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燕持续混乱 - 大魏世家 - 箕山之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魏世家 >

第115章燕持续混乱

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孟子·公孙丑下》

对于发生在燕国的这场禅让闹剧,以及以后发生的燕国内乱,当时的道德标兵孟子说出了上面的话。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燕王哙太草率了,不应该把燕国轻率地交给别人。同时,相国子之也不对,也不应该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

所以,孟子强烈要求齐王去攻打燕国。这个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不过,现在的孟老夫子没有在齐国,而是在魏国的大梁学宫。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孟子同样想魏申提出了伐燕的建议。可见这件事对孟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太不讲究“仁义”了。

魏申当然欣然同意了孟子的请求,派魏章辅佐魏通去燕国拨乱反正。

不过,魏申也明白,对燕国有想法的肯定不止自己一个,历史上就是齐国派大将匡章率兵趁燕国内乱之际,灭掉了燕国。

所以,出兵是肯定的。但是时机要把握好,一定要站住大义才行。

历史上齐国占领了燕国,为什么后来燕国又复国了呢?

其原因就是燕国太大了,其中相关的利益也太大了。齐国一家妄想独吞燕国,触动了其他所有诸侯列强的利益,打破了战国七雄之间的平衡。所以才有秦国、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等诸侯联合起来,要求齐国交换燕国,而燕国也乘机拥立公子职为燕王,燕国复国成功。

魏申和韩梅一起,仔细回忆了一下历史。

历史上匡章仅仅用了50天左右的时间,就占领了燕国。可见此次内战对燕国造成的破坏有多么严重。

50天灭燕,魏国当然也可以。

只不过魏国不希望做一个燕国三年游,齐国占领燕国仅仅三年便被赶跑。

所以魏申也没有想着占领燕国,最好是占领一部分就可以了。

果然,齐宣王第一个跳了出了,美其名曰就燕国百姓于水火,派匡章领兵十万,入侵燕国。

燕国内部的战乱还没有停息,也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君主,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来,齐国还是和历史上一样,仅仅用了50多天,就把这个延绵达800年之久的老牌诸侯给吞并了。

燕王哙和子之两个制造混乱的罪魁祸首,也在战乱中死去了。

这下子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首先是秦国第一个发表声明,作为一个有志于统一六国的强国,哪里允许别人这样,于是强烈要求齐军撤出燕国,让燕国复国。

其次是楚国,更是一个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诸侯,自己吞并越国的时候不理会别人,现在却眼红齐国的壮大。

不管怎么样,这两个国家纷纷表示出了自己强烈的意愿,可惜的是,他们都和燕国不接壤,暂时无力去改变燕国的现状。

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和燕国接壤的赵国和魏国。

赵国原本就和燕国接壤,且时有冲突。

魏国原本和燕国不是邻国,但是魏国的飞地中山之地却和燕国挨着。

此时燕王哙的儿子公子职正在韩国做质子,也情真意切、涕泪交零地向魏申提出了请求,请求魏国出兵送自己回国,拯救燕国的百姓。

历史上的公子职是由赵武灵王护送回国的,因为那时的魏国已经不再强大,燕国就从依附魏国改作了依附赵国。

现在不同了,燕国是依然依附魏国的,是魏国的盟友。

于是,魏申以魏通为主帅,魏章做将军,将兵十万,正式出兵进入燕国境内。

此时的齐国还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也许是明白无法吞并燕国,所以在燕国采取的统治政策是极为简单粗暴的。也就是根本没有做长期统治的准备,而是对燕国百姓横征暴敛,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政策。

所以仅仅一年的时间,齐军就把燕国弄了个稀烂,燕国的人民顿时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当魏国出兵的同时,赵武灵王也不甘寂寞,出兵五万进入了燕国,开始一点一点地侵吞燕国的土地。

对此,魏申心知肚明,也没有制止。当然也无法制止。

因为魏申自己也抱着和赵武灵王一样的心思,大家的想法和做法都一样,只不过吃相比齐国好看罢了。

对此,魏申给魏通提出了要求,最大限度的侵吞燕国的土地,但一定要有个“度”。

换句话说,就是保持着燕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范围太小了,又出兵又出力,帮助燕国复国,自己好处不多,不划算。

范围太大了,势必引起公子职的不满,到时候即使帮了忙,也不落人情,还得提防燕国的反扑。历史上的燕昭王,也就是公子职后来为什么派乐毅发了狠的攻打齐国,险些让齐国灭亡,就是此次齐国灭燕埋下的隐患。

魏通和魏章带兵护送公子职到了燕国后,燕国的贵族和百姓似乎都找到了主心骨。此时燕王哙和子之都已经离世,于是燕国人共同拥立公子职,也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果然不负众望,依靠魏通和魏章的帮助,迅速召集起一支人马,把齐军赶出了燕国。

齐军攻占燕国时用了50多天,统治了一年左右时间,结果又被燕国和魏国联军用了一个多月,赶回了齐国。

在和齐军的交战中,魏章有意识的把指挥权交给魏通,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实战中锤炼自己和军队。

魏通训练的军队是以骑兵为主的,依照魏申的训练大纲,借鉴了成吉思汗骑兵的作战方式,即轻骑兵和重骑兵交互穿插的战术。

这种战术是蒙古骑兵的标准作战方式,在两军还没有接触交锋前,先派出轻骑兵进行远距离射杀,然后一边射箭一边冲锋,再接近敌人阵地前时,已经射杀了大批敌军前军。敌军因为前排士卒的倒下,导致后排士卒无法前行而产生溃乱,这时候,轻骑兵就会迅速向两翼跑开,然后就是配备重甲长刀的重骑兵压上来,开始对敌人的军阵进行冲撞和砍杀。等重骑兵砍杀一阵后,轻骑兵也挥舞钢刀再次上前,让重骑兵稍作调整,然后重骑兵再次压上来,循环往复,直到把敌人消灭为止。

这是魏国的骑兵第一次毫无保留的展示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成为了齐军的噩梦。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