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分化(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43章:分化(3)

凌晨时分,示威人群已基本散去。

政府系统出面进行安抚,表示会妥善处理这件事,一定给德国人民一个交代。

更重要的是总参谋部出面了,动作很有意思,捧出一堆空白附加签证并发给大家,说这是塞浦路斯王国特意送来的旅游签证,已提前盖好塞浦路斯临时代办处的签证,如想去塞浦路斯,只要填上姓名、贴上照片即可。

—开始大家莫名其妙,都这时候谁还有心思旅游?再转念一想,懂了。

塞浦路斯是中法的后勤基地,到了塞浦路斯,去以色列还远么?难不成到黎巴嫩还需要签证?这不就是法国人一句话的事么。

场面和当年匈牙利的旅游签证如出一辙。

说句实话,塞浦路斯清剿以色列残兵败将刚刚结束,公投还未开始,根本不存在“塞浦路斯王国”,更别说与德国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了。

但他们就堂而皇之给你发空白旅游签证,军方用这种态度巧妙表明立场,真想当志愿兵,塞浦路斯把台阶都给你铺垫好了。

至于到底嘴炮王者还是行动强者,签证给你,那边肯定会有人安排。

大家心满意足地走了。

施佩尔到会议室,第一句话就震惊众人:“要想避免在全德出现水晶之夜,最好政府控制着规模……我的意思是……轮到我们了,不过这次要做得巧妙—点、体面一点,不要对准普通人。

他们如果真爱以色列,就应该搬过去与这个国家同生共死。”

众人琢磨许久,回过味来了。

施佩尔的意思就是要搞钱,重点对准犹太财团和有产者开刀。

这一步法国已在着手了,比、荷、卢乃至意大利、西班牙都在巧妙跟进。

大国当中只有德国还未动,不是德国没犹太势力,恰恰相反,犹太财团在德国部署很多,尤其德国统一战争中,犹太人依仗美国势力,用很低的价格购买了大批产业和土地。

施佩尔认为,集中营、毒气室等最终解决办法太不人道了,法国人的动作可以学,这能有效获得资本、压缩债务并重塑对国内产业的控制力。

经过激烈讨论,这一条被众人接受,标准是不高于法国的强度。

施佩尔第二条意见就是德国政府不派正规部队,但派遣志愿兵,尤其派遣上了年纪的老志愿兵。

至于为什么要派这些人,懂的都懂,不懂的也不能细说。

塞浦路斯旅游签证是个很好的抓手,进可攻、退可守。

“第三步策略就是借这件事立即宣布国家局部动员,加速与英国联合公布《永久互不侵犯合约》,并重申相互支持的观点……”

施佩尔道,“虽然苏联进攻才进入第8天,但我们动员、集结、调度都需要时间,土耳其人顶不住那么久。最晚4月10日前,第一批部队要到位。

也不用很快表态,英德互不侵犯合约公布后,应该能吓住一批人……

我们的目标是德奥合并,去土耳其打仗是证明我们爱好和平、愿意保卫欧洲,但德意志闹了半天不能没有成果,我们可以替各国出兵,但各国必须赞同德奥合并。”

“法国人不会同意的……”

基辛格叹了口气,“最大的障碍始终是法国。您要清楚,我们这么搞后,美国不一定会给我们再提供核保护伞,如果法国也不给,那我们……”

“这确实是很大的问题,但还有人可以提供。”“谁?中国么?”

“不需要找中国,找英国就行。”“这可能么?”

基辛格迷惑道,“英国甚至恨不得卖武器给莫斯科,怎么可能给我们提供核武器呢?”

“只要我们承诺恪守互不侵犯合约,为低地国家实现安全连带担保,并向威尔逊提供君子协定……如果英国给我们提供核保护伞,我们愿意在英加合并过程中,就加拿大遭遇美国入侵的可能性提供30万国防军协防!”

施佩尔掷地有声,“美国可以邀请以色列协防,英国自然也能邀请我们协防。

但我绝不赞同发展核武器,哪怕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开展也不行。

我们没有核武器,英、法、美、苏再怎么忌惮,都不会太当真;

如果我们搞核武器,他们肯定翻脸,没准中国也会翻脸,这绝对得不偿失。

德意志常规武力和工业规模已是欧洲第一了,让英法拥有核武器,只是让他们适当平衡,避免地缘政治失控。

毕竟,现在这么好的形势,德国不能再重蹈历史覆辙,奥地利真是德意志最后一次领土愿望了。

合并得奥地利人公投同意并请其他大国监督才行,不能使用任何武力动作。

我们的武力威慑,可以在以色列、土耳其这里展现。”

讨论到拂晓时分,会议达成共识:基本赞同施佩尔的意见,并争取快速发布。

天亮后,各国纷纷就德国大使遇害事件发表意见和评论。

中东一票穆斯林国家情绪最为激动,纷纷向德国政府致以慰问电,约旦王室甚至捐赠了30万美元作为医疗金。

懂的都懂,慰问电、捐款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赶紧勾搭德国人下场,要不停火上浇油。

穆斯林们还翻出旧账,瑞典伯爵、红十字会会长福尔克·贝纳多特二战中曾从纳粹集中营中解救了3.1万人(包括约6000名犹太人),但就是这样—位犹太之友,20年前担任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调解员时,只不过给巴勒斯坦人说了些好话,就被犹太极端分子乱枪打死。

据阿拉伯人调查,极端分子幕后头目与前段时间焚烧中法大使馆、现在纵火烧伤德国大使的幕后组织者都是同一个人:以色列副总理贝京!

利库德集团看上去是个政治团体,实际上就是联合国认定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伊尔贡演变而来。

老欧洲们表示震惊,就连瑞典人也出面作证,这是真的。

虽然以色列政府向德国紧急道歉,本·古里安亲自去医院探望汉宁森,承诺一定会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欧洲舆情汹汹无论如何也压不住。

英德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中午时分发表联合声明:承诺互相支持并共同确保欧洲安全。

所谓互相支持,双方外交发言人说得很明确:-互相承认“同文同种的民主联合”,坦白说就是德国支持英加合并,英国支持德奥合并,德国人和奥地利人都是德意志成员,英国人和加拿大人也同文同种嘛,只要采取民主手段,联合乃至合并完全没问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