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重组(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31章:重组(8

虽已明确要敲打姚胖子,又不能急于下手,毕竟这篇文章明面上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最起码林冠华认为没问题,如果公开表态,他甚至还得为此站台并点明思路基本正确。

主席可能会不舒服,但就算再不舒服,也只能按此逻辑发展,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人的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虽然常委会经常1:6,2:5,但在此情况下,主席允许或支持本人投反对票的决定继续执行下去,那也应归入毛泽东思想整体范畴。

如果将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增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那必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延续与发展,而不能是其他,更不能是赫鲁晓夫式的全盘否定。

不管主席乐意不乐意,锅毕竟他背了,林冠华干不出来那种“责任主要归于主席、成绩主要归功大家”的事,这不但与事实完全不符,更有悖于做人的良心。

赞同文章思路和大张旗鼓宣传是两回事。大家要求总书记接班和总书记自己要求接班,观感完全不同,姚胖子的可恶不在于论点或理论错误,而在于揣摩上意、大搞政治投机!

最近,主席正找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乃至书记处成员们沟通,在北京就面谈,不在北京就打电话或问人家什么时候来,来了再谈。陆续谈话时冒出这玩意,难怪主席会不高兴。

林冠华不能多评价,只能冷处理,等五中全会开完再说。

政治局会议明确在10月份召开,主要围绕3个议题。一是主席退休和有关人事安排;

二是五中全会有关议题;

三是机构改革与西洲、汉洲设省的事。

经过10年持续移民和新增出生人口,汉洲人口已突破800万,与1957年澳大利亚总人口接近,预计到1970年可超越1000万。

目前汉洲只拆分出汉西省,只有这个省不是说其他没条件,而是汉西是实打实领土置换获得的中国领土,其他是中方暂扣并等待澳大利亚赎买的托管领土。

为不过分刺激英美各国,也为彰显中方国际道义,汉西外其他地区—直由汉洲工委“托管”并等待澳大利亚赎买。

10年过去,别说按对价赎买,甚至连利息都未支付一美元,说明澳大利亚已实质性违约,并不考虑真在履行义务。

既然贷款人都违约了,没收担保品顺理成章,恰好大战也打嬴了,可毫无心理压力行动。

汉洲这么大,本来分4-5个省完全可以,不过林冠华建议不要马上全部拆分,建议先拆分汉东省出来。

中间人口较少的地方和塔斯马尼亚岛依然归汉洲工委直辖。

如此一来,汉洲工委减轻对汉东的直管义务,有精力管理南方大型铁矿和配套港口建设大业。

这一点众人已表同意,甚至汉东省版图也勾画好了∶原新南威尔士州全部+原昆士兰州东南角,省会弘农市(堪培拉),另两座大城市是广陵市(悉尼)、东海市(布里斯班)。

汉洲工委准备迁往寿春市(墨尔本),为若干年后筹办汉南省做准备。

汉南后是汉北,至于要不要设汉中省届时再讨论。反正轮到汉中要到10年后了。

西洲拆分情况复杂得多,西洲领土高达近900万平方公里,比汉洲还大,分5个省依然偏大,有不少人建议分拆为6-7个省。

6-7个省领土可以确认,但空有版图,人口不足,拆分无益。

一下子搞7套省委编制也不太好,后决定暂时先学习汉洲拆出一个省,冯白驹本人也赞同该思路。

第一个拆分对象已基本明确:主要为圭亚那地盾部分,即原英属、法属、荷属、西属圭亚那(主要代指东委内瑞拉)地区。考虑到地形协调,又把原罗赖马州北部也囊括进去。

基本是最早构成西洲的部分,取名天洲省,省会希望市,面积114万平方公里,省长人选确定由钟阿瑟担任,省委书记人选和配套班子及后续行政区块拆分有待进—步明确。

由于海南省直管县、不设专区的政策试点成功,众人认为,新拆分省因人口不足,暂时不设地级专区,除特别大的城市设立地级市,其他都由省直管县,以便节约干部队伍。

有关干部由中央统一调配,这是比较复杂的工作,既要有原西洲、汉洲干部,又要有军转干部,同时还要有内地其他抽调干部与中央直属干部。

中央直属系统干部抽调还涉及到部委重组,林冠华认为当前各专业工业部委太多,决心进—步精简。

下一步考虑把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先行合并,统称能源工业部,各省煤炭厅与石油厅(如有)也合并,多余人员整体调度。

尽可能在不增加编制情况下,把管理架构梳理并优化到位。

留着很多省暂时不拆,也是为将来机构改革后能有足够地方安排干部。

要不然,没合适地方安排,军委体系、国务院体系改革很难落地,可能机构只是在明面上减少了,人员减不了,过不了多久又会反弹。

当中意达成中途岛级购买意向时,聂帅又接到令他吃不准的新订单:美国请求中国在赤道基地发射卫星,速度越快越好,火箭归中国选,卫星就参考前几次交给美国的同类型产品。

美国确实购买了北斗卫星,—开始买了3颗,后加了1颗,共4颗。

组建最低限度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网络按说足够了,为什么美国还让中方再帮忙发射?

中国一共就4颗备用卫星,已全给了美方,剩下的导航卫星是中国刚研发的,准备替换第一代的第二代产品,原则上不对外出口。

哪怕说中国交付的备用卫星有问题,也应先拿回来排查后确定,而不是发射升空后再说其中一颗不好用,要求补发射一颗,还要按美国参数要求,进入预定轨道并交付控制权。

因中方提了很多疑问,美方支支吾吾表示,卫星失灵不是中国的问题,是美国自己的问题,提新要求也不是索赔,确实需要中方再帮忙补—颗。,如两周内能完成发射并成功入轨,美国愿支付高价

为能尽快将进口的北斗卫星转化为实用导航系统试点,NASA都快疯了,相关人员连轴转、三班倒………

克大帅当初通过给NASA增加项目经费来保障工程师们福利,沃大帅更狠,直接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让人用运钞车装着5000万美元现金抵达会议现场,直接拍在数百个NASA工程师面前。

要求不管用什么办法,60天完成北美导航测试系统组网,成功了,工资、加班费、津贴照发,额外给5000万奖励;不成功,不好意思,只能给工资和加班费,奖金没有……

中美间导航系统几年差距不是60天就能拍马赶上的。美国专家也是人,是人就既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也有急于求成而捅娄子的另一面。

由于压力太大,NASA中心和克拉克中心密集发射了3颗卫星,2颗成功,l颗升空后出了问题,不管工程师如何调试都无法正确入轨。

不入轨就没法用,意味着其他3颗就算全成功也不行。抢救好几天,实在熬不过去,几个负责项目官僚只能惴惴不安向沃大帅报告。

报告时普遍提心吊胆,后背全是冷汗,生怕沃主席大发雷霆甚至让FBI请大家喝茶。

出乎意料的是,沃大帅听完并没发火,只叹了口气:“时间如此紧张,要求又这么高,确实难为大家了。这颗卫星发射失败不怪你们,我另外花钱再想办法……还有最后1颗,务必保质保量完成,我有急用,可不能再出差错了。”

本来沃金斯想让人根据中方技术资料加急补充生产—颗,哪怕高级技工手搓都行,但卫星毕竟不是大白菜,手搓哪能如此快速奏效?

吃透中方图纸和设计思路要时间,更别说一模一样山寨成品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