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32) - 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 - 于泽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八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32)

养生之道

汉九年,未央宫成。未央宫比长乐宫面积稍小,却更加奢华。宫内大大小小的殿就有二十多座,其中供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温、凉两殿更是奢华无比。温室殿以椒和泥涂壁,以取其温暖有香气和多子之意,以桂木做柱,门窗及墙壁上披挂着锦绣的织帛,床上的帷帐是用鸿雁的羽毛做的。地上铺着西域产的昂贵的地毯。屏风内还设有能控制温度的装置。清凉殿则以画石为床,紫琉璃为帐,紫玉为盘,盘上雕龙刻凤,盘内装满了各种珍贵的玉石珠宝。又以玉晶为盘,用以贮冰置于膝前。其设计和陈列、布置极尽奢华。宫成之后,刘邦将太上皇接到未央宫。恰逢太上皇的生日,刘邦在未央宫前殿举行家宴,大宴群臣,为太上皇祝寿。刘邦先给太上皇敬了一杯酒,敬完之后,手里拿着空杯问道:“儿臣小的时候,太上皇常骂儿臣无赖,不如刘仲能置产业,现在大人看看,谁置的产业多?”群臣听罢大笑,一起山呼万岁。太上皇也笑了。

今日是刘邦的家宴,比较随便一些。太上皇看见谒者们一排排站在大殿四周,问道:“那些人在干吗?”

萧何道:“他们是管朝堂秩序的,害怕大臣们失礼。”

太上皇道:“让他们出去,今日是我的家宴,不要他们管,告诉大家随便喝,喝醉了才好。”

于是萧何把那些谒者们打发走了。

萧何端着酒杯往来穿梭于文臣武将之间,不知不觉中将众人安排在一种和谐而有序的气氛之中。大臣们见了萧何,个个毕恭毕敬,纷纷举杯向他敬酒,萧何也十分潇洒地频频举杯,向人们点头致意,不时呷上两口,喝得脸上红扑扑的。萧何已经是白发苍苍了,但是精神依然十分矍铄。他好不容易摆脱了众人的纠缠,来到张良面前:“子房,你可是越活越年轻了。我听说你正在练习导引辟谷之术,已经不食人间烟火了。有什么灵丹妙药,可否也给我们尝一尝啊?”

“哪有什么灵丹妙药,不过养生而已。”

“那就说说你的养生秘诀吧。”

“要问我的秘诀,就八个字:少吃少睡,无虑无忧。”

叔孙通正好坐在一旁,插言道:“先生之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过去只闻多吃多睡,有益健康,先生如何反其道而行之?”

“我的经验是少吃少睡,不过也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萧何道:“少吃少睡倒好办,岁数大了,想吃吃不下,想睡睡不着,这无虑无忧却难。我这个大管家,吃喝拉撒睡,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得管,哪能像先生这么轻松自在呀?”

“这是性情的不同,丞相喜欢忙碌,我喜欢清闲。”

“这可是应了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不养活孩子不知道肚子疼,我倒想像你这样轻闲几年,可是办得到吗?”

“是呀,能者劳,智者忧嘛。”

“子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跑到一边躲清闲,还要说别人的风凉话,是不是该罚酒一杯呀?”

张良举杯说道:“我可以认罚,不过在下确实不敢打趣相国。相国日理万机,朝廷之事全赖相国支撑,相国劳苦功高,小弟愿先敬相国一杯。”

两人举着杯相互让着,谁都不肯喝。身边陈平、叔孙通、周昌等人一齐围上来起哄,让他们两个一起喝掉。这时,赵尧从周昌身后闪了出来,道:“两位大人不胜酒力,我来代劳吧。”说着,接过张良和萧何的酒杯,一口一杯将酒喝干了。

赵尧新近才被提拔为符玺御史,是周昌向刘邦举荐的。刘邦平定天下后,深感人才的缺乏,因此要求各级官吏都要定期向上级举荐人才,御史大夫、相国和太尉则直接向刘邦举荐。赵尧是通过举荐而得到重用的,还不到三十岁,非常干练,处理事情很有分寸,上任不久就得到上上下下一片赞扬声,大家都夸奖他能干,佩服周昌的眼力。周昌也觉得有了一个得力助手,轻松了许多,走到哪里便把赵尧带到哪里。

张良杯子里倒的本是白开水,他生怕赵尧说出来挨罚,可是赵尧将水喝了,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连看都没有看张良一眼,又不动声色地抓过张良几上的“酒”壶给他满上了。给其他人斟酒的时候,则又换上了自己的酒壶。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似不经意,却没有瞒过萧何的眼睛,他伸手接过张良的酒杯尝了一口,说道:“子房这是白开水呀。怎么办?认打还是认罚?”

张良道:“对我来说这就是琼浆玉液了。”

叔孙通道:“还有这位年轻人,欺骗长者,该怎么罚?”

赵尧见势不妙,撒腿就溜。陈平望着他的背影说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将来代周大夫者必是此人。”

周昌道:“何至于此?不过一刀……刀笔吏耳。他还差……差得远。”

萧何道:“年轻人跑了,不管他了。子房是始作俑者,罚一杯!”

张良见势不妙,用求救的目光望着萧何说道:“臣愿立功赎罪,免罚这杯酒行不行?”

萧何道:“我得先听听先生打算如何立功。”

“臣愿为丞相言养生之道。”

萧何道:“那我就替你喝了这杯。你说吧。”说完,萧何一饮而尽。

张良道:“只要无欲无求,便可无虑无忧。”

萧何不解,问道:“我有何欲何求?”

“相国不贪酒色财货,但依然心有所求。”

“天地可鉴,真的没有。”

“有。”

“那你说我所求的是什么?”

“青史留名。”

“啊?!”萧何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相国所以累心的原因。”

这时陈平走上前来说道:“子房说得对,相国大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确是我等学习的楷模,然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这样活得太累。不如似我等,今朝有酒今朝醉,来得更快活。”

萧何笑道:“承蒙二位指点,在下茅塞顿开。不过,似先生那样的活法我也学不了。”

一句话说得陈平红了脸。原来,他最近又娶了个小妾。张良笑问道:“这是第几房了?”

陈平支吾着转身走了,萧何和周昌也端着酒杯往别处去了。张良重新坐下来,邻座叔孙通问道:“先生能否说说道家养生的精髓是什么?”

张良道:“养生就是养生,何言道家?”

“道家历来倡导无为而治,无为无不为。我观先生自天下平定以来,一直不问政事,朝野上下之事一概任其自然,深合道家之法,故私下揣测先生所宗乃道家之学。”

“那叔孙先生所宗是哪家呢?”

“儒家。”

“儒家宗师孔老夫子不是也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吗?”

叔孙通一听,大为兴奋,“这么说,先生是融儒道两家为一体喽?”

“什么儒家、道家!自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各执一说,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譬如老庄,后人皆称之为道家,老子之言和庄子之言已相去甚远。同为儒家,孔子之言与孟子之说又大不相同,先生之言比之孔孟之言更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言之,我什么家也不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