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圣械廷发条革命(下) - 圣女来时不纳粮 - 稚嫩小菠萝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1056章圣械廷发条革命(下)

第1056章圣械廷发条革命(下)

有了希洛芙与霍恩两位大佬的首肯,洛顿的《以太的双相性猜想》终于一路绿灯通过。

不过由于目前无法直接证实,还是挂了一个猜想的名头。

至于洛顿本人,除了荣誉被恢复之外,还被推举去了自然神学院这一块。

但目前自然神学技术圣理会,对于洛顿到底是预备院士还是院士这个问题上一直在争吵。

不过希洛芙一直没空去调理这些纠纷,反倒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一项霍恩给出的小任务上。

将轮椅停在雕花橡木桌前,希洛芙指尖划过刚印好的刊物封面。

这是一本四开本的学术期刊,同时也是自然神学技术圣理会的第一个学术期刊。

作为首刊,深绿色封面上烫着银质的圣树花纹。

《自然神学会刊》三个单词用着最简单的简写字母,棱角分明。

希洛芙翻动着样本:“如果不够的话,再拨付一些金镑,再不够再添,人手问题可以从风车地招揽。”

侍从僧在旁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刊期定每月一期?”

“双月刊。”希洛芙摇头,“要经得起打磨,别学风车地的《学者报》,什么杂论都往上堆。”

希洛芙指的是奎瓦林与露菲尔在风车地创办的学术期刊——《学者报》。

由于该报纸从《艺林》这种世俗报刊脱颖而出,所以更加世俗。

不仅各种自然规律与数学理论外,还会刊登法学、艺术、商业的理论。

很多理论在希洛芙看来,都是没有刊登价值的,顶多只能算科普刊物。

而《自然神学会刊》的扉页上,印着她亲笔写的宗旨:“唯究自然之理,方近圣父之道”。

希洛芙这是明摆着的,只收开创性、突破性的自然规律论文。

包含自然神学、以太学、博物学、工程学等论文与通讯,与《学者报》的“接地气”划清界限。

一般包含两三篇核心长篇论文,以及十几篇短篇论文与通信,接受全帝国的投稿。

“全帝国都能投稿的话?那论文审核的工作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自己来圣联吧?”

论文往往需要审核者与提交者面对面交流,尤其是需要发表的论文。

如果无法判定真伪,无法得知是否能复现,无法确定是否抄袭或伪造,会刊宁愿不刊登。

相对而言,圣联境内或者说圣械廷是最方便的。

因为神学技术圣理会本部就在圣械廷。

“算一个法子。”希洛芙并不否认。

毕竟当前学者们就没穷的,假如论文通过,最多再给报一下差旅费就是。

不过,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普及,因为帝国地域确实广大。

穷家富路,为了投个稿破产就太说不过去了。

希洛芙思考片刻:“这样吧,给风车地的拜圣父会组建一个圣理会的分部。

除了从本地吸收外,我们再派一些轮值学者过去,由他们负责审核。

以黎明岛为界,西边由风车地圣理会支部负责,东边就由本部负责。”

与过去不同,在第六届大公会议之后,法兰王国还好,莱亚的宗教界却是大变样。

在这九个月间,莱亚共有五个工商业城市迅速改信圣道宗,驱逐了教会的主教与武装僧侣。

风车地则更甚,居然有大批大批的中高级僧侣以及艾尔商人工匠都在改信,这在半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圣道宗在风车地的传播,在九个月间跳出底层劳工的圈子。

烙印城银匠行会的会首上周改信,造船工坊的大师傅带着徒弟们集体重洗。

就连莱亚来的谷物商人都开始在账本扉页写“劳动即祈祷”。

拜圣父会的分会从九个月前的七个,疯长成如今的三十多个。    当然无可辩驳的是,风车地的拜圣父会依旧是一个相当松散的组织。

与圣联曾经的救世军相比,风车地拜圣父会更像是反对派大联盟。

没有真正的统一思想,只是将圣道宗作为反击贵族与法兰势力的幌子而已。

霍恩就曾经和希洛芙说过——

风车地拜圣父会里起码有三成是法兰派,还有两成是法兰间谍。

剩下的人中,至少一半是投降派,再一半则是还有两成是中立派或忠利派。

只有半成才能算得上自己人。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能认清这一点,别真信了联盟的效力,这庞大的组织反而是掩护自身行动的绝好烟雾弹。

在风车地设立圣理会,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希洛芙翻开手中的《自然神学会刊》创刊号,第一篇论文就是圣孙钦定的《以太双相性的猜想》。

当然,这份荣誉洛顿自然不会独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