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错过
第二十章错过
在半个多月的路中,朱羲又激活了两处穴道,此时体内的十二道气脉上更是闪烁着一百一十颗堪比日月的璀璨光芒,每一处穴道内都蕴藏着强大的力量,若是一同运转无疑是山呼海啸般的存在。
同时,他对于剑意了解更为深刻,高深的剑法已能更好的掌握了。
至于《赶尸术》等,随着修为提升,自然会越发随心。
躺在摇晃车厢内,朱羲左右翻转着陈旧的帛书,说道“这东西怎看都很普通啊!只是文字古怪而已,你确定你父王也有一块?”
宽敞的车厢内,姜清璇虚影浮现,她美丽动人,坐姿端庄,看了眼斜靠着又翘起二郎腿的朱羲,眼中闪烁厌恶的神色,淡淡道“上方的是妖族古文,记载的也是一种妖族神通,据说是有关轮回生死。”
“这么玄乎?”朱羲惊讶,捣鼓了一会又将其收了回去,伸了个懒腰,打了打哈切。
他一展手臂,指尖都快伸到姜清璇的面前,她眉头微皱,有一些嫌弃道“你就不能坐好点吗?”
“啊?”朱羲先是一愣,又笑道“怕啥,你不是虚体吗?”
“坐没坐相!”姜清璇一脸的嫌弃,她自始一副高贵端庄的姿态。
朱羲上下打量着,姜清璇坐时脊背挺直,极为优雅,问道“你一直这么端坐着不累吗?”
姜清璇认真道“行、坐、卧,皆有规矩…”
“唉~好了好了!”不等她说完,朱羲便连连摆手,嘴里边说道“知道你高贵啦!”
“朽木不可雕!”姜清璇白了一眼,身形逐渐虚化,她宁愿回到面具之中。
“唉!没说两句怎么就生气了!”
朱羲有些无奈,他当然知道姜清璇出生皇室贵族,自幼便习得皇室的规矩,而自己不过是个平民小子,二人生活习性大不相同。
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便在赶路与修行中度过,期队伍也遇到过两路强匪和三次猛兽袭击,不过都被佣兵队伍击退,这些人的实力都不错,其中有一人更是到达了玄阶大境。
半月后,朱羲在康阳城离开队伍。修养两日,购买马匹以及镇邪的法器,陈家乡在三十几年前就是一处尸城,也不知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可怕邪祟。
朱羲带上佩剑,整装出发,他已经带上了数日的供给,准备将乡里的行尸全部清除,也给老陈一个安息之地。
沿山路前行,又走了两日,只见道路有平民往来,并非想象中空无人迹的景象,这让他很是意外。
“怎么会这样?”朱羲疑惑,接近目的时见沿途上良田成片,有老农在地里劳作。
这与行尸围城,遍地浪迹的惨相截然不同。
“大伯,前面是陈家村吗?”朱羲下马,对着田里的老伯呼喊询问。
老伯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指了指远处道“是的!再走一里地就到了!”
陈家乡与老陈描述的不同,现在人烟稠密,鸡犬相闻,翠竹青青,池塘碧绿,一座座简朴的小屋炊烟袅袅。
门前老人们坐在藤椅上,晒着暖阳,谈笑此生。青石路上,三四岁的孩童嬉笑追逐。
这哪里是什么恐怖的尸城,反而充满了烟火气,简朴、宁静、热闹。
看到生人走来,纯朴的人们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上下打量。
“大哥哥!你是谁?从哪里来!”一群孩童围了过来,好奇的询问的朱羲。
朱羲微微一笑,道“我从远方来,送一位前辈回家。”
“哇!远方是哪里啊!”乳臭未干的孩子们又叽叽喳喳的询问。
朱羲心中一暖,曾经他也是这么的天真无邪,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问。
“大哥哥,你是赶尸人吗?”这时,其中一位四五岁大的孩子问道。
朱羲惊讶,他不过穿了件墨绿色的粗麻布衣,牵着一匹马,身上背着一把剑,为什么小孩子一眼能认出他是赶尸人,便疑问道“是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小孩手里拿着一把桃木剑,一脸认真道“以后,陶儿也要成为一位赶尸人,行侠仗义!除魔卫道!”
朱羲笑了笑,这孩子似乎是把大侠和赶尸人弄混了。
“陶儿,该回家吃饭了!”当他被一群孩子围着询问个不停时,后方传来一妇人的声音。
“奶奶!”小孩子似乎有一些不情愿,还想与小伙伴玩。
老妇人上前拉着孩子的小手臂往回走,嘱咐道“等吃完饭睡了觉再和大家玩!”
朱羲看着从身旁走过的老妇人,她穿的极为朴素,还打了不少补丁,中等身材,岁月在脸上留下了雀斑皱纹,两鬓已是微霜,手指也是粗糙不堪,看上去已有五十多岁的模样。
身旁的孩子们一哄而散,都各自回家了。冬季的暖阳柔和的洒在朱羲的脸上,他呆呆的站在原地,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妇人与孩子,直至二人进屋,这才收回目光,心中泛起一丝酸楚。
抬起手臂,看了看空间手腕,轻语道“老陈,我们回家了。”
前方路口有一家面馆,接近午饭点,馆子里飘出阵阵香味。
虽然朱羲平日里都会以丹药补充体力,可闻到美食的香味还是会停下脚步,吃上一碗。
面馆的老板为人热情,四五十岁的模样,朱羲向他打听三十多年前的行尸事件,老板先是一愣,然后便无所避讳的全部说与他听。
“原来如此!”结完账后,他又牵马在乡村里逛了一圈,最后走到了村后的山坡上。
远处山峦叠嶂,山坡绿草如茵。暖阳酥软的覆盖着每一寸土地,清风柔和的拂过每一个角落。牛背上的牧童用长笛吹奏出悠扬的旋律,这样的暖冬午后,让人舒软更起一丝困意。
坡下有一条蜿蜒而来的小河,水流轻快,有鸳鸯正在嬉戏,自那半空中更有燕雀不时略过。一切组合成了美妙的自然景色。
三十多年前,这里常常会有一对青梅竹马在嬉笑打闹,他们在山坡上奔跑,累了便依偎在一起,将脚浸泡在凉爽的河流之中,少女会用长笛吹起家乡美妙的曲子,少年则会潜入水中,为她抓起最大的那条鱼。
三十多年后,这里的景色依旧,只是多了一座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