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全局(1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15章:全局(15)

虽然以色列借大国冲突机会扩张领土的胆子很大,但等听说美国自己基本撤军,只给个协防名义、部分装备和极少数“志愿兵”,还是感到极度失望。

哪怕贝京这样的死硬扩张扩分子也对局面感到棘手。

本来算盘打得极好:依托犹太财团给约翰逊施加压力,借英国撤退、美国人心惶惶之际与以色列一同“协防”,等时机成熟美军再撤走或只留少数基地。

这几乎已成为以色列蚕食、扩张领土的不二选择,巴勒斯坦区、黎巴嫩、叙利亚沿海地带都如此操作而来的。

1947年,联合国给以色列划定的领土面积不过1.5万平方公里,20年扩张下来,从巴勒斯坦人这攫取了1.1万平方公里,从黎巴嫩获得了1万多平方公里,再加从叙利亚获得的近3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戈兰高地),以色列已拥有6.5万平方公里实控范围。

中国从100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000多万,全球瞩目,但论比例来算不过2倍出头,以色列却扩张了3倍多。

中间吃过牛牛的炸弹、遇过法国的云爆弹,最终还是巧妙借助大国角力挺下来并捞到了实惠。

人口只有50万、面积近万公里的塞浦路斯一直是以色列觊觎的目标。

当他还局限在巴勒斯坦一隅之地时就十分渴望;现在都已把隔海相望的沿海地带收入麾下,不让染指,非发疯不可。

面对最新情况,本·古里安、贝京秘密召开高层会议,参加者还包括西蒙·佩雷斯(移民部长)、摩西·达扬(国防部长)、果尔达·梅厄(外交部长)、列维·艾希科尔(财政部长)、伊扎克·拉宾(总参谋长)等人,全是利库德集团和工党核心成员。

列维·艾希科尔进行长篇发言,主张以购买方式获得塞浦路斯而避免起武装冲突。

具体操作办法是向英国人支付10-15亿美元,购买其中一半领土并承认中国在塞浦路斯的驻军区块和国际示范合作区。

逻辑是,打仗就要烧钱,在没有英美直接帮助下,以色列自己出面对付中国很不明智,哪怕有苏联在背后撑腰也不行,毕竟苏联也打不过中国,且未必敢直接下场。

否则,苏联在伊拉克和伊朗早就大杀特杀了,哪轮得到赎买库尔德区?

向中国开火,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过,就是军费开支都不会小,与其这样还不如出钱先买块地方站稳脚跟,慢慢渗透并抓紧移民。

只要犹太人在人口上远远超过塞浦路斯人,就有把握多了。

退一步说,还可以把希腊犹太人接到塞浦路斯去,二战期间,在希腊犹太人遭受严重迫害,也需要安排合适地方,希腊犹太人目前还是希腊国籍,去塞浦路斯有什么问题么?

艾希科尔没强烈反对扩张命题,他看得很清楚,虽然没官方组织或者明晃晃的歧视、打压政策,但德国犹太人在源源不断而来。

这种移动趋势反映了犹太人对德国未来的担忧,尤其德奥合并消息传出后,连奥地利、法国境内的犹太人都慌了手脚,准备往以色列跑。

犹太人无所谓英加合并,但对德奥合并分外紧张,历史剧本实在太过熟悉了。

佩雷斯也是这意思,按他估计,以色列人口在3年后可能会突破600万人。

600万人口挤在6.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他认为过于拥挤。

本来以色列还有思路就是向叙利亚继续扩张,但目前叙利亚局势已初步稳定下来,游击队与叙利亚共产党当局之间猫和老鼠的斗争也减少了许多。

究其原因,还是英美在南大西洋失利后准备收缩,减少在东地中海的存在与物资输出,由英美豢养的武装分子一旦失去资金和资源支持,就无法再和叙利亚共产党当局抗衡了。

苏联当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毕竟硬撑了下来。

与此同时,纳吉布宣布国有化乃至获得运河股份、按中国建议推行大饼政策后,埃及经济有所好转,底层人民日子好过不少,在能得一口温饱的前提下,愿意再去叙利亚卖命的武装分子就逐步减少,以色列浑水摸鱼空间也在减少。

本古里安赞同艾希科尔的原则思路,还想更进一步,出钱把中国份额也买下来:中英不是搞国际合作示范区并标价6亿么,那以色列就出8亿,合作示范区依然保留,只要中国不驻军、不获得领土就行。

贝京怀疑道:“这可能么?我们有那么多钱?”“先贷款嘛,就用中国欠美国债务冲抵好了,中国现在欠了一堆债务,工业总监肯定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要不然他在非洲、在南美也不可能收钱卖地皮……”

本·古里安解释道,“自德奥合并消息传出后,法国也在考虑争取中国支持,把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变成直接领土以便抗衡,其他适当时机予以安排独立。”

中国已就非殖民化思路明确表过态了,法国和比利时也答应了。

法国对此的应对思路是,人口较多、地盘广袤的马里和尼日尔第一批独立,再慢慢安排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毛里塔尼亚因为人口少、塞内加尔因为地位重要,法国打算直接统治并并入版图,并将上面的黑人迁移部分去马里。

这是法国内部应对英加合并、德奥合并的战略思路。

法国确实想合并巴斯克地区,但想来想去觉得不安定因素太多,密特朗强烈建议换思路,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继续照预定剧本独立,但把并入重点放在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上。

往西非沿岸扩容还有额外好处是尽可能与中国连接上,过了海就是西洲。

要在中欧打陆战抗住德奥合并后的德意志人不太可能,法国自己也没信心,现在思路就是赶紧扩张海军,只要确保海路稳妥,总归有办法。

既然牛牛已同意向中国转让首相级全套技术并在中国新建,那法国获得同样的资料和军舰完全可以。

正好牛牛还欠中国的赔款需要支付,只要伦敦帮忙代建2艘首相级,钱安排由法国代偿给中国。

南美大战拉住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两圭和玻利维亚被打到山穷水尽,换成以往哪怕不亡国也得投降。

这次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帮忙下,各国都苦苦撑住了,撑住不说,还能反杀、还能扩张,智利已完蛋了,阿根廷马上要完蛋,再下一个必然是巴西。

南美三强能被南美三弱打到割地赔款,到底是谁牛逼还不清楚么?

南美战役的胜负从来不是在南美战场上确定的,是在非洲、在大西洋上确定的,是500万吨钢铁碰撞、上百万人人在非洲厮杀决定的。

跨过大西洋就是中国西洲,这条后路一定得稳住。

法国需要不经过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就直通中国的便利通道,反复盘点,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就变得必不可少。

反正就400多万人口,干脆全部授予法国公民权,大不了再从越南、柬埔寨搞400万安南人、高棉人冲一冲就是。

富尔正在考虑这个新思路,内阁认为也不是不能谈,这两天英法便接洽首相级建造与技术输出业务来着。

威尔逊当然愿意,虽然那天安慰艾德礼可以重建皇家海军,但目前这财政状况,不先把英镑拉起来,不先改善财政情况,哪怕有造舰能力也养不起,法方提议正中下怀。

1月30日,市场传出小道消息:以色列正以15亿美元价格向英国求购塞浦路斯部分领土,还在与北京接洽,打算花8亿把中国驻军权和领土主权都买下来,但国际合作开发区模式不变。

以色列国防军正在陆续集结并再次动员,准备去塞浦路斯岛上协防。

500万人口当然有额外好处,现在正规军动员力量就可以达到20万以上,在中东也能算一霸,如果真有600万人,那会再次扩军到25万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