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定局(10)
罗马帝国现行货币政策算是美联储与香港金管局的混合操作。
既然明确罗马基金是财团法人而非国家法人,那罗马基金就是私有财产而非国家财产。
否则,克大帅准备把罗马基金按股份分给下面,岂不变成私分国有资产?
既然罗马基金不属于国有,那他给国家花钱也不能算无偿,而是有偿。
从体系上来说,就是罗马政府如果没钱,就需要先问各方面贷款(发行国债),目前国债接盘方有限,罗马基金承接了几乎所有国债。
之所以用“几乎”两字,就是侯爵以上的顶尖爵位,为响应号召,把罗马政府发下来的年金(包括克拉克自己拥有的那份),在留足生活费用后,再用于购买国债,以体现带头作用。
除此之外,美泰买了4亿美元国债,算第二大国债持有人。
政府没有财政收入,又需到处发钱,只能通过国债解决。
具体流程就是罗马基金拿自己的美元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发行一堆国债凭证给基金。
至于利率,大家“克己奉公”,没按15-16%的美国标准定,而定了5年期,年息6%,每年分两次派发利息。
帝国银行虽有货币发行权,但目前行情不稳,大量货币要求兑换为美元,没法滥发,采用香港金管局办法:收1美元,就发行1罗马元。
起初严格按1:1配比,几个月下来,形势稳定不少,开始加大发行力度,从1.05、1.1一路升级到1.2,意思每获得10美元,可对应发行12罗马元。
新发出来的罗马元,有些变成了部队薪水,有些变成了公务员薪水,更多变成了政府工程、以工代赈等项目的农民工薪水。
虽然现在不是1:1配比,但因储备资金雄厚,能方便地换为美元,币值还算坚挺,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
所谓70-75%的回收率,意思这10美元中的70-75%会回流,考虑到超发部分,其实已有45%-50%的罗马元在市场上流通。
该推广速度其实比人民币在新解放区占据优势地位要快的多,没办法,谁让当初中央没幕府财团有钱呢?
别说478亿美元资产了,哪怕中央当初有50亿美元现金等价物,那都可以在东亚横着走。
向美国汇款这件事暂时没办法解决,谁让很多罗马官兵甚至波多黎各志愿军的家人都还在美国呢?
这是重大的流失渠道。
在实际操作中,罗马基金也不会只拿国债,也需要产业。
比如卖给中国的淡水河谷,剩下75%股份理论上应归属于国有,克大帅又安排卖了26%的股份给罗马基金,售价1.2亿罗马元。
这笔钱不用付现,拿罗马基金持有的国债凭证冲销即可。
懂的都懂,这肯定属于贱卖,既然卖给中国25%都只算了1亿美元,那给罗马基金的26%算1.2亿罗马元岂非还高些?
美泰也如此,先交了4亿美元,政府成立后定向出让国有土地、权益和敌产(主要是不服罗马的少数豪强与军阀),美泰凭借这些国债收购了所需要的资产,价格相当低廉。
这种任意输送好处的项目只能局限于罗马基金和美泰,其他人就不行了。
也不能卖得太离谱,太离谱全变成全部基金会,若干年后不就又变成华尔街控制美国这一套了么?
非要基金赚了多少钱,暂时还看不出来,克拉克登记派发的20多亿国民大礼包,没从政府财政开支,算基金回馈给全国人民的一点好处。
包括开国前承诺的人均68枚金银币、总计3o亿美元的犒赏,及幕府军团持有的武器、物资、消耗也归基金承担。
要这么算,目前基金还在亏本帮扶国家呦!这充分体现了克大帅的智慧:倘若基金一开始就趴在罗马帝国上吸血,将来很容易被民众推翻甚至瓜分、反噬,如果把这笔账目改为基金承担,风投成功了再慢慢收钱获得回报,场面就很敞亮了。
免税到年底也是套路的一部分。
一方面确实收不上来钱,干脆豁免以凝聚人心;另一方,证明基金对国家奠基的重要性。
将来如果有人叽哩哇啦扯淡,你就说,1968年罗马都没一分钱税收,所有军、公、教开支全是基金承担的。
有了金才有帝国,帝国是基金不计亏损、不惜成本、倾尽全力孵化出来的实体,且只孵化了这一个,这种国策财团,你不好意思不给优待和特殊地位吧?
生意又不是只有一笔,开头吃亏点,最终核算下来有得赚就好。只要帝国基业长青,还怕基金亏钱?
老兄弟们对克大帅这手大撒币颇为服气。要不然,克大帅在国际上名声为什么这么好?除肯尼迪政府借故攻击,苏联大放阙词,巴西如丧考她外,其他各国,不论大小,都甚为怀念克大帅掌权的时代。
哪怕铁托都觉得,不管怎么说,克大帅比肯尼迪强太多了。
没这个国际名声和地位,罗马建国哪来一呼百应、各方祝贺?
这么搞也有代价,目前罗马基金自身现金流吃紧。478亿资产可不全是现金,现金和一般等价物不过三分之一而已,剩下都是各项资产。
克拉克深吸一口气,问道:“你现在的想法呢?”
“抄底美股是必须的,所以要腾出现金来……
邓葆光胸有成竹道,“第一,目前我们还在中国战俘营挑选专业人才,节奏我不建议停,但可以把赎金换一换……用日、韩的资产顶替现金。
虽然基金在日韩的资产很多也很重要,甚至有密切的心理因素,但中国全控日韩后,很难再获得超越地位,尤其日本政府改组后,将来的特殊关系会越来越淡薄,适当减持既有利于密切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又可以减少现金开销;
第二,抛售贵金属,尤其是优先抛售白银。
目前建国犒赏已发放了大部分,货币发行暂时确定以美元为锚,那多余贵金属相对而言价值没那么大,可以减持,这从可行性角度来理解。
从必要性角度来理解,如果判断中美媾和、世界局势缓解,贵金属肯定会回调,高位减持有利于适当变现。
第三,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既回笼资金,又搞活经济。
敞开吸收日、韩、泰、菲移民后,第一批人口已抵达了,很多在日本、韩国、泰国的朋友也拿着不少资金希望投资,最常见的就是买地搞房地产或者工商业。
最近我安排他们先去看地皮,看中哪块,我们就进口安排出让,他们手上有资金,靠事业税收太慢了,还得赶紧搞建设、炒地皮。
但房地产不能只集中在累西腓和萨尔瓦多,其他大城市也要想办法梳理,这方面国土建设部有规划。
第四,尽快结束战争,降低军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