足足停顿了1秒钟才吼出下一个命令:“再装填!”

但已完全来不及了,中方还击火力拍马赶到,“轰隆"—声,直接命中了酋长的炮塔。

酋长防御能力其实也不弱。

首上装甲法向厚度为120mm,由于其72度的大倾角(超过T-64的68度),换算后效厚度为388mm。而炮塔正面装甲的法向厚度为195mm,60度的倾角使其水平等效厚度达到390mm。

但很显然,英国实际测试数据是有效的,虽然比较勉强,但依然进行有效击穿并发出巨响,随后就只剩下2个幸运儿逃出坦克,拼命向后跑去......

虽然这辆Z69在后续混战中多处负伤、包括履带也被打断,但依靠复合装甲强化和一些运气,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3:29,第7装甲师遭遇灭顶之灾:G-10沙漠秃鹫大规模上场,两门凶狠的30mm转膛炮凌空而下,钨合金弹头不断敲酋长和百夫长们的沙罐。

孤军突入、完全失去防空火力和空军掩护的第7装甲师在凌空压制面前稀里哗啦败下阵来,就算少数伴随自行高射炮,也被火箭炮或对方坦克炮定点清除。

中方坦克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旁边还有大量的装甲突击步兵,他们或是用反坦克导弹,或是用激光制导的无人机去干掉那些坚固目标。

直接在坦克对决中损失的坦克、坦歼并不多,大部分还是被空中力量或步兵反坦克力量所剿灭的。

最惨的就是英国直升机,一共出动12架,被沙漠秃鹫干掉5架,被单兵防空导弹干掉6架,还有1架干脆被Y-1所干掉。

不要小看Y-1的威力,夜色之中,舱门架起M2老干妈从空中直接扫射,打得牛牛地面部队鬼哭狼嚎,效果不差于直升机。

当前线打成一锅粥时,钟伟带着快反部队,从库夫拉绿洲方向掠过,划了个大弧线,去卜雷加港附近登陆,准备彻底截断并破坏联军补给线;

王宝则率领另一波部队突袭贾卢绿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