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高僧
辰星疑惑的是,这往生咒虽然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佛家法门,可是能将往生咒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对方必然是一佛门大能。
不能说比远在麻山的老混蛋功力深厚,但却也绝不比自己弱。
这种高手究竟是哪里来的!。
据他所知,拥有这等实力的佛门大能,放眼整个世界也挑不出十指之数,他也没听说有谁在金陵。
他伸手一抱拳,仰头直视天空中的那一缕金光:“不知是哪位前辈濒临金陵,可否现身与晚辈一见?”
虽然这么说,可他心中却没报多少打算。佛门中的人大多性情都十分淡漠古怪,帮忙只是随手为之,恐怕不会那么轻易见面。
果然,正如辰星所想,在经历了半响的沉默之后,天空中传来了那佛家大能的声音。
“见面就不必了,我佛门中人向来淡泊名利,每个人都是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你只需要在心中默默记着就好。”
听到这句话,辰星不禁面露古怪之色。虽然这人努力装出一副成熟稳重的语气,无论是说的话和还是声音都不像上了年纪的高僧。反倒是像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
“这位前辈,在下还有一事相求,虽说您不求回报,但有一句俗话叫做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不知前辈可还愿意帮我一个忙?”
那僧人沉默片刻:“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已经一天没有化到缘了,不知……”
“前辈想吃些什么尽管吩咐,这家可是个狗大户,现在厨房里的食材不能说一应俱全,只能说是应有尽有。”
“那就好。”
话音未落,辰星便看到一道人影出现在陈家门前,那人影穿过白雾,身形相貌逐渐清晰,等他来到辰星面前,辰星彻底懵逼了。
在他心中的这位高僧,身高不过一米六左右,足足矮了辰星一头。
而且这家伙长得十分稚嫩,圆头圆脑的,两腮上还带着两坨肉嘟嘟的婴儿肥,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四处张望着,给人一种贼兮兮的感觉。
看清楚这家伙长相的一瞬间,辰星的脑海中便闪过了一个四字成语:虎头虎脑
这位高僧,看上去竟然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咳咳……这位施主,您说这里有吃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快点上菜了?”
“呃……那个实不相瞒,贫僧肚子有些……”
说完这句话,高僧的脸刷一下子就红了,看样子还有些不好意思。而且他的肚子十分配合的发出一声咕噜噜的响声,用来抗疫这一整天的不公平对待。
“当……当然。”辰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开门将小和尚引到房中。
十三四岁的年纪,竟然能将佛门奥义修炼到如此程度,这个小子的天赋比他还要妖孽,完全可以用当世奇才来形容。
不过辰星也没有多少时间用来震惊,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将这尊大佛留在陈家保护陈梦凝,而他自己则去郊区别墅与王文算算总账。
“前……你先稍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看着小和尚稚嫩的脸颊,辰星实在喊不出来前辈这两个字。
他来到二楼,拎起门前的两句杀手尸体丢到了楼下门外,又重新来到房间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的二人还抱在一起瑟瑟发抖,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到那敲门也敲窗户的响声突然停止。
原本丽姐还想起身去看看情况,辰星的敲门声又让他重新缩了回去,抱住陈梦凝再也不愿意撒手了。
“丽姐,丽姐!梦凝她怎么样了?”
一听到辰星的声音,丽姐连忙打开门,在门打开的瞬间,陈梦凝手中的那枚铜钱啪的一下碎成两半。房间中的玄武七星阵也不攻自破。
陈梦凝也想起身,可她现在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别说起身了,就连动弹一下都是问题。
“辰星哥哥,我没事。”陈梦凝弱弱的说道。
辰星走进房间,来到陈梦凝身旁,快速帮他检查了一遍身体。
只是稍微受到了惊吓,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这让辰星松了口气,回头交代道:“丽姐,你去厨房帮小姐煲上一锅鸡汤,鸡汤中放上三味补药,让小姐好好暖暖身子。楼下有一位高人,刚才他帮我的忙,希望丽姐可以给他做上一顿吃食。”
丽姐连连点头,按照辰星的嘱咐做事去了。
“梦凝,你在床上好好躺着,能睡着就睡上一觉,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辰星话还没有说完,陈梦凝就一下子抓住了辰星的胳膊。
“辰星哥哥,你又要出去吗?”
她委屈巴巴地看着辰星,眼中流露出的担心是怎么都掩藏不住的。
辰星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温柔的说道:“放心,我出去是为了赴一个约,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天亮之前一定可以回来。”
“那我们约好了,我会一直等着你,等你回来之后我再睡。”
陈梦凝说着,伸出一只手。看着陈梦凝的动作,辰星无奈的摇了摇头,伸手勾住了陈梦凝的小指。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就是小狗!盖章。”陈梦凝十分认真的说道。
安顿好陈梦凝,辰星便来到楼下,只见小和尚坐在餐桌上,这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食物。
这小和尚正一只手拿着鸡腿儿,另一只手抓着一根肉骨头,大口大口的吃的不亦乐乎。
辰星顿时感到有些哭笑不得,这和尚,竟然一点儿都不忌荤素。
可等他走近之后,才听到小和尚正不停的嘟囔着:“那个老混蛋,竟然说除了蔬菜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毒,吃了之后立刻就会死亡。被我抓到偷吃鸡腿之后还说什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的话,我呸!好吃,太好吃了!”
他脑海中立刻闪现出还在麻山的那个老混蛋的音容相貌,没想到这又是一个被师傅从小坑到大的徒弟!不知为何,在无语的同时,辰星心中对这小和尚竟平白增添了几分亲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