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要案(12)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73章:要案(12)

“老许,老许,你想想办法救救建军啊...

9月9日晚上,根据前线发回来的报告与中央精神,国防部长徐帅到了许和尚家,亲自通报许建军涉嫌有关走私、贩毒、受贿、为犯罪集团充当保护伞等诸多问题,并明确告诉他,不但有足够充分的证据,且当事人自己已交代画押,目前已被正式逮捕,后续将进入司法流程。

其实许家已隐隐约约有数,杨尚昆突然从监察委副书记任上辞职就是最好预兆。

虽然杨不至于明目张胆通报案情,但大量高级干部去南洋办案在中央层面并不是秘密,很多人都在积极打听。

许世友懒得管这些,但田普十分紧张,想方设法偷偷给儿子打电话询问情况,结果意外就发生了:电话没接通!

再打熟悉的各方面电话,要么推脱说不知道这件事,要么就说巡视组在巡查,估计都在逐一审查,内外电讯切断,打不通完全正常。

几天后,许建军的消息没明确,谭甫仁遇害案的情况都知道了,毕竟中央开始摸排高级干部警卫员情况了。

无缘无故谁会去动警卫,必然有大事发生。

爱子心切的田普甚至想搭乘飞机去看个究竟,结果没被批准,国务院机关管理处反而告诉她:耐心等待,有消息会进一步告知。

在长达一周联系不上的焦虑中,终于等来了徐帅前来通报情况,一开口就是这种消息,让人实在绷不住。

听到田普这样接茬,当着徐向前的面,许世友脸色铁青,极端暴躁地一拍桌子:“救他干什么?倘若查证属实,一枪毙了就行!”

出于礼节和彼此关系(无论是当年的红四方面军还是现在的上下级),徐向前劝道:“老许,别太担心,案子还在调查中,建军不是主犯,只是稀里糊涂被人拉拢下水了,罪不至死,相信中央相信党,会给个公允结论的。

之所以允许徐向前去通报,也是专案组经多方面调查,初步排除了许建军指示王自正杀人的嫌疑,两人虽然共事过不短的时间,但没在“放水”问题上协同过。

想想也是,出身高干的许建军怎么可能看得上基层摸爬滚打起来的老油条呢?更何况还大那么多岁,想玩都玩不到一起。

相反,他和姬胜德关系很不错,年龄相仿、地位接近,臭味相投。

这一天,被专案组宣布停职审查的还有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陈励耘大校,他与走私集团倒没什么太大瓜葛,但却在本职工作上暴露了更多问题。

他利用手中职权,插手了很多人的临时调动与功绩评諛拐,被查处的近20个高干子弟中,有70%的临时调动都是签字认可并予以接收的,一路绿灯送他们去刷功劳,他们的立功与有关晋升也是陈励耘负责出面张罗与申报的。

虽然他用自己在位置上负责这项工作、到处都是请托及核查过没啥大问题等理由辩解,但没什么用,很明显能看出他对上层的巴结与不择手段往上爬的用意。

更绝的是,这名字一报上去,李成栋甚至还没多解释什么,林冠华就圈阅同意。

甚至还问李成栋:“陈励耘在南洋了,江腾蛟、王维国又在哪?也一并查一查他们两这些年的工作情况,如有问题,及早处理吧;没问题就安排转业去西洲或汉洲建设兵团,对他们也是好事.…

李成栋大惊,江腾蛟他倒听说过,好像是总后某个部门的副手,王维国何许人也?连他都不认识,为什么总书记偏能一口道破?

也不便多打听,赶紧把消息放出去给聂帅。

消息报到前线,聂帅和谭政两人一碰头,迅速想起王维国是谁:少将军衔、现任西北战区政治部副主任。

工作到底有没有问题,一时半会他们也想不起来,得要查了再说,既然总书记有明确指令,赶紧核查。

这些名字对常委会并不是什么秘密:四小金刚嘛!

四大金刚留了邱会作,不但因为功劳突出,且有人保,其他几个金刚除黄永胜作风不佳被早早降级降衔处理外,都已在地方,一个兵团政委,一个省长,也不能说辱没了;

四小金刚中,张秀川最早边缘化,现在看起来要轮到其他人了。

其实大家都理解,本来斯小林不一定要处理4小金刚的,但陈励耘这件事一出,就让人觉得有些事、有些人他有很强的惯性,没有林彪,他还有其他趋炎附势的地方。

但也不能因为有了913,就像历史上那样,把牵扯的90多个将军全搞掉,那样缺乏合适理由。

总书记的办法挺不错:查一下有没有问题,有的话就处理,没有安排转业去地方也合理,只要缩小目标范围,都可以合理解释。

但不管怎么查,谭甫仁案幕后黑手始终没影子,甚至都没人能够交代与王自正有密切关系的上级领导。

专案组经过多次分析与讨论,认为有两个结论:

第一,黑手隐藏得特别深,一发现情况不对就直接切断联系而隐身,但这与王自正的社会关系简单又对不上号;

第二,击杀谭甫仁是王自正受了唆使、急于自保的狗急跳墙行为!

通过审讯从北马来亚、泰国抓捕的人员,最后得知:叶妈坎为转移注意力,要求家族某个成员去找已被收买的王自正,让他想办法搞点大动静,转移视线。

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见了王自正就一个要求:干掉一个高级别军官,想方设法把星洲火灾案压下来。

如果王自正肯干,他就送2把手枪来,如果不肯,就威胁王自正把参加过还乡团且残杀过共产党干部的事捅出去。

这种情况下,王自正被逼到了死角:不干,举报信一到,自己必死无疑;干了,必然会被追杀。

正巧谭甫仁已开始大规模调查,虽然还没查到王自正头上,但内心有鬼的他决定铤而走险。

首要目标其实是邓力群或巡视组,但后来发现,有星洲的教训后,邓力群与巡视组警卫非常充足而全面,根本没有下手余地。

而在第二天,邓、谭两人碰面更加剧了王自正的不安感,使他认为自己暴露没多少时间了。

这种情况下干脆铤而走险,一不做二不休,把谭甫仁干掉,掐断这个由头并酿成更大事端。

枪杀得手很容易,随即而来的凌厉反击和全面调查让他万分恐惧:太快了!

快到他无法从容掩饰,甚至都来不及处理有关枪支和衣服。

上面让他去说明情况,他装作没理解,躲去看病了;等专案组迅速出动力量要把他强制隔离审查时,他直接拔枪对射,最终自杀。

他很清楚,无论杀谭还是当年的事,亦或者走私都是死路一条!

专案组通过对境外人员高强度审查,认为没有该国官方力量参与其中,也没间英美间谍机构的影子,这就真是个潮汕宗族、地头蛇们组建起来的特大走私团伙。

利用分布在多国,且要害位置已被掌握或打通的优势,进行大规模走私。

不但有效利用战时大量人员调入,互相不熟悉且一堆高干子弟急于刷功绩的弱点,又把握准了过渡期时间窗口、海关与军需繁忙时的人手不足等问题,大规模进行走私与贩运。

从记录表也可以看出,68年末,随着军队大规模撤退和军需输送急剧减少,各地海关恢复了常态化巡逻与检验,依靠蒙混过关夹带已变得很难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