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跳楼者奇怪状态 - 民间诡事杂谈 - 一人之下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民间诡事杂谈 >

第二百四十三章跳楼者奇怪状态

这座充满诡异怪谈的学校,已经连续多年有学生跳楼,每年都有整整十数条鲜活的人命终结于此。若是在其余大型城市,恐怕这种学校早就没有任何学生入读了,莫说是继续教书育人,有没有家长愿意将子女送来读书都是个严重的问题。

毕竟没有任何家长,愿意自己孩子每日面临随机自杀的危险。

但很可惜,在仅有十五座高中的东夏市,这些家长没有半点选择的余地,学生也没有丝毫资格逃离这是非之地。

东夏市的总人口有数百万,城区里就有近两百万人,中学生约莫占据其中百分之十,学业竞争压力非常大。

想要在应试教育下有所建树,就只能接受随时有可能非正常死亡的学校,因为四中的教学水平,足够排进全市前五,所以想要考出好成绩,就只能待在学校念书。

我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跳楼自杀的问题原因,那么就相当于给全部跳楼自杀的同学申冤,同时也是拯救在四中念书的其余生者。

只不过这件事我是准备放到以后再着手调查的,自杀者并不是天天有,而且也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律,我只能等有人自杀时,才有机会查到蛛丝马迹。

一切的犯罪,无论犯罪分子采用任何方法,无论其如何销毁现场,都会留下痕迹。

同样的,阴魂邪祟就算再怎么害人,纵然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步,还是会有迹可循,只不过,这种轻微的痕迹,普通人往往无法察觉,唯有修道者才能感知。

我记得有位极其出名的刑侦学家说过一句名言“全部犯罪都是一场物质交换的过程。”

这句话我尤为赞同!

保安马不停蹄,快速奔跑着,我和张莹莹在其背后猛追,事关学生生死存亡,我们三个谁也没有耽误时间。

不久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操场上,现在的操场,正是上午放学吃饭的时间,在操场上有许多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均是抬头望着楼顶。

还有许多学生对着教学楼上指指点点,互相之间谈论声不断。

“那跳楼的谁呀?怎么又有个想不开的!?”

“害,她呀,就是高三六班的,好像是叫徐樱,跳楼原因就不知道了。”

“可能是跟神的指示有关吧,据说她是她们班等级最高的玩家,也是最痴迷这游戏的玩家。”

…………

我抬眼朝着教学楼顶部望去,赫然发现在顶楼的天台上,一个穿着淡蓝色校服裤,上身套着一件白色短袖,头发随风飞舞的女学生,正站在边缘,似乎是在盯着操场。

保安等已经开始维持现场秩序,驱散聚集一起的学生,而消防车也到位良久,安全气垫在充气机的帮助下,很快就膨胀了起来。

“喂!你丫跳下来啊!”

“就是,敢站不敢跳?真忒么的怂!”

“妹妹,姐姐还要回去做作业,你赶紧跳下来,我赶时间!”

…………

我闻听这些话语,我震惊的转过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群同样面容青涩的高中生,这些高中生脸上没有慌张,也不见担心,反而挂满了期待,以及莫名的愉悦神情。

仿佛亲眼目睹别人自杀,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很难得的享受一样!

我难以置信的凝视着他们,仔细观察他们身上每一处细节,可是却没有发现一丝一毫的阴气,更没有找到任何阴魂附体的特征。

是的,在我眼里,能够把同类死亡当成享受的,只有毫无人性的阴魂邪祟可以做到。

然而,事实却与我所想大相径庭!

他们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没有中邪,也没有脏东西缠着,可他们嘴里吐出的言语,比之魔诡都逞多不让。

“你们怎么可以说出这种话!?小小年纪,就没点同情心吗!?”

张莹莹非常生气,于是当即甩开我的手掌,大步上前去与喊话的学生们理论。

其中一个男生耸了耸肩膀,憋嘴无奈道:“反正都是要死的,一条命而已,死了就死了!”

“说的对,她就是怂得很,不就是跳楼吗?还站在楼顶犹豫半天。”

“死的是她又不是我们,我们能在这里围观,就已经是足够给她面子了!”

“…………”

起哄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向张莹莹表达不屑。

“可你们都是高中生,没有学过思想品德吗?”

张莹莹黛眉皱起,语气里已经有些愤怒了,她还是不能理解面前这群中学生的想法。

“思想品德!?哈哈哈,姐姐你可别逗了,那不是小学生的学的科目吗!?”

“而且谁学习不是为了得分,真按照上面做,吃亏的还不是自己!”

“今天我们就是喊她跳了,你又能如何!?”

“…………”

这群学生大有一副死不悔改的意思,不停出言相怼张莹莹,全然不觉喊人自杀有什么不好。

张莹莹当即拉开包包,自里面拿出了她的律师证,打开律师证后,朝着面前的学生普及道:“作为華夏的一名合格律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在预见他人有自杀倾向时,教唆他人自杀,刺激他人情绪,导致其自杀,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该负刑事责任与部分民事责任。”

说完,她收起律师证,眼神内燃烧着怒火,瞪着面前的一干学生道:“你们想被拘留吗?想的话就继续喊,到时候我亲自起诉你们。”

随即,张莹莹便拿起了手机,开始记录这群学生的行为。

不得不说,这群学生虽然没有同情心与共情能力,但是在面对危害他们自身之事时,一个个都怂得不行。

再没有一个人敢继续起哄,更无人敢理直气壮的与张莹莹争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