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绝杀(15)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教皇保罗6世当着70多个国家特使与全国代表的面,亲自将皇冠为克拉克戴上,并由后者笑容满面举起象征皇权的权杖时,会场外爆发出如雷般的喝彩与呐喊。
为庆祝加冕,礼炮足足鸣放了68响。
随后,克拉克又亲手给妻子、奥地利女大公戴上后冠,从此,夏洛特女大公变成了夏洛特皇后。
由于克拉克父母早已去世,除象征性进行贵族追封外,夫妇二人一起尊齐塔为皇太后。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倒不是说克大帅要给自己老爹在死后续弦,而是显示皇位正统流转的传承有序。
相当于克大帅也是哈布斯堡家族一员,哈布斯堡家族族长、从未正式登基过的奥托自愿将皇位让给小舅子,并视为自己的兄弟,齐塔皇太后的儿子。
按中国说法叫入赘,但欧洲对这事看得不重,“禅让”也就那么回事。
最起码手续、流程、传承无可挑剔,连教宗都认为合理合法,是正统王室,不是自己给自己加冕的“野帝”。
更重要的是,由于哈布斯堡已放弃在奥地利复辟并公开对德奥合并表示祝福,也得到了德意志系统的承认与祝贺。
登基典礼到此表明克拉克已是合法君王,所以马上又举行爵位册封仪式。
儿子威廉·克拉克作战有功,辅佐父亲忠心耿耿,被册封为亲王并立为帝国皇太子,称威廉亲王;
奥托·哈布斯堡禅让有功,同样被册封亲王,称奥托亲王。
齐塔皇太后共生育了7个子女,除夏洛特为皇后、奥托为亲王外,其他全封为公爵,男的叫XX公爵,女的叫XX女公爵。
与哈布斯堡不同,自由罗马帝国是中央集权体系,没大公这叫法,全是公爵,同样道理,克大帅女儿也被封为女公爵。
除6名因亲封为公爵外,还有4人被封为公爵:分别是布莱德利、艾克、菲克特勒与蚁美厚。
随后又册封24名侯爵,4名与皇室有血缘关系(主要是克大帅的兄弟姐妹),其他20名全是幕府集团核心力量。
此前投奔的美国4星上将全被封为侯爵,核心文官如杜鲁门、杜勒斯等人也是侯爵。
唯一不是侯爵而被封为伯爵的4星上将只有麦康奈尔,但他本人没意见。毕竟,他是所有上将中最后一个来累西腓的,如果后来的都和前面一样封侯爵,赏罚体系就会存在问题。
根据帝制委员会拟定的规矩,自由罗马帝国爵位共分12等,自上而下分别为︰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此6等为上六爵,有资格进入上议院。
下6等包括:勋爵、尊爵、帝国骑士、骑士、容克(乡绅)、自由绅士(类似于英国的Sir)。
自由罗马帝国爵位很明显就是混杂体,不但有欧洲多种爵位混杂,也有东西方制度高度交融,堪称独创。
首先第一条,中央实行集权,所有爵位都没有实质封地,只有荣誉年金;从此以后,什么莱茵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全不可能有了,最多就是家族姓氏或者代名。
第二条,前9等爵位可以世代传承,称世袭爵位,后3等爵位只限于本人,不可传承,称当代爵位;
第三条,爵位传承实行降级传承体系,并明确取消世袭罔替。
降等传承和世袭罔替都是东方特色产物,克大帅苦心琢磨后学了一半,又把另一半给废了。降等世袭后最低也就到帝国骑士,不会再往下降了,且下一任皇帝可重新把你提拔起来。
第四条也是最重要一条,取消封建体系,所有爵位,哪怕最低等级的自由绅士都由专门委员会审议、讨论后由皇帝授予,每年册封2次。
按欧洲封建规矩,类似亲王、公爵这种高等级爵位是可以不经过皇帝允许在本邦国内册封低阶爵位的。
这套系统被欧洲形象称之为“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既然领地都已砍了,也不可能再行层层封建。
爵位册封不能绝对由皇帝说了算,宪政帝国嘛,名单需要特别委员会审议才能生效,算另一重制约,这是杜鲁门侯爵特别提出的,得到克拉克高度认可。
在这几条前提保障下,大家都赞同罗马帝国爵位尤其中下等爵位可以搞多点,激发忠君爱国的热诚,甚至还可以把Von、Sir、Lord等头衔放到名字中去。
伯爵以上人员涉及不多,都由克拉克亲自―—册封,伯爵以下人员相对较多,是一批批进来册封;下6爵由于人数实在太多,以金册名单对应宣布,以便振奋人心。
勋贵阶层之所以完全接受血缘亲族和欧洲老贵族和自己一样的爵位头衔,甚至愿意接受降等继承,是因为克大帅额外给了其他好处。
幕府基金今后改为罗马基金,因功册封的爵位持有人,不但拥有政府年金,还可分到基金期权与份额,这些东西可世代继承下去,从目前情况看,比年金要丰厚好几倍。
老兄弟们觉得克大帅在这件事上很够意思,颇有共富贵的作风,都比较服气。
罗马基金虽然目前代行国库职权,但毕竟是幕府私有产物,不算国家的,也不是克大帅私人的,而是集体共同财产。
毕竟,从形成这笔基金来说,大家都出了力,坐庄割韭菜,没有各方面配合,哪有这么顺利;那些报废的XXX,各路投奔的人马,也是下面踊跃贡献的。
从某种意义来说,罗马帝国不是罗马基金的拥有者或主宰,反而像罗马基金孵化的IPO成果和最大利润体现。
克大帅拿大份绝对没问题,毕竟他功劳最大嘛,人家社会主义都说要按贡献分配呐!
爵位册封仪式持续了1个半小时,然后又举行军衔晋升和授予仪式。
克拉克本人为帝国大元帅,这是专属于皇帝本人的唯一头衔;
随后册封帝国XX元帅,所有在美获得上将军衔且资历足够的都被册封为帝国元帅,李梅算最后一个资历合格人士,或者说,册封特意截止到李梅为止,不多不少正好16人。
值得一提的是,蚁美厚也获得帝国海军元帅军衔。
麦康奈尔来得最晚,故还是上将,但克拉克亲口许诺,过几年会晋升他为元帅,让他安心,麦康奈尔也接受了,克大帅还是体贴兄弟们的。
其他老资格的中将(第一批跟着克拉克来的)一律晋升上将,唯一例外是宾福特,退役时是少将军衔,这次调级晋升上将。
这一点大家没啥意见,宾福特当少将的资历比沃金斯还早,要不是当初给海军头头脑脑背锅,也不至于少将退役,换言之,只要留在军中发展至少是中将,现在给上将很合理。
全部仪式结束已是华灯初上,所有人一起去用餐。
此时此刻,累西腓全城大放烟花,光从中国进口的大型礼炮、礼花就足足放了1000多万美元。
这还不算,又根据下面人意见,聘用众多电视转播技术人员,在秩序比较稳定的首府、中大城市搭建户外大型电视屏幕,让市民们观摩加冕仪式并山呼万岁。
甚至于军事压力不那么大的军团驻地也搭起临时荧幕,当官兵们能亲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