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细思极恐的日记本
我怎么也没想到,禤浩毅的档案袋里,装的纸居然不是关于他本人的介绍,或者是他经历的说明,而是一张写着密密麻麻死字的纸。“这些死应该不是他自己写的,看起来笔画比较娟秀,字体也比较细小,书写者很可能是个女孩。”
我握着纸张,凝视着上面全部死字的笔画,语气略有凝重的开口,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一个男孩的档案袋里,居然会出现一张并非本人书写的字。
“等会儿,这死字下面是不是还有其他字迹,我怎么感觉这死字的颜色不对称?”
张莹莹说着,便伸手指着纸张中央位置,上面写的死字,的确比之其他位置的颜色要深许多。
其他位置的死都是淡淡的黑色,唯独这中间位置是深黑色,死字一个叠一个,最关键的是在死字空白处,还有一些与死不同的笔画。
很像是本来书写着其他文字,后来被人刻意用死字掩盖了一样。
“你还别说,真像是写过一段其他话语,但是现在也看不清了,全部被死字遮掩了。”
我试着仔细观察了一下,但是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本来的话语只剩下些凌乱的笔画,至于其本来的字迹已经完全消失。
无法辨认。
“先看看档案袋里还有什么东西吧,说不定还留着有价值的线索。”
话毕,我又伸手进入档案袋里,摸索一阵过后,自档案袋里拿出了新的一张纸。
这张纸上倒是没有什么吓人的内容,的确是一张完整的资料卡片,在资料卡的顶部写着禤浩毅三个字,这次字迹比较粗壮,应该是一个男性写的。
“如果没猜错,这张纸上的字迹才是属于禤浩毅本人的,刚才那张纸的确不是他的字迹。”
我拿着资料仔细阅读,上面写着禤浩毅的身份证号,学号,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但当我望见他的家庭住址时,我整个人都是一愣,上面的住址居然是老城区,大贤巷。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贤巷已经拆除了,传闻是由于发生了大面积火灾,火灾的具体原因至今没有明确说法,当年还烧死了许多人,这件事可谓是轰动一时。
我当时还在念高中,我的同班同学也有住在里面的,很不幸,他就是被火灾烧死的人之一。
不然,以我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性格,绝对不知道大贤巷发生过的事情。
“大贤巷?五年前失火,由于街区老旧,消防设施不完善,导致烧死十几个人的地方?”
张莹莹显然也对大贤巷发生过的事情记忆犹新,这也不是她的记忆力太好,主要是东夏市大型火灾就这么几次,而大贤巷的事情还登上过热搜。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她还记得,这并不让我感觉意外。
“没错,东夏市应该只有这个地方叫大贤巷,据说是在清朝曾出现过一个进士,整条巷子都改了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我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浏览着手中的资料,但很遗憾上面除了记载着身份信息,以及家庭信息外,就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放下档案袋,我目光又回到了猫皮身上,猫皮是被整块割下的,上面还画着一个紫薇讳,但是这个紫薇讳却并没有聚气结煞。
应当是扒皮者,照着道教的一些符箓画下的,其本身并不懂画神讳的禁忌。
可问题是,剥下猫皮的人是谁?
他又为何要在猫皮上画神讳呢?
难道是想借助紫薇讳的力量驱邪?
我愈发觉得禤浩毅不像是个简单的学生,他身上的谜团也伴随着档案袋,越来越多。
“你把封存的日记本给我,我看看里面写的什么。”
我思虑片刻,没有答案,便直接让张莹莹把封存着日记本的袋子打开。
张莹莹从档案架上取下纸袋,然后一点点拆开白线,很快就自里面摸出了一个常见笔记本大小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封面映入我眼帘时,把我吓了一跳。
其封面是用日记本内部的白纸画成的,内容则是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有个小男孩正躺在床上坐着梦,而他的面前站着一具无头尸体。
这尸体浑身都是红色墨迹渲染出的血液,它的双手伸出,距离床上的小孩并不远,就像是要掐死小孩一样。
“这是禤浩毅自己画的吗?怎么感觉如此诡异!?”
我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的人,自然知道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学科叫绘画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绘画者描绘的画作,继而推断其心理状态和想法。
虽然缺少严谨的科学逻辑做支撑,但却自成一体系,而且真的可以准确反应出绘画者内心。
眼前的日记本封面,明显就是属于绘画心理学里,对于生活乃至社会失望,潜意识里没有安全感,甚至怀疑有东西要害自己的内心状态。
“禤浩毅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啊。”
我接过张莹莹手中的日记本,打开了日记的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我见诡了”的标题。
“三月九号,晴,我似乎见诡了,实在是太可怕了,我该怎么办?那个东西好像缠着我一样,只要我闭上眼睛,我就感觉它在房间里,在床下,在被窝,到处都是。”
第一页的内容,非常杂乱,只是心理描写,没有半点事件夹杂其中,无法看出任何东西来。
于是我果断翻页,把日记本翻至第二页,第二页是一个涂鸦,上面画的是一个厨房,里面用大量红色作为填充色,铺满了整个地板以及墙壁。
在橱柜下面躺着一个女人,女人身上也全部是红墨水,一个黑影握着一把刀站在女人身侧,女人的手臂等已经被分开。
“咝——这像是一个分尸现场啊!”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禤浩毅绝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要么就是亲眼见过如此血腥的画面。
因为,这幅画虽然艺术性不高,但是描绘刻画却十分真实,地上的血迹是呈流动状态摊开的,流动规律也符合流体力学。
至于墙壁上的血液,则是以溅射状血液为主,纵然只是红墨水描绘的,但也可以清楚感知到,禤浩毅在描绘画面时,尽力突出的溅射状血液的特征。
最让我觉得他见过这一幕的是,天花板上的血液,没错,天花板上也有血液,血迹呈现出喷洒状态,有点像是高压水管喷在天花板上形成的水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