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上佳之作 - 开挂在大宋 - 大肥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开挂在大宋 >

第99章上佳之作

第99章上佳之作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映湖光,逞新妆。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色儒袍,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簪,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清秀的脸庞再加上一身儒雅的气质,任谁都得称赞一声好一位文雅的书生。

此时,这位来自安庆的儒雅书生刘嘉欣,正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向大家朗诵着自己的得意之作。

朗诵完后,在场的众人还在细细品味着,场上鸦雀无声。

而刘嘉欣也不着急尴尬,因为正是自己的作品值得品味,才会出现如此场景。

否则,便是像之前那几位一样,表达的太过直白,纵使众人给面子发出赞扬,但大伙心里也清楚,这样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

相比之下,自己的作品便是上佳之作,饱含深意,又不做作。既有赞颂西湖之意,又还蕴含了其他情感,所以才值得品味深思。

“好!”

一声中气十足的喝彩声,打破了沉寂。

众人也回过神来,纷纷发出叫好声,这可是发自内心的,被刘嘉欣的文采给折服而发出的赞扬。

虽然大部分人在这点时间里,并不能将其中的深意完全品味出来,但就是已经感受到的,就足矣窥见这位大才子刘嘉欣的文采了。

最开始叫好的便是安庆知州了,他对自己治下公认的第一才子刘嘉欣的才华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也正是因此,刘嘉欣一念自己的作品,安庆知州便开始品味起来了,再加上本身自己就是有一定才华,所以第一个赏析出来了,便直接叫好。

“咳。”咳嗽一声,见大家都把自己的目光集中过来,故作威严说道,“这首诗将夏日的西湖风光涵盖其中,写出来夏日西湖的云散风轻,借由避暑来侧面反映出天气的炎热与西湖的凉爽。

湖面歌舞飘荡,凉风满座,莲香入梦,让人陶醉其中,乐而往返。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首好诗啊。”

“哎呀,不愧是知州,就是厉害。”

“是呀是呀,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将这首诗赏析出来,实在是高啊。”

“嗯嗯,我连诗都还没背下来呢。”

安庆知州刚赏析完,在场的文人们纷纷拍起了他的马屁,毫不吝啬赞扬之词。

这让安庆知州心花怒放,表面上是一脸高深莫测,不动声色,实则心里早就笑开了花,倍感有面子。

而诗的作者也朝安庆知州作揖道:“多谢大人的解析,吾辈文人就是希望有人能够读懂自己的作品,能有高山流水的知音。有大人在此,实在是吾辈之幸啊。”

这马匹拍的明显比其他人要高一筹,直接就将安庆知州当成了知音,又隐隐将安庆知州的才华,放置到众人之上。

你看这安庆知州脸上的笑意都有些绷不住了就可以见得,他此时是有多开心。

而安庆知州也是个会来事的人,摆了摆手对刘嘉欣说道:“哪里哪里,我只是赏析罢了,真正厉害的还是作诗的你,不愧是我安庆的第一才子,担得起这个称号。”

这让刘嘉欣也乐了,毕竟之前的第一才子只是安庆的文人私下说的,其中未免没有自己的运作。

而此时安庆知州则是将自己安庆第一才子的名头定下来了,这可是安庆最高长官的定性,意义完全不一样。

于是刘嘉欣面上一喜,深深作揖拜谢安庆知州。

在其他几位知州也发表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刘嘉欣在众人的掌声中告退,回到了自己的席位。

那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让唐源都忍不住附耳对徐明洲抱怨一句:“那家伙好装啊,你写的怎么样了?让他见识见识我们江宁第一才子,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徐明洲一脸无奈的看着唐源,敲了敲他的脑袋道:“人家装还妨碍着你了,你要写出了好诗,我看啊,你比他还能装。”

这话让唐源一脸愤慨,低声道:“你是他兄弟还是我兄弟?怎么还帮他说起话来了?”

徐明洲翻了个白眼,无奈道:“得了得了,别装了,你什么样子我还不知道?”

闻言,唐源顿时变了脸,贱贱的笑道:“哎呀,太熟了都不好装了,不过我这不是感觉好像没他写的好么?能稳压他一头的也就是你了。”

“呵呵。”徐明洲笑了笑,毫不客气的说道,“那倒也是,不过我还不想这么快上去。”

唐源没好气地说道:“哇,你这个人,该不会是想最后上吧?”

徐明洲嘴角上扬,看着唐源道:“你不觉得压轴才是最装逼的吗?”

“那倒也是。”

随后两人对视一眼,一起露出贱贱的笑容。

在这徐明洲和唐源对话期间,从刘嘉欣落座,到现在,一直都无人上场。

这让本来因为出现了一首好诗而感到高兴的评审们,都皱起了眉睫,有些不悦的看向了众人。

“怎么?是都还没写好诗,还是写了却不敢拿上来啊?”

面对池州知州的发问和那威严的扫视,除了刘嘉欣外,众人都低下了头,不与他对视。

这让刘嘉欣眼里都露出了一丝得意之色,也让评审们更加不满地看着在坐的众人。

众人的这举动其实挺正常的,毕竟有刘嘉欣珠玉在前,要是自己的作品不如他,那就会显得自己才华不高,好像平白降了几个档次一样。

就如同拍卖会一样,都是把好东西作为压轴,那样就不会影响其他物品的拍卖。

当然,徐明洲和唐源,还有几个对自己的文采有信心的人,仍然正襟危坐,目光如炬。

一眼就看的出来,有多少文采出众的人。

池州知州看见只有寥寥无几的人还保持原来的气度,顿时冷哼一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