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理政初体验
漫长的冬天过去后,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魏惠王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28年的春天到了。
魏申最近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因为魏惠王虽然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国君,但是毕竟岁数大了,繁重的国事严重拖垮了他的身体,神医扁鹊治好了惠王的病后,大部分的政务处理还是落在了魏申身上。
魏申只好暂时离开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每天往返于王宫与太子府之间。
这个时候,魏申才真正体验到作为一个国君的辛苦。
人们看一些影视剧,都会觉得皇帝很幸福,首先地位最尊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吃不尽的山珍海味,各种享受应有尽有。
现实果真如此吗?
先看一下中国古代君主的寿命,根据统计,中国几千年来一共有611位正式皇帝,他们平均寿命仅仅只有39岁。
是他们吃不好吗?没有好太医吗?
除去一些少有的荒淫无道的昏君,以及那些非正常死亡的君主,人们发现正常死亡的皇帝大都是累死的。
中国古代有着高度的中央集权,皇帝看似威风,但同时也意味着所有的事,都得你亲自批示。一个国家会有数不清的大事,都得国君一个人来,换了谁都不行啊。
懒政是君王不算,普通的君王都很不容易,往往在早上四点就得起床,七点上早朝接见各位大臣。九点才有时间吃早餐。下午两点左右吃午餐,一天就这两顿,正餐就这两顿,晚上虽然有点心,但往往还得加班批阅奏章。一天的生活是很紧张的,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
即使魏申非常年轻,体力非常好,刚开始也感到吃不消。不免心中暗暗感叹,还是做太子比较安逸啊。
“人才,还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呀。”魏申心里想着。
说道人才,魏申又开始烦躁了,没有人才盼人才,有了人才如何管理又是一个难题。
魏申以太子身份来监国,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魏国左、右相国的不和。
魏国相国分为左相和右相。其中右相惠施的权力比较大,而左相张仪是辅佐右相的。但是很明显的右相惠施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徐州相王就是他提出并落实的。
但是右相张仪的才华更为突出,偏偏位置还屈居惠施之下。
张仪知道自己出仕晚,在惠施面前是个晚辈,经历过楚国的屈辱,也非常珍惜现在的一切,基本上是忠心耿耿竭尽全力的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
但是惠施却不这样认为,他总觉得张仪的才能超过自己,对自己的地位产生了威胁。就好比《庄子·秋水》中惠施妒忌庄子一样,开始妒忌起张仪来。
这一天,魏申去内宫探望魏惠王,惠王对魏申说:“刚才右相惠施来过,举报左相张仪收受贿赂,你去查一下究竟怎么一回事。”
魏申的脑袋一下子就大了,要说钻研学问,实验室做实验,再苦再累他也不怕,唯独对这些勾心斗角不擅长。
“诺。”没有办法,魏申只得先答应,然后退下去想办法。
对于张仪,魏申目前还是非常信任的,而对于惠施,因为读过《庄子·秋水》,清楚惠施妒忌庄子的典故,还知道历史上就是因为和张仪不和,后来辞去相位前往宋国的事情。
对于人心的揣摩,魏申不敢找别人,只得回去找韩梅商量办法。
韩梅虽然比魏申聪慧一些,心思也比魏申细腻点,但两人都是还没有毕业的研究生,这方面也都不是擅长的领域。
幸好两人熟知历时的走向,知道离开的是惠施。
对于左、右两位相国,又不能直接询问,万般无奈之下,魏申只得命令庞英秘密调派人手,暗中来监视惠施和张仪两位相国府中的动向。
这派人监视还是有效果的,还真查出一些线索。
还真的有人向张仪行贿,来谋求一地太守的职位。
只不过向张仪行贿的人是惠施暗中授意的,监视惠施右相府的人员和监视张仪左相府的人员发现,有人既去过左相府,又去过右相府,继而深入挖掘调查,发现这个人就是向张仪行贿的人。
于是,魏申就此向魏惠王汇报,并询问如何处理。
魏惠王首先对魏申短时间能够查清真相表示赞扬,然后告诉魏申,事关相国,兹事体大,由自己亲自负责处理。
魏申这才告退出来。
回道太子府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但是韩梅没有休息,还在等着魏申回来。
魏申心疼的望着韩梅,说到:“小梅,你真的不要这么晚了还等我,你还有照看孩子呢?”
“孩子有侍女和奶妈看着,我没事,再说看不到你,我根本睡不着。”韩梅回答到。
于是魏申向韩梅说了张仪和惠施的事情。
韩梅说道:“这样的事也真是伤脑筋,关键是你还不能逃避,以后类似的纠纷会越来越多,你还得注意起来。”
“是呀,真刀真枪的打仗我也不怕,处理阴谋比打仗累多了。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到处都是人才,还一个个都是大家名人,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比你我的智商高,真的不好办呀。”魏申感慨到。
“知足吧你,好歹我们拥有超越几千年的知识,还熟知历时的走向,不用蒙头摸黑走路。”韩梅安慰到。
“对了,小申,你看我们是不是需要设置一个纪检机构,好应付以后类似的事。”韩梅提议道。
“你说的对,设置一个纪检机构。不过朝中的御史大夫好像就是干这个的,不过好像职能不够完备,要再充实一下。”魏申一边想一边说着。
第二天,魏申向魏惠王上书,请求加强御史台机构设置,作为国家行政监察机关,并设置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魏惠王当即同意魏申的建议。
不久,惠施向魏惠王提出辞职,辞去相国之位,离开了魏国。
魏惠王任用张仪为魏国相国,处理魏国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