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滚雷(15)
看着长长的队伍在休达港鱼贯而下,麦克唐纳长舒了一口气,怅然若失。
让他来选,那肯定不愿意搞屈辱的送货停火,但事实比人强,不给解放军送货,这些地盘一个都保不住。
这不,为防止休达丢失,弗朗哥老狐狸都同意甚至恳请让美军上岸了。
美军再不上岸,西班牙就真有麻烦了,近500年前就通过“收复失地运动”而获取的梅利利亚已丢了,再早之前,伊芙尼也丢了,再把休达也丢掉的话,西班牙在非洲的领土就完全没有了。
从伊芙尼和梅利利亚的丢失来看,西共也意识到中共说话的有效性和严肃性,所谓剥夺所有殖民地并不是一句玩笑,中共来真的,尤其解放军夺取伊芙尼、梅利利亚并将其主权移交给摩洛哥后,后者举国欢腾,一片庆祝。
华盛顿和伦敦可以不计较伊芙尼,甚至也对梅利利亚装看不见,对休达就不敢再掉以轻心了,真要让解放军把兵力、飞机、反舰导弹全部署上去,等于中国拿了运河又管直布罗陀海峡,岂不是把地中海全封住了?
拼着大出血也得送钱让解放军罢手,最起码要先罢手,给联军查漏补缺、增加兵力的机会。
休达含在临时停火协议范围内并可大举增兵,但联军实际麻烦并未减少。
17日,葡萄牙共产党发动罢工、罢课与示威游行,里斯本一片混乱,萨拉查处于中风状态仍未恢复,其心腹和接班人卡埃塔诺下达了镇压的命令。
由于大部分葡萄牙军队已在战场上损失,剩下有部分在巴西作战,卡埃塔诺手里能掌握的都是年轻士官生和新召集起来的军队,他们对萨拉查独裁政权的认同度不高,更未接受过严酷训练。
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镇压军队和警察们有所退缩,在部分倾向左翼的中下级军官和年轻士官生的动员号召下,镇压部队放弃军械而代之以手持康乃馨。
这种景象可想而知,说明军方至少其中的中下级军官们和基层官兵站在了人民一边。
18日,麦克唐纳刚安顿休达兵力并部署防御任务,里斯本就发生不流血政变:康乃馨革命!
在苏共特派员串联下,葡共、左翼团体、部分军队连同青年学生推翻了萨拉查政权,宣布革命。
外交官出身的克留奇科夫虽然以前未从事过对外情报工作,但在波兰期间因偶然因素结识了安德罗波夫,深受对方信任并成为心腹,西葡特派员这一关键重任就落到了克留奇科夫头上。
克留奇科夫也不负众望,立即发动了康乃馨革命。
他最牛逼的地方不在于串联葡共,也不在于在英美反应过来前把西共也串联和发生起来,最厉害的手法是让莫斯科隐藏气候,伪装为法共出面牵头。
更有意思的是,在西葡两国外来共产党势力中居然还混入了东德史塔西的残余力量。
东柏林当初被德国围城并自愿分流时,有批人去了苏联,大部分是东德共产党中高级干部,也有些害怕遭到清算的史塔西成员一起逃到苏联。
德国统一战争后,史塔西作为完整的组织被西德解散,但史塔西派驻在外围,尤其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人员很多秘密潜伏下来。
他们既不能对新德国进行效忠,又没法完全把自己当成本地人口,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被发展为克格勃的下线或者线人。
基于前几次经验教训,克留奇科夫做事情很小心,千方百计把自己搞出去,包括运输给西共、葡共等武器,也是通过第三方输出的。
不过,中国看得比较清楚,因为这批军火,其实就辗转从中国手里买走的缴获武器。
解放军一在梅利利亚亮相,还威胁要夺取休达,莫斯科彻底着急了,生怕西葡两国倒向北京,立即发动革命。
葡萄牙革命一击得手,第二天就建立了人民联合阵线,准备执政,但暂未标榜走共产主义道路。
西班牙情况特殊点,马德里被弗朗哥控制得很紧,共产党没有夺权机会,但在马德里外,比如巴斯克、巴塞罗那等本来就潜伏分裂势力的地区,一呼百应。
30年前西班牙内战中镇压下去的老对手们忽然一个个复活,连铁托都在旁边叫嚣:组建第二次援助西班牙国际纵队!
一般人可能压不住弗朗哥,但老资格的铁托足以分庭抗礼。
这次德意不会再站在弗朗哥一边了,别说德意目前没兴趣对付共产党,就算有,面对二战中摆了自己一道的弗朗哥,一堆人也气不打一处来。
德国总参谋部都有一堆人等着和弗朗哥算总账呢。
更让弗朗哥心惊胆战的是,英美口头上说支持他,但通过情报和监控体系却发现MI6、CIA、英美外交系统都在秘密接洽此前指定的接班人胡安·卡洛斯,进一步加快抢班夺权节奏。
肯尼迪试图把西共和弗朗哥一起干掉,最起码让两者相互同归于尽,至少还可以说完成了西班牙的民主化解放!
弗朗哥急着想把在希腊的长枪党们抽回来,但这些部队正好被古德帕斯特用在希腊前线与民主军对阵,一时半会哪里搞得下来?
西班牙、葡萄牙突然爆发的、带有共产主义色彩者至少是共产党参与的革命极大鼓舞了希共的勇气,也助长了铁托的胆气。
10月中旬,已有1.4万南斯拉夫人民军伪装为“志愿军”,跨过希-南边境,加入民主军作战,成为民主军最强大的力量。
霍查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派人秘密支援“自由科索沃”,防止他们被铁托镇压,另一方面也派遣“志愿军”进入希腊并加入“国际纵队”与对手交手。
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两国正规军帮助下,希腊军政府军队、纠集起来但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自由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马来亚都遭到沉重打击,必须依靠美军正规部队撑腰才能顶住。
问题是,哪来那么多美国部队呢?
倘若兵力足够,参联会压根就不用从欧洲抽调兵力支援北非。好容易才从欧洲挤出了6万多兵力,吴瑞林连消带打一顿折腾,又干掉6万多联军,虽然联军不等于美军,但损失很大。
3万多南亚志愿兵还得接着赎回来,这次麦克纳马拉学乖了,不再把他们配属到北非,而转用于希腊方向,这次白条又是五角大楼批复的,他有完全的支配权。
至于北非联军,则用新在塞浦路斯编练的南亚志愿军冲抵。
由于北非、南非、休达等各方面都要兵力,还得调集兵力镇压西、葡两国革命,美国必须进—步扩大征兵范围,更多新标准兵员被纳入军中。
五角大楼和华盛顿上上下下焦头烂额,感觉局势在分崩离析、起火燃烧。
唯一令肯尼迪稍感欣慰的是,面对西葡的左翼革命,国会再次同意拨专款军援,算又获得了一批军费,可进行置换。
经费是18日拨付的,到19日,这24亿美元就悉数消耗殆尽并与日积月累的白条冲抵完毕。
即便如此,被洛克希德、北美、道格拉斯等公司新下达的订单经费还得指望下个财政预算年度支出。
对西葡爆发革命,伦敦既喜又忧。
喜的是,西葡一闹,英国地位更加突出,华盛顿不能随意抛弃与打压了;忧的是,美国力量进一步分散,肯尼迪甚至异想天开从唯一没停战的西洲抽调兵力回援。
西洲军区给了他结结实实的教训,一收到大量美军撤离去支援南非的消息,梁兴初等人在西洲发动反攻,率领两圭和玻利维亚层层往外推。
尤其是在托坎廷斯河一线,北面联军虽然占领了西洲部分地盘,但南路解放军和武工队反过来又向巴西方向突进去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