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成功突围,把水搅浑!
在暗区小队返回地下基地还未满一天,新的紧急情报便如潮水般涌入基地。浦元面色紧绷地盯着地图上那逐渐扩大的红色标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感。日军竟然以如此惊人的速度集结兵力,而且这次不仅调来了精锐特种部队,更携带了大量重型武器,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包围圈,对金陵展开了全方位的封锁。
浦元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明白,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攻占城市,更是冲着他们暗区小队来的。敌人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并决心要彻底消灭这个隐患。
安雪的表情也变得格外凝重,她快步走到浦元身边,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他:“浦元,根据最新消息,日军已经出动了重炮和飞机,对我们准备的这些地道和隐蔽线路构成了极大威胁。敌人显然做足了功课,不会再轻易让我们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
浦元接过情报,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眉头皱得越来越紧。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敌人的行动迅速且果断,仿佛早已洞察了他们的计划。他感到一阵沉重的压力压在心头,但他知道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浦元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安雪:“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应对策略,不能坐以待毙。通知所有队员集合,立刻召开作战会议!”
安雪点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浦元则继续凝视着地图,思考着如何突破敌人的封锁,保护自己的队伍以及完成任务。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浦元沉吟片刻,面色冷峻:“既然如此,我们就得先下手为强,打破他们的包围圈。只要我们活着,金陵就不可能彻底陷落。”他看向众人,坚定地说道:“这一次,我们要用一场真正的奇袭,让他们知道,所谓的包围只是他们的幻想。”
---
黑夜再度降临,浦元决定分兵两路,以佯攻和潜伏结合的方式逐步击溃日军的包围网。他带领小队队员兵分两路,以李晨为主力佯攻正面吸引敌军火力,而自己和安雪则从侧翼渗透至敌军腹地,进行破坏性袭击。李晨一边带领小队制造混乱,一边以诙谐的口吻对队友说道:“各位,今夜就让我李队长给敌人来个绝地大反击,看他们能撑到几点!”
敌军在佯攻的引导下纷纷调动兵力,日军指挥官甚至得意洋洋地命令全员围剿李晨所在的位置。正当敌人火力全部集中在正面时,浦元带着安雪悄悄潜入敌军后方,直奔敌方通讯中心。
---
通讯中心内,几个日军士兵正忙碌着接收前线的战况。突然,浦元如幽灵般出现,精准而迅速地将敌人制服,安雪则敏捷地接手通讯系统,反向发送虚假指令,将日军指挥部的命令全部改为撤退。
一时间,日军阵地上乱成一团,指挥官的声音在通讯中反复命令撤退,而前线的士兵却以为敌人重兵已抵达,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短短半小时内,敌军阵营变得如一盘散沙。
李晨在前方观察到这一切,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些小鬼子还真是傻得可爱,居然信以为真撤退了,看来今晚我们要大获全胜了!”
浦元和安雪完成任务后,迅速撤回到队伍中,冷静地指挥大家继续突围。这一次,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插于敌军之中,逐渐打开了一条逃生通道。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小队成功冲破包围,安全返回了基地。
---
回到基地后,暗区小队每个人都显得疲惫不堪,但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安雪拍了拍浦元的肩膀,开玩笑道:“真不愧是我们的小队‘老大’,这么大的包围网都被你给搅成了烂泥。”
浦元微微一笑,随即神情转为严肃:“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敌人一定会不甘心。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更艰巨,不仅要继续打击他们的后勤,还要想办法与张学良的部队取得联系,争取更多支援。”
安雪若有所思地点头:“对,东北王张学良一定会支持我们。只要我们能汇合,整个金陵的抵抗力量将大大增强。”
浦元叹了口气,内心充满希望,也充满担忧。他知道,保卫金陵的战斗远没有结束,他们还要面对无数的艰难险阻。然而,正是这些困难让他愈发坚定了信念——守护家园,保卫民族,不惜一切代价。
---
暗区小队的成员们在基地内稍作休整,而另一边的日军指挥部却因失利而陷入混乱,敌军指挥官气急败坏地拍着桌子,怒吼道:“这些该死的中国游击队,他们简直是幽灵!我们要加派人手,将他们彻底消灭!”
此时的浦元已悄然制定新的战术,准备继续扰乱敌人后勤,让日军难以为继。同时,他决定主动出击,与张学良的部队接洽,将抗日的力量扩大到更广阔的战场上。
就在这时,一名侦察员急匆匆地跑入基地,带来最新情报:“敌人已派出大部队进行清剿,他们甚至准备炸毁沿途所有可以藏身的山洞,彻底封锁我们逃生的道路。”
浦元微微一笑,冷静地说道:“封锁是他们的强项,但突围是我们的专长。既然他们想逼我们出手,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前所未有的夜袭。”他看着队员们,眼神充满自信,“准备好了吗?我们再来一次,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突围!”
小队成员们相互对视,李晨挥手喊道:“那还等什么?干就完了!咱们就再让这些小鬼子好好见识见识!”
浦元满意地点头,带领众人再次出发。夜幕之下,他们在黑暗中悄然行动,如同幽灵般渗入敌军之中。而这一战,不仅是金陵的保卫战,更是暗区小队对抗强敌的决心与无畏。只要他们还在,就绝不允许敌人轻易踏过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