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上册》(2) - 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 - 于泽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二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上册》(2)

楔子

天尽头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嬴政带着他的小儿子胡亥再次出游。这次出游,嬴政带了六万大军。左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上卿蒙毅随行。自从二十六年统一天下之后,嬴政已经是第五次出游了。出游,是他巩固政权的手段,一为显示威仪,以慑服天下;二为督察官员们尽职尽责。

秦采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始。也就是刚过完年,嬴政就带着出巡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一大早,队伍按照步兵、骑兵、车兵的顺序陆陆续续出了咸阳,逶迤向东而去。旗幡蔽日,尘土遮天。前面的队伍已经出城十余里,后面的还排着队站在咸阳宫门口没动。随着一阵金鼓声响起,六辆温凉车依次驶出了咸阳宫。这些温凉车都是始皇帝的乘车,为了安全起见,始皇帝的乘车始终不固定,行途中六辆车也不在一起走,乘哪辆车随机选择,此刻只是为了礼仪的需要,六辆车才排在一起,依次出了宫。天下初并,嬴政信心满怀,他站在第一辆车上,频频向路边的臣民百姓挥手致意,直到出了城才钻进车轿里。

出巡的队伍经云梦泽到达九嶷山,始皇帝祭拜了虞舜帝,又带着队伍沿长江而下,过丹阳,至钱塘,登会稽山,祭祀大禹,在会稽山上立石刻颂。颂词是由李斯草拟,嬴政亲自审定的。看了石刻,嬴政觉得十分满意,祭奠之事遂告一段落,一行人马离开会稽郡治吴中,浩浩荡荡来到胶东郡的成山角。

成山角位于今山东荣成市,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这里峭壁峥嵘,惊涛拍岸,巨浪飞雪,气势恢宏。站在成山头向东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传说姜太公助周武王定天下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并修建了一座日主祠。

到了胶东,始皇帝顾不得一路疲劳,稍稍休息了一下便带着文武百官登上了成山头,蒙毅和李斯随侍左右。九年前,他曾率文武百官来过这里,当时的胶东郡守告诉他,这里号称“天尽头”,于是他命人在山头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天尽头,秦东门”六个大字。如今那块碑还完整地立在那里,与当年并无二致,而始皇帝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始皇帝抚摸着冰冷的石碑,望着白浪滔滔的大海感叹道:“九年啦!山还是那座山,海依然是那片海,人却是老啦!”

站在李斯身后的赵高跨前一步说道:“陛下正富于春秋,可别说什么老不老的,您呀,是永远不会老的。”

李斯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呀,这一路跋山涉水,您健步如飞,简直像个年轻的武士,我们这些不中用的老臣跟都跟不上,怎么能说老呢?”

秦始皇捋了捋灰白的胡须说道:“你们就不用恭维我啦,老不老我自己知道。哎,那个徐巿来了没有?”

蒙毅道:“来了,就在后面跟着呢。”

“传他上来。”

于是,赵高冲着后面喊道:“传徐巿!”

队伍后面有人接着喊道:“传徐巿!”

原来,嬴政此次出行的真正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前面那些官样文章一方面是做给人看的;另一方面是要把各方神灵拜到,以确保找药成功。这些年来,为了找药,耗资巨万,一无所获,那些方士们却从始皇帝手里骗了不少钱财去。

年轻时的嬴政,事事勤勉,每天批阅的公文要论斤称,看不够百斤绝不休息,现在却完全痴迷于长生不老,除了找药,什么事都提不起他的兴趣,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连朝政都懒得理了。刚刚五十岁的嬴政变得越来越怪僻,越来越刚愎自用,耳朵里充斥着赞歌颂词,这些赞歌唱得他飘飘然,昏昏然,以为天地之间,他已经无所不能,只剩下一事他必须为之努力,那便是长生不老。

九年前,徐市曾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找药,便是从这里出海的。嬴政率领文武百官亲自为他送行。

徐巿一去便没了消息。有人说他卷了皇帝给的金银财宝从海上逃了,也有人说他出海找不到仙药不敢回来了,还有人说徐市早就死在海上了。直到去年,嬴政才接到胶东郡的报告,说捉到了徐巿。其实徐巿出海不久就回来了,一直藏在民间不敢露面。徐巿找药不过是个幌子,无非想从皇上手里骗些钱财,不料牛吹大了,皇帝当了真,他也只好顺着杆往上爬,否则就收不了场了。谁知刚一出海就遇到了大风浪,船队被风浪吹散,三千童男童女也不知去向,只有几个人回到了胶东。徐巿没法向皇上交代,就隐姓埋名藏在了乡间,打算就此苟活一生,不料事情过去八年又被地方官府抓住了。胶东郡派人将徐巿送到咸阳,朝野上下都以为这次徐巿性命难保,谁知始皇帝非但没有杀他,反而又从府库中给他拨出重金,让他继续筹划下一次出海找药行动。

徐巿早在皇上离开咸阳之前就来到了胶东郡,和地方官员们一起造好了出海的船只,挑选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准备再次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一次,秦始皇打算亲自带领人马,和徐市一起出海。

徐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始皇帝面前,只见他一身黑衣黑裤,头上裹着黑头巾,看上去像个走夜路的盗贼。来到山顶,始皇帝问他:“你不是说已经找到藏仙药的地方了吗?在哪里?”

徐巿指着面前的大海,点头哈腰道:“找到了,找到了,就在前面不远的一个海岛上。”

“离这儿有多远?”

“大概,大概有三百多里。”徐巿为了保命,只是顺口胡编,在场的大臣甚至那些黄门侍者和武士们都不相信,可是嬴政已经鬼迷了心窍,对徐巿所说,丝毫也不怀疑,转过头来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一点儿没错!”徐市指着海上说,“就在前面不远的一个岛上,那个岛是个仙岛,岛上有个洞,仙药就藏在洞中。仙岛为一个海怪所控,海怪派了一条大鱼把守海岛,那鱼像小船那么大,船一靠近就被大鱼顶翻了。只要皇上肯发兵,用连弩射死大鱼,臣就可以上岛去求仙药。”徐市说这话时大概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可是嬴政深信不疑,当即传下命令,准备第二天出海射杀那条大鱼。

始皇帝要亲自率船出海,捕杀大鱼,李斯、蒙毅等一齐劝说也没用,他们都知道嬴政喜怒无常的脾气,不敢再多说,只好跟着一起上船。船队开出去不远,果然碰到一条一丈多长的大鱼,始皇帝兴奋至极,手持连弩,连发数箭,将士们更不敢怠慢,霎时间船上万箭齐发,大鱼身中无数毒箭,立时沉下水去,众人也不知道射死了没有,一齐盯着海面等待大鱼再出现。过了有半个时辰,大鱼肚皮朝上翻到水面上来,已经死了。始皇帝欣喜若狂,命人将大鱼拖回岸边,立刻召徐市商议登岛取药之事。

“那个仙岛你上去过吗?”

“启禀皇上,臣没有上去过,只是远远地望见过。”

“从这里出发,几天能到?”

“要是天气好,没有风浪,三四天就到了。”

“那好,朕传令下去,今晚连夜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朕和你一起去,这一回朕要亲自登岛取药。”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徐市听说皇帝要亲自去,脸都吓白了。因为根本就没这么个岛,骗着皇上在大海上瞎转悠,随时可能被皇上砍了脑袋。

“这是为何?”

“皇上还记得我跟您要三千童男童女的事吗?那仙岛本是清净之地,皇上带着兵马登岛,恐怕会惊动了神仙,药就拿不到了。”

“朕只带人马护送你到岛跟前,并不上去,如何?”

“那也不行,至少得在百里以外,兵马就得停下。”徐市满脑子想的是怎样逃脱性命,看来只能从海上跑了,要跑,必须甩开皇上的船队,所以才给皇帝出这样的主意。

“那好,一言为定。我率军护送你到仙岛百里之外等你。”

徐巿无奈,只好同意皇上的船队在后边跟着。徐巿见甩不掉皇上,便又在天气上做开了文章,专门选了一个风雨天。出发的那天,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海面上掀起了一丈多高的浪头,船上的人连站都站不稳。李斯等人均劝徐市改个日子,可是徐市说,日子是事先找人算好的,绝对不能变。众人望着始皇帝,希望他能改变主意。不料始皇帝却说:“听徐巿的,按原定计划,出发。”

徐市率领着一千童男童女出发了,始皇帝亲自率领大军尾随其后。众文武也跟着上了船,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船刚一出海,暴风雨就来了,海面上掀起了几丈高的浪头,整个船队被暴风雨打散了。嬴政所乘的船只被大风刮断了桅杆,不仅找不到徐市的船,连自己的队伍都找不到了。李斯劝皇上立即返航,嬴政哪里肯答应,暴风雨过后,又在海上转悠了几天,碰到几艘走散的船只,有徐市的人马,也有自己的将士,就是不见徐市乘坐的那条船。那天嬴政淋了雨,当晚就发起了高烧,浑身不舒服,第二天便觉精神恍惚,浑身无力。起初,靠着一股找药的精神头还勉强撑着,在海上漂泊了几天,谁知病情越来越重,最后索性卧床不起了。嬴政只好同意返航,回到岸上等徐市的消息。等了半个月,仍不见徐市的影子。嬴政知道自己又被徐市骗了,这一次他彻底绝望了,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只好下令往回返。

起初,谁都没把皇帝的病当回事,以为不过是伤风感冒,过几天就好了,谁知越走病情越重,到了平原津,嬴政已经支持不住了。这一下,文武大臣们都慌了。李斯沿途派人到处寻访名医,无奈嬴政就是不肯用药。嬴政听信了方士们的话,信医不信神,信神不信医,这次出巡特意嘱咐李斯,不让宫中御医跟随。皇帝不用药,眼见病势一天天加重,急得李斯、赵高、蒙毅、胡亥等一齐进帐劝说:“陛下圣体安康乃关乎社稷万民之大事,不可听信方士们的鬼话。”这话说出来已经是奓着天大的胆子了,因为众臣皆知始皇帝最不爱听这些。这一次秦始皇倒没有生气,只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朕的病朕自己知道,这一次恐非药力所能及。”

赵高最会揣摩皇帝的心思,接口说道:“陛下想是在海边碰到了神怪,臣闻山神可镇海妖,此地离泰山不远,我看咱们奔泰山去祭山神吧?”

李斯听了这话直皱眉头,始皇帝病得命若游丝,哪还经得起这么折腾!眼下根本不宜乱动,最好的办法是就地休息,让皇帝将养几天,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刻回咸阳。可是还没容他开口,皇帝已经发话了,只见他摇了摇头,说:“朕平生最尊崇大禹。游会稽时,亦感神清气爽,有恋恋不舍之意,若去得会稽,我这病自然会好的。”

李斯心中有些诧异,会稽山远在千里之外,皇上身体这个样子,折腾得起吗?于是劝道:“陛下说得极是,可是陛下身体虚弱,不宜远行。可先在这里将养几天,等病好了再去不迟。”

皇帝听了十分不悦:“在这里朕的病怕是好不了了。”

李斯知道是自讨没趣,向后退了一步,赵高上前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可先派一位大臣代陛下前去祭奠,待陛下康复之后再亲自去祭拜。”

嬴政还是想亲自去,但是挣扎了半天也没能坐起来,沉吟了半晌才点点头说:“那就有劳丞相了。”

“不可不可。”赵高连连摆手说,“丞相日理万机,行营中诸事全仰仗丞相,须臾离开不得,还是另派一位大臣吧。”

赵高不想让李斯走,因为皇上命在旦夕,一旦驾崩,天下权柄立刻落在了皇帝身边的人手里,谁在跟前,谁不在跟前,结局大不相同。他已经有了一套偷天换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现,必须有李斯的配合。

李斯与赵高打了半辈子交道,但是两个人并没有深交,见了面总是客客气气的,互相戒备都很严,李斯知道赵高一肚子鬼心眼,生怕不谨慎说错话让他抓住把柄;赵高觉得李斯老谋深算,又深得皇帝信任,也怕李斯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多年来两个人一直保持着这种默契的距离,一见面互相吹捧一阵,一句真心话没有。眼下赵高这么重视李斯,李斯反倒警觉起来。他并不知道赵高打的什么算盘,接口说道:“那就请中车府令跑一趟喽?”

赵高站在皇帝身侧,急得冲李斯直挤眼,嘴里说:“我伺候皇上一辈子了,皇上的饮食起居习惯,只有我最熟悉,皇上病得这么重,我怎么能离开呢?”

“没关系,让那些小黄门来伺候朕就行了。”嬴政亲自发话了,赵高还是不死心,马上转了个心眼,说:“陛下舍得自己的身体,我还舍不得呢,我怕他们伺候不好皇上。再说,我一个残废之身,祭祀这种事,还是躲远一点儿好。千万不要得罪了神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