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南宋的某个小镇上,一桩离奇的命案震动了整个村庄。受害者是镇上年轻漂亮的白氏女子,名叫白梅。白梅肤色白皙,身材匀称,长得恰似盛开的桃花,尤其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然而,她的命运却如同秋天的落叶,瞬间凋零。
此日,镇子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讨论白梅的死。她本是镇上村民心目中最美的女子,家中有父母、哥哥生活富足,却在一夜之间被人发现死于家中,尸体旁边一把带血的短刀,无不让人感到诡异。
宋慈骑着马,携着自己的手提包,慢慢踏入这个小镇。他从小镇的气氛中察觉到一种不寻常的沉重,心中暗自警觉。作为相国寺派来的仵作,他知道这桩案子绝非表面那么简单。他的直觉从未让他失望过。
他走进白家,屋内一片狼藉,白草色的地毯上沾满了血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腐的腥味。白梅的父母痛苦地斜靠在墙角,满头白丝的父亲晃动着手中的拐杖,眼中满是绝望。白梅的哥哥则在一旁咬牙切齿,似乎怀疑是仇家所为。
“你们能告诉我她的死因吗?”宋慈蹲下身,开始仔细观察地面。他的目光逐渐被刀子吸引,刀柄上闪烁着已干的鲜血,刀刃上没有任何污垢,显然这把短刀并不属于白梅。
父亲悲声说道:“她昨夜临近午夜时被人杀了,本来她正在准备禾秧,没想到……”
“禾秧?”宋慈打断了他的话,追问道,“白梅是否与他人有过争执?”
白梅的母亲擦干眼泪,声音颤抖:“她跟隔壁的李大郎很交好,可能是因为这事……”
“李大郎是谁?”宋慈心中一动。
白梅的母亲叹息:“那个李大郎年纪轻轻,却是个不务正业的人。冬天以前,曾经常和白梅一起剪刀做布,近来却没见他们在一起了。”
宋慈大脑开始运转,李大郎的名字在这个案件中似乎有着重要的关联。他站起身,朝着街道走去。
镇上的青石板路人来人往,村民们面色凝重地低头走过。宋慈在一个小摊前停下,观察着周围的动静。果然,他发现李大郎正缠着一名年轻的女子,试图搭讪。那位女子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裳,她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肤色和白梅相比显得稍为黝黑,但气质却更显出灵动之美。
宋慈走上前,拍拍李大郎的肩膀,打量着他。“听说你对白梅情有独钟,昨晚可否给我讲讲你的事?”
李大郎一见是宋慈,立刻慌了神,“我……我只是……我昨晚一直在家,根本没见到她。”
“是吗?”宋慈目光如电,带着怀疑的语气道,“这种事情,你可要老实交代。”
李大郎的神色慌张,慌忙辩解:“我没有......你可别冤枉我!”
宋慈深吸一口气,决定不与他继续纠缠,问道:“白梅身边有很多朋友,昨晚有没有人来过?”
李大郎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思索,突然抢嘴说道:“我想到一事!我听说白梅最近与一名旅客交往,昨晚便是那位客人来访。”
“你说的客人是谁?”宋慈猛然问道,内心一阵警觉。
李大郎看了他一眼,干巴巴说:“我听见她弟弟提到过一个叫陈青的人,常常在白梅身边。”
陈青?宋慈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突然有了一种预感。白梅跟李大郎的若即若离,再与这个陌生的陈青搭上了关系,似乎暗藏着一些事情。
他继续问道:“你可知陈青的住处?”
“他在镇西的一间客栈里住。”李大郎回答。
宋慈朝着镇西客栈走去,心中早已成竹在胸。经过一番打听,他很快找到那名旅客,正准备进去。
客栈小院子里,一位正值青春的女子正端着水从厨房走出,见到宋慈,微微一愣。她挺直了身子,微微抬头,阳光透过她的鬓发洒在她面颊,映出柔和的光泽。
“你是来找陈青的吗?他刚刚出门。”女子语气柔和,脸上带着一丝好奇。
“你是?”宋慈微微一笑,故作轻松。
“我是小艳,他的朋友。”女子平静地说。
“可否告诉我陈青的去向?”宋慈没有多说,直入正题。他感受到小艳的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
“他昨晚出去泡酒楼,回来后便被人带走了。我听见他跟一位顾客说起了白梅,之后便没再回过来。”女子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
“你今晚与他还有联系吗?”宋慈不动声色,继续追问。
小艳微微犹豫,旋即摇了摇头。“陈青一向神秘,在外很少与我联络。”
“你可有对他的一丝记忆?或者他有过什么特别的举动?”宋慈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点。
“小艳”低下头思考,脸上流露出果断的神情:“记得那天晚上,他说过自己去过白家,那时白梅家里的禾秧刚好成熟,但他并不太关心这事,只记得聊起了白梅那张灵动的脸。”
这一句话落在宋慈心头,仿佛顿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暗自琢磨,若陈青真的去过白家,那他与白梅是否有过更加紧密的交往呢?
他告别小艳,回到白家,决定仔细查找一下白梅的房间。在那精致的床铺上,他注意到了两个物品:一条素色的红绳和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中的内容并不复杂,是白梅给一位朋友写的,只言片语间透露出她生活的单调,而对李大郎和陈青的似乎都有了一些模糊的情感。
宋慈脑海中的思绪迅速闪过,他心中突发灵感,意识到自己或许走在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感情网中。
这时,白梅的父亲找来了白梅的好友,那个小艳所提到的女子。她的名字叫李秋,这次无人通知的来访让宋慈更加感到案件的复杂。李秋的出现不仅让白梅的父母松了一口气,李秋道:“我来是为了帮你们凶手入狱的!”
“你可知事情的真相?”宋慈质问她,心中燃起了一丝疑问。
李秋迟疑片刻,眼角流露出一丝悲伤,声音中透着颤音,“我和陈青是青梅竹马,一直喜欢他,但他心中所想的却是白梅。这是我一直无法忘记的爱,现在她死了,陈青也消失了,不可能是巧合。”
“难道是因为这段感情,白梅才会被杀?”宋慈心中一震,感觉事情的真相即将浮现。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宋慈在白梅的房间找到了一件奇怪的小物件——一枚闪亮的戒指,显然它的金属和陈青身上的戒指类似。
他立即联想到那封信,信中提到的正是陈青的特点与外貌。再结合李秋的叙述,宋慈终于开始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他决定与村民们召集一个会议,试图揭晓事情的真相,以替白梅讨回公道。
会议上,宋慈冷静地向大家陈述了自己的推理。李秋面露惊恐,细语道:“我从未想过会是陈青做的,他神秘的身份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众人都聚精会神地听宋慈讲述,他说出白梅和陈青间的关系,以及李秋对此感情的暗藏与嫉妒,最后指向了真正的凶手。
“所以白梅的死其实是因为这一场感情上的纠葛,而掉入了案中案的漩涡。若陈青在这场争斗中作下了此错,便是他应当接受惩罚。”宋慈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
经过一番辩论与推理,众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一猜测合情合理,开始寻找陈青的下落。而最终宋慈决定亲自前往陈青的居所。经过一番探查,终于在一个荒僻的小山脚下找到他,却赫然发现他已经身中数刀犹自未死,鲜血横流,眼神中流露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
“你就是陈青?白梅的死你难道一点责任都没有吗?”宋慈冷声质问,隐隐间察觉到这一切是因为他与白梅之间的情感。
“我……我对她也是爱慕之心,绝不是为了害她啊!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书,情节中是仇人被竟然互相推诿。我从未想过,她会因为我而点燃了无辜而致的火焰……”陈青绝望的呐喊令宋慈心底隐隐作痛。
“你该知道,爱是不容许有遮掩的。这场案子的一切,其实是因为你本身的情感。只要坦白,或许还有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