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
比赛
在这场激烈的半决赛过后,队伍接下来的对战方式出现了重大转变——从原本较为主动的守城策略,转为强攻模式,这种变化让大家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以往,几个人最擅长主动出击,率先抛出论点,抢占先机,打乱对方节奏。但现在,以守转为了攻,而且要求队员们在严密防守的同时,还要巧妙地率先寻找反击的时机。这种战术转变,对每个队员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像是在湍急的河流中既要站稳脚跟,又要找准时机逆流而上。一旦反攻出现疏漏,就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陷入被动。但若是反击过早或过迟,又会错失良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可敌方也并非弱者之辈,毕竟都是积分赛有一说一的高手,几个人也当场看过他们的辩场,攻击如同密集的箭雨,角度刁钻,让人防不胜防。
大家深知,接下来每一场对战都如同在钢丝上行走,容不得丝毫差错,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在后续的比赛中取得胜利。
方程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屋外径直走向众人,脸上带着明朗的笑意,
“李昂,老师刚跟我说,咱们俩把辩方换一下,你去当四辩,我来做一辩。”
李昂微微一愣,随即便点了点头,开始思索起角色转换后需要做的准备。
这时,甘甜满脸狐疑,忍不住出声回问方程道,“老师,那有提到我俩什么没?”
方程迫不及待地朝两人竖起大拇指,“说你俩表现不错,让继续保持。”
说完顿顿脚步,紧接着说道,“还有,决赛的时候语文老师可是裁判哦。”
“天哪!”甘甜听闻,像是被惊到一般,忍不住打了一哆嗦。
她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语文老师平日里严谨认真的模样,一想到决赛要在他注视下辩论,心里不禁有些发怵,毕竟老师对他们的实力都知根知底,这让她突然感觉压力倍增。
“怎么了?又紧张了?”宁致看着一旁有些局促的甘甜,轻声向人问道。
“有一点吧。”甘甜微微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
“站在我身旁还紧张啊!我看你前面几场都信手拈来的,特别自信!”宁致带着鼓励的笑容劝说着。
甘甜擡头看向宁致,会心一笑,“那当然是,老大教得好啊!”
宁致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甘甜像是突然被触发了回忆开关,眼睛一亮,接着对宁致说,
“我想起来初中时的辩论赛,我们两个班还打过比赛呢,只是我当时没有上场。你在场上那叫一个风姿绰约,彬彬有礼,当时我可太羡慕了!”
这时,方程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句,打趣道,“今天又该唱什么戏了?”
甘甜没好气地白了方程一眼,“我哪有唱戏啊!你这人真的让人不想搭理。”
“哎呀,不跟你们说了,你问李昂,李昂肯定也见过。”甘甜气鼓鼓地说道。
李昂擡起头一脸茫然地回应,“什么啊,初中的事,我都快忘完了。”
“只有你还记得啊!甘甜同学。”宁致笑着走过来,伸手轻轻摸了摸甘甜的头发,目光坚定而温柔,
“这次我们共同努力,一定比你记忆中的上次更精彩。”说着,宁致,笑看向甘甜,郑重地点点头。
甘甜没想到宁致会突然摸起自己的头,一时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般呆住了,眨着眼睛,脸颊微微泛红,心中涌起一阵别样的感觉。
*
校园辩论赛决赛现场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气息。
正方与反方就“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人成长”这一辩题展开激烈角逐。八班所在的反方,秉持着“逆境最有利于人成长”的观点,严阵以待。
比赛伊始,正方一辩自信满满地起身立论。他逻辑清晰地阐述道:“顺境为个人提供稳定的环境,为成长铺就平坦大道,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能让人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少走弯路……”其论点鲜明,语言流畅,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然而,反方一辩(方程)并未被正方气势所压。他从容不迫地起身,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
“我方认为,逆境才是成长的最佳催化剂。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奋起,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仕途坎坷,却在困境中删述六经,创立儒家学说;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著成《史记》。逆境,能激发人的潜能,锤炼人的意志,让人在困境中寻得突破。”
经过几番有理有据地论述,各方旁征博引,瞬间将比赛带入白热化。
质询环节,正方二辩首先质询反方一辩(方程):“如果逆境真的有利于成长,为什么社会要努力消除贫困和不平等?难道不是顺境更能让人安心发展吗?”
反方一辩(方程)冷静回应:“社会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公平的起点,而不是让人永远处于顺境。逆境的意义在于让人在挑战中学会应对困难,而不是长期处于无助的状态。适度的逆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而过度的顺境则可能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
反方三辩(甘甜)迅速反应,捕捉到其言语漏洞,立马起身质询起正方二辩:“正如贵方所说,顺境中更能让人安心发展。请问正方如何解释‘温水煮青蛙’的现象?这难道不是容易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的表现吗?”
正方二辩试图反驳,但反方三辩(甘甜)紧追不舍,进一步指出:“‘温水煮青蛙’的现象是因为,顺境中的人往往依赖外部资源,而逆境中的人则更倾向于挖掘自身潜力。这正是逆境促进成长的核心逻辑。”
应对对方的猛烈攻势,这需要队员们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言辞,迅速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漏洞了。
正方三辩紧接着质询反方三辩(甘甜):“对方辩友,顺境中的人们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快速成长。而逆境可能会让人一蹶不振,如何能说逆境更有利于成长?”
反方三辩(甘甜)目光如炬,迅速回应:“我方承认逆境存在风险,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使人们激发内在动力,学会独立思考,挖掘潜力。那些在逆境中崛起的人,他们的成长难道不是更加坚韧且深刻吗?”
正方三辩试图反驳,但甘甜紧接着补充道:“比如古代的寒门学子,他们没有优渥的学习条件,却凭借自身努力,逆境突围,改变命运,这不正证明了逆境的积极成长作用吗?”
自由辩论阶段,正方四辩不甘示弱,抛出观点:“顺境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能让人专注于自身发展,避免外界干扰,这难道不比逆境更有利于成长吗?”
反方二辩(宁致)立刻起身,言辞犀利地回击:“顺境的确看似安稳,但长期处于安逸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懈怠心理,失去进取的动力。而逆境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人们保持警醒,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突破自我。在逆境中,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挫折都是进步的阶梯。就像悬崖边生长的松柏,虽历经风雨洗礼,却愈发苍劲挺拔。”
宁致的话语如连珠炮般,逻辑严密,气势逼人,令正方有些应接不暇。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使现场气氛达到顶点。
到了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四辩条理清晰地回顾论点,强调顺境在资源、机会等方面对成长的积极影响,并呼吁大家珍惜顺境,把握机会。
反方四辩(李昂)则以激昂的语调总结:“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逆境虽充满艰辛,但它是成长的试金石,能让人在磨砺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发挥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我们不能因逆境艰难而否定它对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只有破逆境之茧,方能绽成长之花!”
经过评委紧张的讨论,最终宣布反方高二(8)班代表队获胜,最佳辩手花落反方三辩甘甜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