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分化(12)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52章:分化(12)

为增强说服力,米高扬甚至甚拿中国举例:“中国在南亚肢解印度,在南美持续蚕食阿根廷、巴西的领土,也不是通过1-2次战争就完成的,而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借口、寻找各个机会,与不同国家联手。

这次打击以色列就是中法一起上,还从德国等地招募所谓国际志愿军;

这值得我们充分学习,我们的手段有时还是过于直接了……”

要不怎么说流水的总书记、铁打的米高扬呢?米高扬同志说话就是有水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柯西金策略,另一方面又给强硬派保留了希望。

经过他的中和、协调,会议众人一致打算见好就收,不管怎么说,这次先搜刮土耳其15万平方公里土地下来,再寻找下一次动手借口,整体还是按俄土战争旧有模式持续蚕食。

随后,安德罗波夫汇报了世界革命情况:“葡萄牙革命在英美联合绞杀下,已基本失败,葡共完全转入地下;

西班牙革命方面,西共虽然还在努力作战,但以弗朗哥为首的反动势力以及法国插手的巴斯克、加泰罗尼亚分裂势力暂时也占了上风。

古巴革命本来形势是最好的,但在美国转为由艾布拉姆斯担任加勒比海战区司令官后,持续封锁、疯狂绞杀,再次转入低潮……”

沃金斯接应穆勒编队退回本土并重挫苏联武装船队后,给艾布拉姆斯下了死命令:不管用什么办法,—定要稳住加勒比海!

艾布拉姆斯心领神会,截留原本应输送给希腊方向的兵力和物资,全部投入加勒比海进攻,重点围剿古巴共产党及其游击队,现在加勒比海战区是美军地面部队最多的地方,艾布拉姆斯一个人捏着近一半,所以罗伯特才认为肯尼迪想换沃金斯是自杀。

为对付游击队,艾布拉姆斯不但加大云爆弹使用,还大规模投放橙剂,试图将游击队藏身之所一网打尽。

橙剂播撒到最恶劣时,古巴粮食、咖啡等减产85%以上,全依靠美国调用粮食并安排政府军根据类似“良民证”的配额卡发放。

这一手将游击队活动与给养获取能力完全卡死。经过一年半“围剿”,以切·格瓦拉牺牲为标志,古巴革命浪潮再次结束。

据说在格瓦拉牺牲前2个星期,他与卡斯特罗等发生争吵,格瓦拉想带领人马投奔巴共,认为巴西回旋余地大,在南美打游击方便;卡斯特罗虽然赞同这个道理,但认为目前海域被封锁情况下是过不去的。

切·格瓦拉不听,秘密安排人去找船,带着47个支持者准备趁着夜色渡海,这艘船最终被美军发现而遭到攻击,48个渡海人士全部阵亡,尸体也被配合的政府军带走,经仔细辨认找到了格瓦拉的遗体。

古巴政府军以此为依托招降剩余游击队,一部分人灰心丧气最终动摇了,只剩下卡斯特罗身边20多个人还在坚持,但躲入深山,基本没什么消息。

古巴革命过程中,苏联顾问、特派员、情报员、支持军官前前后后陆续派去了200多人(指留在古巴岛上部分),以全数阵亡或被俘而告终,再加上武装商船队和潜艇部队的覆灭,到后来已没有志愿者再愿意去古巴了。

勉强派过去,一上岛就投降美军还交代有关联络方式,造成了更大损失,安德罗波夫也只能放弃。

安德罗波夫今天要重点汇报的是巴西局势。

巴西局势起先和希腊差不多,1964年军政府政变后开始追随美国并加入西约与上约联军作战,一开始进展顺利当然有很高控制力,但等形势急转直下时,场面就稳不住了,巴共依托民主派对军政府的反感和对失利的恼火,趁机起事。

本来这剧本和希腊差不多,共产党推翻受美国支持的军政府。

克格勃对局势出现误判,和大多数观察家一样,认为盘踞累西腓的幕府力量会站在巴西军一边镇压运动,甚至代为执行美国的旨意展开镇压。

任何不带偏见的军事政治观察家起初都这么想,万万没想到,幕府居然实体化,居然登基称帝还果断抓住机会建立自由罗马帝国。

“我认为现阶段巴西的主要矛盾,已从民主派与军人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为主体转化为民族矛盾。”

安德罗波夫概括道,“我派人去调和红、白两边矛盾,让他们意识到自由罗马帝国才是当下最危险的敌人,应团结起来击退入侵……呃……就像30年中国国共两党从你死我活的战争中解脱出来,结成统一战线并共同对付日本一样。

目前,巴西军政府领袖、阿图尔·达科斯塔·伊·席尔瓦元帅已有所意动,考虑和巴共结盟。

他提出的条件是巴共必须服从政府统一指挥,加入民族团结抗争阵线,统一集结起来改编为正规军事力量并放弃没收土地/资产并分配给贫民的动作,作为让步,军政府承认巴共的合法地位,并承诺在击退外敌入侵后举行全国大选并让巴共入阁……”

波德戈尔内沉吟道:“听起来不错,也算是个合适策略,现在问题出在哪?巴共不愿意么?”

“巴共要求明确击退外敌入侵具体包括什么,除自由罗马是不是还包括中国及两圭……同时,停战要在什么局面下达成,恢复到1959年国境线还是其他?

军政府认为不可能同时既反上约又反克拉克政权,必须集中目标,他们建议迅速与上约媾和,集中力量对付克拉克。

目前所谓占领并内附中国西洲地区的各州,他们也不太想承认……”

安德罗波夫总结道,“他们认为恢复到1959年国境线基本不可能,可接受适度再减少些,主要是巴拉那州方向调整。”

众人研究了下地图,认为也不错。

勃列日涅夫问道:“难道这思路巴共不赞同么?”

“他们基本赞同,但要求军政府去谈并承担责任……这是军政府追随美国导致巴西的损失,而军政府认为,既然都民族统一战线了,为什么还要他们单独出面承担责任呢?

还有,军政府希望通过巴共获取军事援助乃至直接经济支持,目前巴西货币已全面崩溃,市场上只能用外汇交易或者以物易物了……”

众人头疼不已,表面上看是谁来承担责任,实际就是到底谁主导领导权的问题。这一点莫斯科不好强压,现在巴共收不到苏联的军火和物资,使他面对巴西军底气不足。

虽然财政已崩溃,但在不管财政的前提下,巴西军政府基于此前美援物资以及目前断断续续收到的一些,情况还是要比巴共好。

也因为军政府只管军人,不管其他人,所以巴西基层民众更拥护巴共及其打土豪策略,这也是军政府一再施加军事压力、剿共却始终难以达到目标的根源。

巴西人群也在急剧分化,贫苦阶层很多南下,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想方设法北上。

北上累西腓比较困难,但在罗马军基本控制巴伊亚州后,去萨尔瓦多就便利很多,克大帅也欢迎这种流动:多增加白人,减少黑人。

柯西金不赞同继续派武装商船队,上次战役已证明,就算中国不动手,罗马帝国海军都不是武装商船能碰瓷的,但对给经济援助又很犹豫,苏维埃实在没有太多外汇。

如果一毛不拔,那巴共就没有影响力,莫斯科对巴西也不会有影响力。

毕竟,打土豪如果停止,没有后续经济来源怎么接济?

“可以和中国沟通一下,看能给予什么条件调停么?”

“上次沟通了下,中国认为巴西革命他们不会干涉,但反动政府侵略中国领土肯定要反击,至于内附各州已走完公投流程,无法更改了……”

葛罗米柯硬着头皮道,“我的判断是,中国和两圭已占领的地盘,不会再让出了。

对巴西革命而言,有两个敌人,一是中国和上约联军,二是克拉克政权……

目前巴西最多只能应付其中之一,我建议还是接受现实,无论如何先稳住中国再集中力量对付克拉克。

真要是让克拉克成功还登基称帝,这将是世界革命历史的耻辱,中国修正主义不在乎,我们怎么能不在乎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