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44) - 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 - 于泽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44)

千秋功过

小皇帝刘恭一天天长大了,不知道什么人透露了他的身世。小皇帝非常生气,凭着一个孩子的本能道:“太后焉能杀我母?等我长大了,定要为我母报仇!”吕后听说走漏了消息,气得咬牙切齿。她知道事情非同小可,立即将小皇帝囚于永巷,对外称皇帝病重,神志已昏乱,不能再继承大统,于是先将其废掉,又派人将其秘密杀害,之后,立了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常山王刘不疑为帝,改名为刘弘。逼死儿女,如今又杀了自己的亲孙子,吕后精神上几乎崩溃了。小皇帝死时,大臣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消息就渐渐传开了。刘氏子弟开始恐慌起来。吕后花了几年的时间才把他们安定下来,使他们相信她不会对刘氏子弟下手。为此,她还让诸侯王将成年子弟送进宫,作为宫中宿卫,以表明她对刘氏子弟的信任。刘肥的次子、齐王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也被送进了宫里。刘章年方二十,长得虎背熊腰,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天生是个将才,在刘家第三代中可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吕后早就看上了这孩子,刘章十几岁时就让吕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为了笼络刘章,也为了让年轻人多见见世面,吕后常让他入宫侍酒。这一天,逢吕后生日,刘、吕两家的小辈们都来给太后贺寿,吕后令刘章为酒吏,刘章请求道:“孙儿本是将种,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许之。刘章端起酒觞,先喝了三大觞,借着几分醉意,在筵席上舞起剑来,一阵醉剑舞得满堂生风,众人齐声叫好。舞完之后,吕后让他坐下,可是刘章意犹未尽,对吕后说道:“今日是太后的寿辰,我再给太后唱首歌如何?”

吕后道:“好啊,唱个什么?”

“我就给太后唱个《耕田歌》吧。”

吕后笑道:“你们这些王子王孙们从小娇生惯养的,哪里懂得耕田?要说你爹见过一点儿我还相信。”

刘章道:“我懂!”

“好,那我就听听你怎么唱。”

刘章唱道:

深耕密种,

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

杂而除之。

……

吕后听了之后,脸色大变。俗话说,一层肚皮十层山。看来刘氏的后代是永远不会和她一条心的。吕雉心中骂道:“真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幸好是在夜晚灯光下,没有人注意。大家喝了一会儿酒,吕氏一位子弟醉了,该喝的酒没喝就跑了,刘章提剑追了出去,不一会儿,提着一颗人头回来了:“启禀太后,有亡酒者一人,臣已依法斩之。”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吕氏子弟“唰”的一下抽出了随身兵器,刘氏子弟更不示弱,也都拔出了刀剑,这是一场营垒分明的较量。吕后一看要出事,忙喝道:“你们要干什么?都给我把刀剑放下!”

吕氏中一人不服,指着刘章喝问道:“你为何杀我兄弟?”

刘章道:“事前我已禀过太后,按军法行酒令,逃酒自当斩!”

吕后知道吕氏这些子弟加起来也不是刘章的对手,况且,就是能打胜也不能让他们火并,于是对那位吕氏子弟说道:“是我许他的,你们不许闹事!”

寿筵不欢而散。从此,吕氏子弟皆忌惮刘章。连大臣们都暗暗称赞刘章的勇武。

这一次,吕后没有杀刘章。她反复权衡得失,觉得刘章还是个孩子,目前还没有能力撼动她的权力宝座。如果杀了他,势必又要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得不偿失。

对于吕后称制,诸吕弄权,老臣们担忧,公子们怨恨,但是吕后权势赫赫,无人能够摇撼得动,这种怨恨和担忧只能埋藏在心里,一时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可是在平静的表面下,一股暗流正在悄悄地涌动。暗中引导这股潮流的是平时不大出头露面的陆贾。

陆贾使南越、著《新语》,功劳远在隋何之上,早该封侯的,可是刘邦忙着讨伐叛党、安排后事,直到临死还有一批功臣未封。陆贾也不在意。他的处世态度和他的治国理论是一致的,一切顺其自然,为尺寸之封争来争去,到头来也未必是福。吕后称制后,陆贾觉得既然不能面折廷争,在朝中再待下去也无益,于是辞官归家,用出使南越时尉佗赠予的黄金在好畤(今陕西乾县东)买了一些田产,让儿子们在那里安家耕种。陆贾共有五个儿子,他把出使南越时尉佗赠送的珠宝变卖成一千斤黄金,给每个儿子分了二百斤,作为安家立业的资本。自己则安车驷马,带着十来个随从,轮流到五个儿子家吃饭,每家十天。陆贾将五个儿子叫到一起说道:“我到谁家,谁负责供给我的人马酒食,要好酒好饭。将来我死在谁家,车马侍从还有我身上这把宝剑就归谁。我一年还要经常出去走走,会会朋友,到你们每家去不了几次,也不会太搅扰你们。你们各自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陆贾因为不争,与大臣们处得都很好。一日,陆贾到陈平府上造访,看见门开着,门人不知忙什么去了,陆贾便径直进了正堂。陈平正在闭目沉思,听见脚步声,还以为是家人,也没睁眼看,继续想他的心事。陆贾也不吱声,悄悄在一旁坐下。过了一会儿,陈平长叹一声,睁开了眼睛,看见陆贾在这儿坐着,很吃惊,急忙站了起来,拱手作揖道:“不知陆生来访,失礼失礼!”

陆贾道:“丞相何必这么客气?你看我都不客气,来了也不通报,径直就坐下了。”

“本来就应该这样。先皇老臣一个个都去了,剩下的已经不多了,见一面少一面了。”

“丞相正富于春秋,怎会出此悲声?”

“我也不年轻啦。你看,都有白头发了。”

“丞相这是操心操的。”

“我现在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还有什么心可操?”

“丞相不必跟我打哑谜了,丞相的心事如何能瞒得过我?”

“你说我有什么心事?”

“无非是诸吕用事,少主年幼,担心将来天下不稳而已。”

陈平见已经被他猜中,也就不再隐瞒,道:“知我者陆生也。然陆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陆贾道:“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调和,则士人归附,士人归附,则天下虽有变,大权不至于分散,故如今之天下,在丞相和太尉掌握耳。臣观太尉亦与丞相有同样忧虑,只是不肯明言而已,臣曾试探过太尉,太尉素与臣戏言惯了,并不正面作答,但臣深知太尉之心,和你我想的是一样的。丞相何不结交太尉,共商大事?”

“平与太尉曾有小隙,故多年不来往,今欲结交也须找个由头才是。”

“这个不难,下个月是太尉生辰,丞相可借祝寿之机与太尉言归于好。”

陈平按照陆贾的指点,在周勃生日那天,送去了五百金。两人从此言归于好。两个人心照不宣地表明了心迹,又给了陆贾一大笔钱,让他往来于公卿大臣们之间,广泛结交有识之士,以备不时之需。陆贾因辞去了官职,身份不大引人注意,加之他结交的什么人都有,包括审食其、吕产、吕禄等都是他的座上客,所以没有任何人怀疑他。但是,反后党的力量,已经开始通过他慢慢地集结到了周勃和陈平的周围。

吕后一天天老了,正像她给匈奴单于的信中自己形容的那样,已经是“年老气衰,齿发脱落,行步失度”了。然而朝廷的大权仍然紧紧地抓在她的手里。目前,朝野上下还没有她的对手。她担心的是她百年之后。正在琢磨着身后之事怎样安排,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赵王后进宫密报,说赵王刘友扬言等吕后百年之后要杀尽诸吕。当初吕后欲将梁王刘恢徙为赵王,好将梁王之位腾出来封给吕台,但是惠帝不同意,最后将淮阳王刘友徙为赵王。吕后听说刘友扬言要杀吕家的人,大怒,立刻召刘友进宫,亲自审问,可是刘友不承认说过这样的话,“这完全是王后嫉妒臣与后宫姬妾们来往,自己编出来的。”吕后将赵王后找来对质,王后见已经把事情闹大了,害怕太后怪罪,一口咬定是刘友说的。吕后相信自己的侄女不敢在这么大的事情上撒谎,于是逼着赵王招认,一天不说实话就一天不让吃饭。赵王被软禁在赵邸,吕后下令谁敢给赵王送吃送喝就杀谁的头,但还是有人不顾死活悄悄地买通看管人给刘友送饭,太后知道后,果真杀了几个人,才把送饭的挡住。一连几天,刘友连口水都喝不上,不禁悲从中来,唱道: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胁迫王侯兮强受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

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

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可怜赵王刘友竟活活饿死在赵邸。

赵王死的那天,恰好长安发生了日食。大白天太阳被吞没了,天空一片漆黑。百姓们都慌了,说是天狗吃了太阳,把家里的锅、盆等铁器都拿出来使劲地敲,要把天狗赶跑。吕后心情十分晦暗,道:“看来这是为我呀。”

审食其道:“太后不要瞎想,这种事我见过好几次了,也没见天下出什么大事,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刘友死后,吕后对权力格局做了很大的调整。徙梁王刘恢为赵王,封吕产为梁王,但不准其之国,为帝太傅,同时还兼掌北军。将梁国更名为吕国,吕国更名为济川。

刘恢从梁王徙为赵王,并无什么不满,可是对于吕后安排给他的几个后妃,他实在是头疼。这些人仗着吕后的势力,对国中事务横加干涉,动不动以太后相威胁,后来,刘恢对国事也懒得管了,交给丞相,由她们爱怎么干涉怎么干涉去,索性躲进后宫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就是这样,王后仍不甘心。一天,竟派人用鸩酒毒死了他的爱姬。为了怀念死者,同时也是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刘恢做了歌诗四章,令乐人吟唱。王后说这是发泄对太后的不满,强令停止,不准再唱。刘恢怀着满腔悲愤之情,拔剑自刎。

消息报到长安,吕后又是一惊。尽管此事再一次在刘氏子弟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但是依然触动不了她的权力宝座,她很快镇定下来,宣布刘恢因妇人而废宗庙礼,废其后嗣。然后,派人到代国,告代王刘恒以刘恢自杀之事,并封刘恒为赵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