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徐州相王记 - 大魏世家 - 箕山之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魏世家 >

第31章徐州相王记

历史的车轮按照强大的惯性,顽强的沿着独特的轨迹向前滚动。

最终,齐魏两国依旧决定在徐州相王,比真实的历史提前了两年,魏申这只小蝴蝶煽动的翅膀开始逐渐影响历史的走向。

双方约定,两国在今年冬天,各自带领自己的诸侯小弟,在齐国的徐州相王,两国国君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平分中原霸权。

参加徐州相王的诸侯这次远远超过了逢泽之会,魏国带领韩国、卫国十一家等诸侯参加,齐国则号令鲁国、滕国、邹国等诸侯前来会盟,参加会盟的诸侯达到了二十五家之多。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燕国和楚国没有参加。

时候是初冬,齐威王和魏惠王的心中却无比火热。

站在高高的会盟台上,望着坐在周围的诸侯国君,齐威王的心中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回想自己刚刚即位,一开始迷失了自我,耽于享乐,沉溺其中,不喜欢处理政务,导致政事混乱,奸佞贪墨,民不聊生。周围的诸侯国乘机攻打齐国,就连魏国的属国,一个小小的卫国也敢于攻打齐国,还攻占了齐国的领土薛岭。

幸亏后来自己得到淳于髡等人的警示,淳于髡当时给自己出了一个谜语。说齐国王宫之中有一只神奇的大鸟,在王宫中待了3年,却既不高飞,也从不鸣叫,请问这只鸟为什么这样?齐威王本来就不是平常人,马上听出来这是淳于髡用这只大鸟来隐喻自己。

于是齐威王做出了正确的回答:“这只鸟不飞就罢了,飞起就会直上云霄,不鸣叫也罢了,一鸣叫就会震惊世人。”

随即,齐威王就召集全国的七十二名县令,一一来询问各县政事,对于考察绩优的即墨大夫,立即给予重用重赏,而对于贪墨无良的阿大夫,即刻处以斩刑。并下令全国征兵,准备征讨曾经攻打过齐国的诸侯。

周围的诸侯果然被镇住了,迫于齐国的压力,他们纷纷将以前强占齐国的土地归还齐国。

······

看着意气风发的齐威王,魏惠王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想着前几年的逢泽之会,是魏国的一枝独秀。自己带领十二家诸侯会盟,虽然遭到齐国、韩国等诸侯的抵制,但是仍然确定了魏国在宋、卫、邹、鲁等诸侯国之间的地位。

想到自己带领诸侯前往王都朝见周王时,周王那种不情愿的神情,魏惠王不仅微微默笑。

但是现在,由于自己近些年的过度攻伐,虽然魏国的版图扩大了不少,但是已经严重透支了魏国的国力。

魏武卒强盛之际,魏惠王有信心可以支持两线作战。

但是如今,为了对付秦国,不得不低下自己的身段,来和齐国相王。

“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千古霸业,这一切都算不得什么。”魏惠王心中想到。

再说徐州相王并不是魏国战败被迫事齐,而是魏国为了战略,在战胜的情况下而主动和齐国结盟相王,这其中的差别可是天壤之别。

······

伴随着肃穆悠扬的钟鼓奏乐,魏惠王、齐威王以及各位诸侯国君缓步登上高台。在祭祀的指挥下,向着天地虔诚的磕头下拜,然后齐声祷告,最后走上前去,把手中的高香插在面前精美的香炉中。

“礼成。”最后,在司仪大声的呼叫中,各位诸侯完成了盟约。

齐威王和魏惠王携手走下高台,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早已摆好的筵席之中。众人落座后,筵席正式开始。

宴会之处,先是齐威王和魏惠王的一通商业互吹,众人也知道这是必要的环节,都是随声附和,一片祥和之气。

看着齐威王那得意的神色,魏惠王忽然心中有些焦躁起来。

明明知道这次徐州相王是一个战略计划,但是魏惠王就是心中不舒服。想着自己魏国出自姬姓,是中原正宗诸侯,而齐国却是鸠占鹊巢,田氏代齐,远非中原正统诸侯可比,只不过凭借东海鱼盐之利,现在居然和自己平起平坐,真是小人得志。

魏惠王忽然小心眼起来,于是他端起眼前的酒杯,对着齐威王说道:“大家都知道齐国背靠东海,富甲天下,一定有许多宝贝,何不拿出来让大家伙瞧瞧呀。”

齐威王一听,这是话里有话呀,心里想到:中原诸侯一贯瞧不上齐国,认为齐国是边远之地,只是比蛮夷略强一点。

于是,齐威王不动声色,说道:“我们齐国真的没有什么宝贝,和三晋相比,肯定差的远了。”

魏惠王一听,心中稍微有些自得,便轻笑着说道:“我们魏国虽然不大,但是像那种直径超过一寸,在夜晚可以发光,能够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至少有十颗。你们齐国这么大,难道真的能没有宝贝?”

齐威王听了魏惠王的话,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我们齐国也不是一点宝贝也没有。只是我对宝贝的看法,可和您不一样呀。”

魏惠王一听,不仅一愣,不解的问道:“宝贝就是宝贝,还有什么不同?”

齐威王瞧着魏惠王,然后说道:“我的大臣之中,有一个叫做檀子的,我派他去镇守南城,楚国厉害不,听说是檀子守城,竟然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我的大臣当中还有位盼子,我派他驻守边境重镇高唐,赵国人知道后,害怕得连打鱼都不敢到黄河边上。我对手下官吏中还有位黔夫的将领,我使他守卫徐州,以至于燕国人在北门、赵国人在西门都望空礼拜求福,相随来投奔的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种首大夫,善于缉拿盗贼,我就让他担任相应的官职,让他防备盗贼,齐国便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他们的德行和功绩简直光照千里,岂止是只能像珍珠一样,只能照亮十二乘车子呢!”

魏惠王听了,直接呆在了那里,脸色顿时红了起来,低着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