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堵漏(1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10章:堵漏(13)

中国当然可私底下嘲笑苏联人民用《真理报》擦屁股,反过来,苏联也能嘲笑8成以上的中国家庭用草纸对付。

只有深究下去才知道两者情况截然不同。

中国家庭选草纸而非卫生纸,不是买不到而是权衡后觉得太贵而放弃;苏联情况是购买力其实是有的,但供应量根本跟不上,必须用票证配合。

选《真理报》不是因为对屁股友好,而因为《真理报》属于量大管饱还不限制购买更无须票证的东西。

所以苏联人民更牢骚满腹,觉得革命胜利都这么多年了,连个屁股用纸都解决不了。

中国普通老百姓感慨党的政策好,国家强大有前景:以前用不起草纸只能用厕筹的人,现在有草纸用了;以前只能用草纸的家庭,现在陆续也升级到卫生纸了。

有件事外界一直很难理解:苏联作为全球森林资源第二的国家(第一中国、第三是获得了加拿大版图的英国),为什么连区区卫生纸也搞不好?

这就不得不说苏联那糟糕的物流体系了。

卫生纸需要的森林纸浆大部分落在人口稀少的地区,运过来加工是个大麻烦,运力根本支撑不住;

反过来,如把工厂就近设在林区呢?

那这工厂的生产成本还不如直接购买来得划算!

中国其实以前也没这么多卫生纸生产线,是50年代后慢慢开始建设的,最开始优先级也不是卫生纸,而是书写纸、新闻纸和包装纸,卫生纸是吃了一波红利转移后形成的。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大兵卫生纸依然主要从美国本土运来,朝战后,为代偿赔款并扶持日本有生产能力,美国陆续砍掉国内的卫生纸产能改为在日韩生产。

日韩跟不上的部分由中国继续引入生产线加以扩容。

-路转移一路增长,到197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卫生纸生产基地,不但供应美国,也供应苏联。而日本因生产成本太高,选择陆续放弃低端纸张,改为从中韩进口。

中国的物流能力和地理禀赋就比苏联好太多。

好到中国能进口加拿大纸浆送到东部沿海,再加工成卫生纸返销北美和苏联。

生产卫生纸还需各种化学药品配合,会有一定污染,但这是没办法的过程,只能动态升级。

苏联是害怕污染而不成产么?

那是因为压根不行。

在新的四五计划中,中国纸浆和生活用纸将被区分为两个模块:东半球由大陆沿海地区提供并就近利用非洲东海岸的木材;西半球由西洲沿海地区提供并就近利用非洲西海岸的木材。

为能换取枪支等必需品,非洲军阀很麻利地去砍伐森林出口木材。

林冠华认为这比中国直接去投资林场砍伐,若干年后再背个“破坏森林”的罪名好得多。

美泰总有办法把军火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反过来也总有办法为地方军阀找到资源变现的渠道和方法,属于两不耽误。

4国联军刚打完仗,那些美泰送到非洲又被缴获的武器,再次回收并继续销售给下一个买家。

下一批买家既包括老客户安哥拉各方,又包括苏丹达尔富尔自治区、卢旺达与布隆迪的不同派别武装等新客户。

新一轮非洲内战的风暴又在继续大规模酝酿,这些因历史、政治、种族之间割裂并长期积累的应力,迟早会陆续释放出来。

得益于源源不断的进口木材供应,中国需要的木材才实现了保障,国内各处山川的绿色才陆续得以恢复。

不亲身经历这个时代,林冠华压根就难以想象:为能换取燃料和经济价值,人类活动密集区周围的山头全都是光秃秃的,树都被人砍光了。

但凡还有系统绿色,比如燕山这种,属实因为交通不便而被迫放弃。

那些光秃秃的山头,有些满足了燃料需要,有些是被开更作为耕地、梯田。

在西北大规模植树造林时,还得各地大中城市下死命令:限期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恢复生态平衡。

至于多余人口,统统给钱并安置到合适地方

李井泉上任后,再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三退三还、自然保护区监督权也抓在手里,动作比农业部还积极!

现在大家都知道,得罪了农业部,大不了国务院系统内吃批评,得罪了移民委,李政委是真敢把你往监察委送的。

就算监察委办不了你,一个异地任职、安排去边疆移民区工作也受不了。

李政委最喜欢将那些抵制移民但又没其他问题的刺头官僚通过组织部安插去边疆省份任职,让你“换位思考"!

尤其曾志担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后,力度骤然加强、大动作频频。

外界都在传言,中组部安子文只剩下最后几个月任期了,11大后肯定不会再继续担任中组部部女

明面理由当然是因为安子文在饶漱石倒台后连续执掌中组部已超过15年,需要轮岗,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斯小林对中组部工作并不满意。

比中组部还不令人满意的是宣传部,不过谭老板反正开完会也要退休了,死猪不怕开水烫,只要任上不出大事就好说。

这也是上次吴冷西自己抗住压力直接刊载纪委通稿的出发点。

谭老板要退休无所谓,安子文还得继续干很多年啊,少奇病重住院连两会都能没露面,就只能极力转变观念、跟上形势了。

好在总书记只打算给安子文换位置,不是要批判他,更不准备打倒他,只能配合。

去骂李井泉么?

人家上有最高指示撑腰,下有一堆边疆省份支持,四省也扛不住啊。

再说了,谁能保证自己工作没差错?不干更有错!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李井泉和叶群一样,未必真正理解林冠华下达的指令到底有什么战略意义,但行动力和执行力都是MAX级别的,保证干到位为止,而且能围绕干事这个核心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

李井泉当编外监察委+纪委合理不合理呢?

当然不合理,但不合理的事情就这么存在着,说明某种程度上也合理,那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