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要案(1,1月3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62章:要案(1,1月300票加更)

“毛爷爷..."

一个六、七岁光景的小女孩,指着热气腾腾刚出锅的午饭,问道,“你们在井冈山闹革命的时候,真的都是吃这个么?

主席扫视了下桌面,看到了红米饭,蒸红薯,南瓜汤,黄豆汤,干辣椒等,郑重其事地点头。

“我觉得还挺好吃的。

小女孩笑嘻嘻道,“我还有2个野菜团子,是爷爷特意留给我的,可好吃了,要不要分您一个?"?

汪东兴目瞪口呆,一下子居然不知道该怎么接。

主席爽快接过其中一个,大笑道:“哎呀,我好久好久没吃这东西了,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呦..…"

说罢他放进嘴里,咀嚼了好几下,点头称赞道:“哎呀,真的是井冈山的味道呢,吃下去就想到当年的红军!等会你吃的时候也想一想红军哦.."

“好呀.

小女孩看主席接受了自己的“礼品”,又欢天喜地跑去旁边玩了。

等小孩走远,主席把头转过来,问旁边的李达“老李啊,这就是你给孩子们做的忆苦思甜饭?"

“主席....我我.….我.…"

60挂零、井冈山老红军出身的李根达低着头,不好意思道,“我..我犯了错误。”

主席摆摆手,笑了:“你没做错什么,做的挺好。来来来,老冯、东兴、小迟,你们也坐下来尝尝…

汪东兴坐下来吃了几口,点头道:“味道确实还挺正宗,是咱们中央苏区的味道,如果我没记错,可能比当时吃的甜一点点..."

放假当口,李根达也不知道主席会到自己家来落脚,给孩子们做了忆苦思甜饭,标准的井冈山套餐。

最后快成型了,看着几个还不大的孩子又有点舍不得,心软下,悄悄多撒了几把糖。

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们品尝后,普遍觉得挺好吃、挺香甜的。

尤其那几个野菜团子,忆苦没忆出来,反而被孩子们当成宝贝,居然一下子舍不得吃完。

本来也就家里搞搞,无伤大雅,结果被主席看在眼里,他顿时不知所措。

主席一边招呼他赶紧落座,一边道:“这几个孙子孙女都是在西洲出生的,老家一天也没回去过?

“没有,都在这里生的,全家都在这了。

李根达道,“孩子们大了起来,缠着我讲老家的故事,缠着我讲井冈山革命故事。讲了他们还不过瘾,我想干脆给他们搞一顿忆苦思甜饭吧,没想到变成这样.

主席哈哈大笑:“我们总书记说得对啊,没苦不要硬吃,这几个娃娃是不是生下来就没遭过罪啊?

“那是啊,条件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母乳不够还有奶粉,顿顿都有肉吃,还得变着花样给他们搞什么牛排.”

李根达道,“我是第一批移民来西洲的,转业到了建设兵团,刚来时垦荒其实有点辛苦,但不到2年就好了,后来越来越好,这几个娃娃都和在蜜罐里长大差不多。

冯白驹乐了:“那就是了,天天大鱼大肉的,偶尔搞点红军餐清一清,确实比较舒服,养生嘛。

真要让他天天吃这个,估计也受不了。

话又说回来,重要的是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确实没苦不要硬吃,硬吃吃出来的味道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同样的野菜团子,毛主席和你孙女,吃出来的感觉截然不同!

咱们当年艰苦奋斗为的是什么?

不就希望儿子辈、孙子辈能少吃苦,有朝一日也能吃上白米饭、小牛排.…如果奋斗了那么多年,他们还得和我们一样苦熬,那苦不就白吃了么?

群众吃得好不好,看脸色就知道。

主席在井冈山又不是没见过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孩子,但眼前的这些孩子,一个个出落得水灵、精神饱满、笑容不断,营养状态和衣着情况甚至比当年地主家孩子都强,可见生活肯定是极好的,这做不了假。

主席也看出来了,陪同视察的冯白驹很随意,根本就没特别打招呼准备、掩饰的架势,可见极有信心。

他问道:“兵团具体如何垦荒的?与南泥湾相比,哪个难?”

“怎么说呢,一开始也没急着垦荒,先把当地农场完整接收下来,连成片.……"

李根达道,“主要适应气候,比如现在其实算西洲的冬天,但一点也不冷,和江西的初秋大差不差,地里野菜都还有呢……登记造册、勘探地形、画图纸...

沼泽地我们是派Y-1去勘察的,总书记当初给兵团配了很多机械化农具、拖拉机,全是美国进口的,一开始还不会整,得先学。

头两年不懂节气、不知地利,种出来的收成那叫惨不忍睹,全兵团吃了返销粮和库存粮,唯一收获是把场面弄清楚了,道路、房子慢慢建起来了

60年,确切地说是61年,因为收获季是61年上半年,我们3师获得了第一次大丰收。

后来就好了,种啥啥活,亩产节节攀升…

尤其那沼泽,只要搞点水利,想办法不要太淹,就是水稻良田。

当然啦,农场1000多万亩地,如果还像过去那么靠手工种、靠耕牛耕,累死我们3师也办不到,这和南泥湾极大不同,得靠机械化,科学种田。

那个…….我们也让Y-1喷酒农药和化肥,用拖拉机耕地,用联合收割机收割。

然后巴西鬼子、阿根廷鬼子和其他敌人打过来时候,农药机就换上机关枪去打仗,卡车、拖拉机、农用车可以运输军需。

主席笑道:“你这把年纪了还上阵么?

“打.……怎么不打,我去年才刚刚办了退休手续,打仗时还是咱们团的副团长,怎么能临阵退缩呢?

李根达挠挠头,“不过嘛,咱们农场和根据地搞得太好了,大家舍不得放敌人进来糟蹋,上级首长没怎么搞坚壁清野、诱敌深入,而是因地制宜,用当年反围剿的失败战术:短促突击、御敌国门之外!

反正啊,巴西和阿根廷鬼子也不经打,还不如那狗屁的自由军团稍微强点,但强得有限,比起国民党差远了,比日本人更不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