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合纵第一战 - 大魏世家 - 箕山之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魏世家 >

第110章合纵第一战

在公输盘和墨子的攻防战中,“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而公孙衍和魏申的兵棋推演中,公孙衍费尽心思组织的攻势,被熟知历史的魏申一一化解。然后公孙衍开始佯装失败,吸引秦军前来追赶,意图把秦军和联军的决战放到修鱼来进行。

谁知道,魏申早就明了了一切,他一方面率领大军紧紧咬住联军不放,同时,又秘密派出一支精锐骑兵,暗中绕过联军去奔袭了修鱼。

修鱼城里,是公孙衍囤积的联军的粮草,还有大量的器械物资,这样虽然公孙衍顺利的把秦军包围在了修鱼,可是却失去了粮草和军械。

失去了粮草和军械的公孙衍不敢持久战,于是便拼命的攻城。但是面对高大的城墙,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撼动据城而守的秦军。

没有办法,公孙衍赶紧召集赵军和韩军前来增援。可是,魏申提前分出了两支军队,一支军队埋伏在黄河北岸,一支埋伏在济水之畔。

结果就是,赵国公子赵渴率领赵军刚到黄河岸边,就遭到突然袭击,幸亏赵军训练有素,才免于覆灭。而韩国太子韩奂率领的韩军,就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了。韩军的战斗力是公认的渣,所以惨败是不可避免的。

看到赵军和韩军的遭遇,只剩下魏军独自面对二十万秦军,即使强如公孙衍,不禁也汗如雨下。

幸亏沙盘对面站着的人是魏申,如果是羸疾······

公孙衍不敢再想下去了。

······

魏申又说到:“公孙将军,根据我们潜伏在齐国的暗探密报,他们在临淄发现了秦国使者。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国正在连横齐国。”

“是呀大王,我们五国合纵,秦国就要和齐国连横。所以我们不仅要小心应对正面的秦军,还要防止齐国派军队来趁火打劫。”公孙衍也是一个聪明人,马上领会了魏申的意图。

“连燕国也来打酱油显示一下存在感,作为大国的齐国当然不甘寂寞了。”魏申笑着说了起来。

“大王,您说的话意思我大致明白,不过燕国来打酱油是什么意思?”公孙衍有些不解,当然要虚心求教了。

“这个,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重新制定作战方案了。”魏申赶紧转移了话题。

于是,公孙衍转入了沉思。

魏申没有打扰他,同时也在思索着。

······

“大王,能不能再和臣来一次兵棋推演。”过了许久,公孙衍低声请求到。

“公孙将军,请。”魏申一边说,一边拿起了带兵秦军的小旗子。

一次更加激烈的交战在沙盘上又展开了。

······

秦军大营中,羸疾也在等着咸阳的消息。

终于,来自咸阳的使者骑着快马,带来了羸疾期待已久的消息:齐国已经答应了秦国的建议,和秦国连横,出兵从背后袭击联军。

“传令下去,各营将士做好准备,明日一早出兵。”羸疾沉声下达了军令。

“诺。”底下众多的将领齐声领令到。

说实话,羸疾还真的没有看得起五国合纵。这不,根据斥候传回的确切消息,还没有开战,五国合纵出兵的就只剩下三国联军了。

这下子,羸疾放心了,自己有二十万军队,对面的联军也是二十万左右,加上韩国的一些城防军,合起来也不过二十二多一点。尤其是这里面魏武卒算得上对手,赵飞骑也说的过去,但是加上韩国军队,呵呵······

于是,羸疾决定出动秦锐士给联军先来一个迎头痛击,打击一下联军的士气。

结果就是,当三晋联军和秦军迎头碰上时,秦军直接就来了个一鼓作气冲了上来。

三晋联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中有所慌乱和伤亡。

公孙衍一看形势不妙,感觉指挥联军撤退。

其实在之前,公孙衍和赵渴、韩奂已经做了沟通。鄢这里易守难攻,秦军出城后,继续进入韩国境内后,双方交接的地方过于狭窄,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所以,他要求三晋联军先佯败,然后吸引秦军到地势开阔修鱼进行决战。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进攻其实对双方的伤亡都不会太大。大量的伤亡往往都是在一方撤退,而另一份追击的过程中造成的。

所以,撤退真的是一门技术活。

由于公孙衍事前的沟通,三晋联军虽然有些伤亡,但是并不严重,并且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开始进行看起来非常像是逃跑的撤退。

可惜羸疾并不是头脑简单的莽夫,而是秦军中少有的“智囊”。

他很快就看出来三晋联军“逃跑”的不寻常。

什么是逃跑,《曹刿论战》中有记载: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支军队战败了,那一定是慌不择路,“辙乱旗靡”。也就是士卒乱作一团,战车的车辙混杂,队伍的军旗倒下,整个军队早已不能称之为军队,而是一群茫然失措的猪群。

而前方逃跑的三晋联军,虽然看起来是在逃跑,但是战车压过的车辙只是稍微有些混乱,大体方向是一致的。另外就是队伍中的军旗虽然有些歪斜,但是依然看得见。

最明显的就是三晋联军的队伍没有溃散。

于是羸疾心中做了判断,那就是联军一定留有后手。

羸疾马上命令侍卫取出地图,摆在战车上仔细观察。

联军的“逃跑”是一场阴谋,关键是他们设伏的地点会是哪里?

面对东方诸侯的合纵第一站,羸疾觉得一定要打好。

一定要打得东方诸侯列国开始怀疑人生,秦国东进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