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进步(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45章:进步(7)

中国行政级别与退休制度历经迭代,进入60年代已基本完善,以36级体系为公众所熟悉。

行政1级:政治局常委等,限额12人,民间俗称正国级;

行政2级:政治局委员等,限额36人;

行政3级:政治局候补委员及其相当,限额48人,2-3级民间俗称副国级;

行政4级:书记处书记、候补书记、国务委员及其相当,限额60人,一般称为准国级。

以上156个位置担当,有资格被称呼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但实际人数没这么多,随着人员陆续退休、去世,到1969年,获得4级以上定级且实际仍在任的领导人全国合计102人。

军队体系也参照套入。

授衔后,元帅是2-3级,不过等元帅全是政治局委员后,所有元帅至少是行政2级(部分行政1级);大将固定为行政4级。

以前有说法大将要参照国务院副总理待遇,实际因大将数量远比历史上要多,最后固定为行政4级。

全国人大、政协一把手都是行政1级,副职基本为行政3级,没其他高配情况的中纪委副职、两高正职均为行政4级。

行政5-6级:对应正部级;

行政7-嫵晃级:对应副部级;

一般而言,拥有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头衔的为行政5级;无此头衔说明还不够资深,为行政6级。

有正部级却不是中央委员的么?

有且很多。

除去还没赶上换届而不具有中央委员的新提拔正部级领导外,主要分布在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各省非书记/省长的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及名中央部委的常务副部长(或类似职务),除此之外还有核心央企、核心事业单位一把手、两高副职、非共产党正部级干部等。

从行政5级开始,人员限额基本取消,该设多少就设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不一定只是行政6级,也可能行政5级,通常是那些换届后已不再是中央委员,但退休年龄还差几年,退居二线、发挥余热的同志,行政级别继续保留。

没犯组织错误、政治错误,可能会调职,但一般不降级,更不会降低工资。

享受正部待遇的常务副部长只有中央有,地方尤其各省正职只限4套班子一把手。

反过来说,只有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头衔,没有配套职务的干部,保持本身级别不变,不会有中央委员加成就额外晋级。

副省级7-9级也非胡乱授予,7级一般给资深副省部级,在中央就是常务副部长后排名2-3的副部长,地方就是进入省委常委序列的副书记、纪委书记等;

9级的副省,一般给予刚晋升副省的人员,及明确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主管正职(书记通常高配,要么直接兼任省委副书记、要么兼任省委常委),比较常见的、进入常委的常务副省长、宣传/组织部长定行政8级。

上将一般为5-6级;中将大多是7级,少将是8-9级。

9级以上鞅被称为高级干部,属于中组部或中央军委任免范畴(部分岗位要走人大选举流程),统称中管干部。

行政10-11级:对应司厅级正职;

行政12-14级:对应司厅级副职;

行政15-16级:对应县处级正职:

行政17-19级:对应县处级副职:

大校跨度很大,遍布11-13级,特别资深的上校可能是14级,但基本在15-16级;中校对应17-19级

行政10-19级被广泛称为中层干部,属于全国干部序列中坚力量。

伍绍祖行政级别为行政16级,属于层层嵌套对应下来的。

共青团属于正部级机构,其下属的全国学联、全国青年都确定为司厅级机构(一把手有时由副部兼任),司厅级已是很高的级别配备了,很多员工数万人的国有企业,行政级别也不过只有司厅级有些还是副厅级。

当初18英航投共,弗兰德公司发表全球声明就说自己是工业委-国防工业部下属的副厅级航空企业,说明已转入体制。

按这规矩套,伍绍祖担任的全国学联主席可以帮他搞个司厅级的帽子,最起码也是副厅级。

但学联、青联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体制内单位,属于社会团体,严格说起来算社会兼职,国家不发正式工资,只有部分津贴,就算有部分工作人员领工资也因为本身属于公务员序列。

这与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还不一样,后三者都有正式编制。

从县级开始不再单设政协,故县级通常只有3套班子而非4套。

在未成为国家公务员前,级别只能参照,不能计入档案,更不能由此成为进入体制定级的标准。

好比某个国有大厂、全国劳模因贡献突出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被抽调去部委任职,不能直接给省部级定级,基本都降级使用。

伍绍祖有帽子、有学位且本身毕业于核心院校,到国防科工委任职后定为行政17级,3年期满考核优秀并顺理成章晋升一级,变成行政16级。

行政20-21级:对应科级正职;

行政22-24级:对应科级副职;

行政25-26级:对应股级正职,

行政27-29级:对应股级副职。

正科在基层比较典型的就是县里各办、局、委一把手及各乡镇正职,通常县局一把手高于乡镇一把手,前者是20级而后者是21级。

股级干部在70年后不太提起,目前有现实需要。

乡镇也好、县局也好,依然有内设部门,这些部门正副职就是正副股级干部,在军队机关也设立股级,比如作战股、通讯股,界限清晰,且要求内设机构表明XX股。

类似后世XX县XX局XX分局XX科的设置法是要被严肃批评的,这叫胡乱拔高行政定级,股长就股长,为什么要搞个别人看不懂的分局局长?

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区级公安局也不过挂XX分百(处级单位)牌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