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新策(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76章:新策(7)

1月31日,混乱多日的苏维埃终于有了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特罗菲莫维奇·谢皮洛夫。

十多年前,谢皮洛夫就担任过苏联外长,但他担任外交部长时,不如当时的第一副部长葛罗米柯会讨赫鲁晓夫欢心,在很多问题上更有主见,不愿迎合赫鲁晓夫的骚操作,很快被贬为书记处排名靠后的书记而让葛罗米柯蹿了上去。

终算时来运转、官复原职。

主席团是进不了的,后续如何进步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其他人员也进行调度。

勃勃当年的同学、现任计委副主席吉洪诺夫被勃勃推荐为新一任阿富汗书记,继续去发挥冶金特长,准备大规模给阿富汗挖矿。

书记处书记基里连科调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二副主席、政治局候补委员并负责主管重工业。

基里连科与勃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1941年,两人同时调入南方方面军。

基里连科任南方方面军辖下第18集团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勃列日涅夫担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6年8月,勃列日涅夫受命担任扎波罗热州州委第一书记时,时任第二书记的基里连科正式成为部下。

基里连科能得到如此任命,柯西金也开了绿灯。

第一是资历够老,他只比勃勃小3岁,起步阶段都差不多。

第二是够专业,基里连科有航空工业背景,长期担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等重工业州第一书记,熟悉情况,柯西金也觉得水平不错,最起码比吉洪诺夫那个水货要强,同意推荐他担任第二副总理。

看到这个名字后,林冠华点了点头:基里连科倒不怎么样,但哼哈二将估计很快要上场了。

所谓哼将,是指工程师雷日科夫,这家伙在基里连科手下平步青云,历史上当到苏联总理;

所谓哈将,是指建筑师叶利钦,这名字更加耳熟能详。还有个比较显著的晋升就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维克托·瓦西里耶维奇·格里申晋升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姑且算政治局里有了俄罗斯联邦代表。

这次陪同米高扬对学生喊话、慰问乃至于分发物资,格里申卖了很大力气,全程陪同不说,所有细节都尽可能做到位,虽然他是强硬派,但不代表什么时候都强硬,尤其面对学生闹事的当口,尽可能配合下面安抚。

如此表现得到了米高扬充分肯定,回来就把他列入了后备对象考虑,毕竟格里申才5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虽不如谢列平年轻,但看得出来,能在莫斯科当市委书记的特别有几把刷子。

米高扬最后悔的就是没让谢列平去基层当一、二把手锻炼,尤其没当过重要加盟共和国或核心城市的一把手,如有那个经历,或许会更好。

当时布尔加宁、米高扬、萨布罗夫等人都觉得,既然林冠华没担任过省委一把手直接就在中央蹿起,作为年轻干部特别培养的谢列平应该也可以。

多年下来,米高扬已看出其中的问题,两人不能相提并论:中国总书记远比谢列平灵活多。

现在也没法补了,都已当到第三把手了,怎么再下基层?本来苏联政坛充斥着垂垂老朽,特别进入70年代后更腐朽不堪,得益于16年换6个总书记的频率,每换一个总书记就换一批人马,居然勉强也在新陈代谢上有了长足进步。就算目前年纪最大的米高扬也就是73,还算是闯的时候。

谢皮洛夫上任后的当务之急是土耳其停战谈判,中方已拿了章程出来,土耳其原则表示认可,英法德意也觉得可以接受,就要看苏维埃能不能接盘了。

还没等土耳其问题瓜熟蒂落,去莫斯科访问归来的方毅先给林冠华带来其他消息:苏方暗示最近这批领土交易还可再扩大些,有望达到23万平方公里。

“多出来的5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

其一,原本余留的贝阿铁路边界宽度从75公里压缩到50公里,等于中国分界线能外推25公里,这一段涉及500多公里长,简单计算就是1万多平方公里;

其二,布列亚保护区南部区块大约有1.8万平方公里可一并让渡给我们;

其三,阿穆尔共青城以东120公里外的区块,均可让渡给我们,意思最南端可达鞑靼海峡的休尔库姆。”

林冠华看了看道:“这么搞的话,共青城到伯力这一段,彻底变成铁路走廊地带,左右宽度不到100公里,只有贝阿铁路链接,莫斯科没丝毫担忧么?”

“担忧当然有,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也想通了。共青城走廊是宽是窄,在解放军绝对优势面前丝毫没有意义。本来确实打算给贝阿铁路多留点纵深,现在都已高边疆了,谁还在一线寸土必争?

真要是想进攻苏联,直接发兵秋明、叶卡捷琳堡、鄂木斯克,迅速沿着乌拉山展开,控制关键隘口后,直接切断苏联欧亚两部分衔接,岂不比进攻这条走廊更省力?”

林冠华微微一笑:“你不会当米高扬同志面这么说吧?”“那当然不会,很明显米高扬同志憔悴了很多,甚至感觉有点唉声叹气。”

“莫斯科希望得到什么?”

“希望我们出面,把黑海不得通行军舰这条限制给取消掉,要不然黑海舰队和造船基地全被憋死了!”

“你的想法呢?”

方毅道:“我觉得对我们影响不大,可能欧洲各国包括土耳其不会同意。”

“海峡管委会和疏浚这一条呢?”

“他们没多说,似乎默认疏浚费用由土耳其或者国际管委会承担,反正不可能让苏联承担,这我觉得也对……”

林冠华点点头:“费用这事很麻烦,土耳其肯定没钱……中央在琢磨变通方案,意思黑海管委会成立后,将海峡像运河这样采取收费制度,用这块费用弥补有关疏浚和管理的钱,当然收费标准可以比苏伊士运河低些。”

方毅吃了一惊:“这是我们的想法还是国际共识?我觉得我们吃亏啊……我统计了下,进出黑海的民用船只我们是最多的,有些哪怕不是挂我们船旗,也是帮我们运货,加海峡通行费首先就加到我们自己头上。”

“这判断是对的,但你再琢磨琢磨看?”

方毅想了想道:“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目前航道不畅,只能通行2万来吨的船舶,严重影响了效率,如能疏浚到通行5万乃至10万吨级,那虽然要加点通行费,其实运费能降低。”

“这角度没错,还可以考虑希腊和保加利亚的情况。”林冠华敲了敲地图,“所有人都知道直送最便宜,但如果只用最便宜的通道,其他通道就会废了,稍微提高下….”

“懂了,您的意思是让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通道也活跃起来,对吧?”

“生意不能太贪心,海岚工业区马上要有大发展,将来很多输入物资可以直接从海岚过去,相当于节约了远距离航运,这个点一定要运用好。

而从苏联铁路网时间效率来看,就算我们能把大量物资廉价送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地,苏联那糟糕的运营也没法快速疏散,依然会堆积如山…….

与其这样,还不如多分几条线运货,没准还好点。”谈起苏联那糟糕的物流体系,方毅也是叹息不已。

苏联这段时间物流效率最高的时候是中亚铁路被切断、物资被契尔年科挪用后的光景。因为输入减少了,中间打结的肠梗塞终于疏通了。

为什么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会吃到腐烂的蔬菜瓜果?就因为11月份就收获完毕的东西,直到12月下旬仍有部分还在源源不断上架并送到老百姓手中,再扛烂的冬瓜、胡萝卜们都顶不住了!

“您的建议是?”

“土地要拿,价格照旧,关于军舰这件事给折中方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