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生来属天际
“大鱼的翅膀,已经太辽阔,我松开时间的绳索······”
听着这空灵的歌声,魏申看到庄子的眼中也是满含泪水。
有谁知道这样一个骄傲的人藏在内心的孤独。
就像歌中所唱到的一样,“原来你生来就属于天际”,只是被现实冰冷的大海无情的拍打落尘埃。
尤其是魏申读《庄子·外物》读到庄周找监河侯借粮的故事时,更是内心极为沉痛。
有一次,庄周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就去找监河侯老爷借粮。
监河侯听了,欣然应允说:“这没什么问题。只是我也有困难。现在没有那么多粮可以借。不过我的封地马上就要收取税金了,等我收到税金以后,一下子借给您三百金,怎么样哇?”
庄子一听,冷冷一笑,说:“这个先不忙说,我先给您讲讲我来时的所见所闻吧!
“昨天我在到你这里的路上,发现路旁的车辙里有一条鲋鱼,因为没有水,挣扎着快要死了。我就问:‘鲋鱼先生,您有什么事哪?’“鲋鱼说:‘庄周先生,我是东海的水族,不幸落到这步田地。请您弄点水来,让我活命吧!’
“我说:‘鲋鱼先生,您的境遇太可怜了,我很同情你!我马上去游说吴王和越王,让他们开凿河渠,引西江的水来救活你,怎么样呢?’
“鲋鱼听了我的话,气得要死,它说:‘我现在离开了大海,无处安身,只需要一斗一升那么少的水就可以活命。没想到你竟说出那么大得摸不着边的混账话。你去引你的西江之水,还不如早早到干鱼店里找我吧!’
“我就不明白啦,”庄周对监河侯说,“我那么好心要从根本上解决那条鲋鱼的困难,为什么它还要对我生气呢?你给评评理,我们俩谁有道理呢?”
庄周,一个应该像鲲鹏一样遨游天际的人,竟然把自己比作卑微的涸辙之鲋。这怎么不叫人心痛。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就是战国时代最形象的标注,所以庄子宁可选择贫穷。
魏申最喜欢读的还是《庄子·内篇》的首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魏申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庄子——生来就属于天际。
现在,魏申有能力,希望给庄子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让他的心灵找到一个安放的空间。
······
如同魏申所想的一样,庄子真的决定留在魏国。
也许是《大鱼》那首歌触动了庄子的心灵吧,也许是魏申的真诚感动了庄子吧。总之,没有等魏申说出来挽留,庄子主动提出来留在魏国。
不过以庄子这个境界人的智商,不要说也知道魏申此举的用意。
所以,当张仪提出让庄子担任御史大夫兼大梁学宫教授时,庄子愉快的答应了。
于是皆大欢喜。
对于庄子先生的任用,魏申和张仪颇费了一番脑筋。
魏申还想到了庄子的一则故事。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便以为是神鸟,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活了三天就被饿死了。鲁王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
如果神鸟比喻人才的话,那么对于人才一定要遵循规则,不能叶公好龙。
只是喜欢人才、尊重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并给于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环境。
熟知历史的魏申当然明白这些人的特点和长处,所以结合每个人的长处做出了最恰当的安排。
张仪不仅才华出众,且极具战略眼光,深谙纵横外交之术,是此时的魏国相国的不二人选。
公孙衍虽然也是杰出的纵横家和政治家,但他的军事才能更为出色,凭借军功在秦国就获得了最高的爵位,足以担负起魏国大将军的职责。
惠施虽然首创合纵,徐州相王为魏国立功,但格局终究略逊于张仪,不过,多年丰富的从政经历,在副相国这个位置上还是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的。
扁鹊不愿意做官,魏申就为他在大梁学宫专门开辟了医学院,先以培养军医为主,在多次战争中已经初见成效,受到无数军中将士的爱戴。
孟子一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但是其思想理念与当时的时政不符,最为教育家的孟子还是可以做好一个成功的校长(大梁学宫祭酒)的,好好为魏国培养人才吧。
庄子虽然也有做相国的才能,但是他志不在此。但是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明锐的判断能力,真的适合做御史大夫。再有就是在大梁学宫做教授,传授弟子学问,他的思想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魏申还为庄子设置了一个职位,那就是魏申计划创办一份报纸,一个占领舆论高地的平台《大梁日报》。这样就可以在舆论上占领制高点,同时也可以从思想上、文化上提高魏国的影响力。《大梁日报》总编的职务正虚位以待,只等活字印刷术研制成熟就立刻上马。
不知不觉,魏申已经搜罗了这么多顶尖的人才。
这些战国时代的顶尖人才既然留在了魏国,魏申就一定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魏申把庄子等人安置好后,又再一次把庄子请到太子府中,不过这一次就是家宴了。
主要是满足一下韩梅这个迷妹的心愿。
当然,签名、合照等等都是不存在的,没有这样的技术和设备。
不过韩梅还是让庄子给自己题了一副字,好好的珍藏起来。
一副是出自老子《道德经》的“上善如水”,一副是庄子自己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虽然不清楚韩梅的用意,但是也愉快的照办了。
全然没有看到韩梅回过头后,那种好像撸串般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