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全局(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05章:全局(5)

麦克纳马拉与高层交往极有经验,如果不提前与罗伯特·肯尼迪沟通,那肯尼迪多半会继续装病,提前沟通后,对方就能以正常面貌见人了。

虽然会面前约翰逊安排的内线也知道了,但不可能拦住,毕竟一起去探望的人群分量太重了,重到连约翰逊本人也无法忽视的地步。

肯尼迪很清楚军头们来访的用意,但一时半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明显他们让自己出去顶雷背责任的,他还不想这么快答应。

关于英加合并这件事也没很好的应对办法。约翰逊派军去加拿大当然不是好主意,但通过秘密渠道施加压力就是好办法么?他认为不见得。

对于约翰逊的小动作,一开始肯尼迪对自己被隔离开来、被精神病确实很不爽,冷静下来几天后,忽然又觉得远离是非圈多少也是种保全。

探望在持续2个多小时后结束。

军头们清楚肯尼迪没病,他在装病并待价而沽,

而肯尼迪也让军头们清楚,他暂时还不适合出来,得看看约翰逊接下去怎么选,会不会主动请自己回来,这是关键。

说到底,总统与参联会并未就谁来承担责任、谁来体面结束战争达成真正的一致,双方只保留了沟通可能。

军头们散去后,肯尼迪问自己的兄弟:“罗伯特,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继续打肯定不太现实,但这么答应让步并全部承担责任,好像也有点那啥……”

罗伯特嘀咕道,“我有种感觉,他们在以退为进,通过探望向副总统施加压力,逼迫他让步,让他答应参联会和三军的条件,最起码要满足军工体扩张军备的要求。”

“我也感觉出来了,他妈的……”

肯尼迪破口大骂,“军人们在前线打输了仗,却要在后方的总统出面去承担责任,去卑躬屈膝向敌人求和并承担全部责任,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么?”

杰奎琳有些愕然:这场战争不是肯尼迪在台上主政时力主发动的么?怎么听这口气,反倒与他无关似的?

虽然两兄弟都感觉不爽,但一时半会却没办法扭转,内阁实权派已架空了白宫,换人也没用,三军头头脑脑都一个德行。

真要是全部换一遍还稳不住怎么办?肯尼迪又不是没换过人,3年总统任期换了3位参联会主席(李梅、麦克唐纳、沃金斯),更换频率之高已超历届总统,但就算再换也就是这样子。

约翰逊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明白了自己面临的前景:不照着将军们的意图做,他们随时随地会把肯尼迪再请出来。

面对这种压力,他适度微调:一方面按参联会意见和要求强化巴拿马的防务,另一方面则根据军工体设想,加速下达有关生产订单,甚至连停滞不前的女武神和民兵导弹计划也拨付了大笔款子。

不管怎么说,约翰逊不会像肯尼迪那样,以“流程”、“规范性”、“制度化”来卡项目,他自己废弃布林顿森林体系就凭借了一道行政命令,考虑到他的代总统身份,更令人瞠目结舌。

废除布林顿森林体系,宣布黄金与美元脱钩的好处现在已显现出来了,美债上限一下子打开了,只要能在国会通过预算,可无所顾忌地举债并增加赤字。

在目前高利率的前提下,大规模举债是深受华尔街与犹太财团欢迎的,大家可以从容地多赚钱。

白宫的高层博弈还在继续,艾布拉姆斯则按参联会的部署加强了巴拿马的布防力量,并寻思体面的脱身方式,真要在巴拿马和解放军对阵,他的信心完全不足。

但一直到他把2个师部署上去后,依然不见解放军前来进攻,反而收到了智利政变并单独媾和的消息。

中国海军主力出现在智利外海后,很快协同登陆部队与玻利维亚军队发起反攻。

由于智利特殊的长条型、浅纵深国土格局,等于全境都暴露在中国舰队威胁之下。

在中方猛烈进攻下,48小时内,智利空军失去了所有能升空的飞机,首都圣地亚哥也面临舰炮的直接轰击,特别是刚刚俘获至皇家海军、只来得及粉刷舷号的米诺陶级巡洋舰发挥了重要价值,将智利防线彻底击垮。

在南北夹击下,智利军队彻底崩溃了,罗伯托·维奥将军组织在圣地亚哥的军队暴动,临时组成军政府并请德国政府出面调停。

二战结束后,德国有不少人躲到智利,再加智利军方一直学习德国,保留了大量德军传统,所以两国渊源颇深。

调停与媾和当然可以,中国给出的对应条件很明确:

-智利恢复到19世纪初从西班牙独立时的原始版图;

-阿塔卡马沙漠南部及其毗连区让给玻利维亚,作为智利入侵玻利维亚的补偿;

-智利承认南部巴塔哥尼亚王国与安第斯共和国的独立与版图。

按照该版图划分要求,智利将失去过去100多年来全部扩张所得,重新回归刚独立时的场面。

这当然令智利上下无法接受,但形势比人强,在南美,打输就要割地赔款,这是历史惯例,否则智利的领土又如何扩大成目前这样子?无非落到自己头上无法接受罢了。

德国方面也出面劝说,意思连美国都输了,你硬着头皮不承认没用,当初中国警告过你,你不听,非要和阿根廷、巴西搅和在一起跟随美国作战,现在就吃苦头了吧。

你听我的意见,尽快答应媾和,还能把场面保存下来,再不答应,南北继续夹击的话,领土还会进一步缩水。

在另一方面,德国也向中方表示,蒙特港飞地当初属于智利开拓的,不属于南方印第安人领土,现在把蒙特港也划给了巴塔哥尼亚人,希望能再给点补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巴塔哥尼亚当局同意再让出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作为蒙特港及其附属飞地的补偿。

最终智利领土被确定为27.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此前面积(全盛时期,包括上次战争让给玻利维亚的领土)的35%,剩下约50万平方公里中,被智利攻占的玻利维亚领土回归,还额外丧失一块。

剩余36万平方公里土地分成两块。

一块约24万平方公里土地分给特胡尔切人(印第安人的一支)组成的安第斯共和国,另外一块约12万平方公里分给巴塔哥尼亚王国。

双方从法理上明确麦哲伦海峡两国各获得一半,以中心线划分,火地岛全境属于巴塔哥尼亚王国。

之所以做如此划分,也是为防止巴塔哥尼亚王国一家独大,全控海峡而造成不良后果。

毕竟巴塔哥尼亚属于中法合作“示范项目”,谁也不能担保将来法国这边不出现变数,所以合作归合作,有些想法还是要提前安排好。

马普切人、特胡尔切人乃至华普人等都属于历史上的印第安人,无非分支不同,语言文字略有区别,与其勉强合拢在一起不好安排,干脆完全分开为妥。

随后,中方舰队还去秘鲁首都利马补给,并召集南美几国首脑召开了有关国际会议。

在林冠华主持下,国际会议开得很成功,不到2天就达成共识:

-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承认安第斯共和国、巴塔哥尼亚王国独立;

-6国与中国一起,保证以全部力量,接受统一指挥,共同与阿根廷、巴西作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