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分化(1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57章:分化(17)

一起参与密谈的小克拉克一开始没理解老头子为何如此失态,不就是500-800万远东人口,先答应下来再说嘛,反正到时候移民不移民还要看他们自己呢,中国不可能捆着人送到南美来吧?

稍一思索明白过来,移民不是关键,关键要害在于暗示中国要对驻日韩美军下手了!

本来日韩由美国完全掌握,发展到后来中美一家一半,这是朝鲜、澳新等多次战争形成的。

再次下手,就意味着中国要独自掌握,将美国力量彻底逐出西太平洋和远东了。

今后,美国与这地方只剩下商业关系,实质性政治联系大概只剩下印尼和泰国。

再转念一想,泰国也不可能保住,比如那昌岛基地多半也会给人做嫁衣。

印尼国内自己都弄不清楚呢,美国也不敢驻军。等中国独自控制日韩后,日韩国内肯定有不服从的刺头,中国不会刻意镇压他们,全送到罗马帝国来就完事了,所以总书记才上来就开口500-800万。

林冠华进一步道:“这件事对罗马皇帝来说是绝对好事,你们可以得到一批优质、忠诚的人口,他们在政治上绝对会拥护并亲近陛下,对美国总统而言当然是件坏事,意味着多年部署失效……

但陛下已不当美国总统了嘛,甚至连五星上将也辞了,两者界限相当分明,大可不必介怀。”

克拉克苦苦思索应对之策,半天终于挤出一句:“这事真没有转圜余地么?”

姿态放得很低,差不多是恳求的口气了,小克拉克没觉得老头子太卑微,反而觉得合理,因为中国要全取日韩,别说罗马拦不住,就是美国自己也拦不住。

小克拉克连忙附和:“韩国倒也罢了,日本这里,我父亲毕竟还是幕府将军,有多年感情遗留……”

“这肯定给您保留,今后您的头衔就是自由罗马帝国皇帝兼日本征夷大将军,且可世世代代传下去。

陛下,我也在帮您啊,征夷大将军到底是给克拉克家的头衔,还是给后续美国总统或盟总司令的头衔,华盛顿与您肯定有分歧。

我们出手就帮您明确了,不用受肯尼迪那么多气,最近华盛顿舆论我也关注到了,说你该为美国挫折负主要责任。

我都不敢说这种话,白宫就堂而皇之说出来了,可见用心之险恶。”

林冠华笑道,“最近几年,日本来巴西人不多了吧,北海道的恩情,随着一代人慢慢老去,总归会遗忘,趁目前还有点余热,赶紧再收拢些。

再退—步说,您在日本的部署、机构、兵力不都被肯尼迪裁撤了大半么?

挖空心思换他的心腹去日本,我认可公方殿,有人不认啊,您也得为这些忠心的手下考虑啊,不把他们接到罗马帝国来享福,难道还日复一日让他们在日本苦熬么?冷了兄弟们的心啊!”

克拉克很皱眉,又不得不承认林冠华说的对,这挑拨让他一点都没办法否认。

随着日本经济起飞与现代化发展,尤其连新干线都修筑起来后,日本基本摆脱战后废墟,重新成为繁荣而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这种情况下,移民巴西虽然还有,但并不多,毕竟巴西是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不管怎么说,当府兵、分田毕竟没在大城市当市民舒服。

也和这几年克拉克待在累西腓,很少去日本有关,尤其卸任总统后,与日本联系自然单薄不少,小克拉克能跑,但他的威望和历练不够。

克拉克叹了口气:“华盛顿会怎么想呢?这是很大的调整,不光驻军基地,甚至涉及到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根本性突破。”

“日韩这件事其实完全给过华盛顿机会,但他们一点儿不想谈,对和谈拖延至今,也几乎不想答应我们的条件。没办法只能自己取了,先造成既定事实再谈。”

林冠华道,“您放心,就和我军进入关西一样,不会随便动您的产业,罗马在日本做什么生意,—概继续照常。”

中国驻军关西后,曾有一堆企业很怕被没收,悄然溜去关东,从关西去关东的人口也有很多。

本来如此操作会导致关西发展掉队。

但中国庞大的需求又把关西捞了起来,甚至还因为很多企业、人口往东迁移,剩下产业压力更小、幸福指数更高。

很多迁走的企业发现中国除加强些管制,并没有吃相难看地直接没收日本企业,又迁了回来,随意迁移到关东,业务都要从头开展,哪这么容易?

甚至还有关东企业不堪美国其扰,反过又迁移到了关西,双方保持着高度流动性。

虽然关东整体更发达一点,但至少没出现明显错位,更不会如东西德当初那样泾渭分明,普通人在日本内部流动,日本政府内部行政都畅通无阻,日本自己也很快适应了新场面。

商人总是敏感而多虑的,一旦中国全控日本,肯定会造成商业价值跌价。

中国不会允许日本的核心产业继续控制在美国财团中,必然遏制。

克拉克目前是罗马帝国皇帝,算是盟友,他那份可以保留,美泰有大量投资,但因为背景特殊,估计也没问题,但其他产业,尤其犹太财团,就不那么妙了。

东京以前是美国实控,政策上偏重于美国,将来中国实控,就算内心再偏美国,也不敢动。

林冠华认为,全控日本后,日韩肯定有一大波人试图和上次关西流去关东那样出走,最合适的承接者就是罗马帝国,次合适的承接者可能是泰国。

从人口、产业、发展前景、前期联系来说,关联度都很高。

日韩产业在幕府财团商业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478亿资产中占比近30%,尤其幕府减持美国产业后,除在投机、南非、英国部署些外,重点就增持了日本、韩国和泰国方面。

日韩布局利润率在全幕府产业中稳居第三,仅次于南非矿业和美泰。

南非矿业利润是这2年金银暴涨后炒上去的,实际并不稳定,拉长周期来看,远不如美泰和日韩。

听说幕府在日本的产业会得到尊重和保留,至少商业联系不断,克拉克父子又大大松了口气,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体现了中国对罗马帝国的支持。

做出有关决定前,林冠华也反复斟酌过。

日韩在美国的特殊市场地位也可能丧失,日韩经济必然受到影响,如果不给出口反而肆意打压,日韩必定有很多不满,到时候CIA再煽动下,估计天天给你闹事。

除经济上中国有效补上外,还希望罗马及利用罗马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补一补。

中国完整控制日韩的战略重心当然在于控制,控制不代表让日韩衰退,1.3亿人口闹腾起来可不是好玩的。

日本人口在1968年已达9700万,元历史1.01亿,中间差额400万。

400万人一是到了巴西,二是到阿根廷,极少部分留在琉球、中国东北等统计为当地人口。

抵达巴西的日本人占比70%,但未必都在克大帅地盘里,很多目前还在政府军阵营中,他们正连同原先的日本移民千方百计地向北转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