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在南宋的某个秋夜,月色如洗,洒落在大明湖畔的青石小路上。湖边的柳树轻轻摇曳,似是又在低声诉说着一个女子的悲伤。此时,南宋著名的仵作宋慈正坐在一家小酒馆里,品着清酒,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脑海中却浮现出一桩正在紧锣密鼓调查的案子。
前几日,城内传来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村外一位年轻的女子失踪,几天后尸体被发现,死时面向湖水,神情恍惚,宛如在梦中沉睡。她名叫刘翠,生得肤白如雪,身材纤细,面容秀丽,是城中数一数二的美人。村民们在她失踪的日子里四处寻找,却无果而返,直至湖边一处芦苇荡中,才寻获了她那具冰冷的尸體。
“这可真是一个离奇的案子。”宋慈自言自语,眼神中透出一丝深邃的光芒,仿佛他已经嗅到了真相的气息。
次日,晨雾弥漫,宋慈已然赶到案发现场——湖岸边的一片芦苇荡。气氛凝重,村民们围绕着刘翠的尸体,茫然不知所措。她的被发现,有些人言之凿凿,称她在湖中游泳时溺水身亡,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事情并不简单。
宋慈俯下身,仔细观察尸体。刘翠的脸上留有一丝宁静,犹如沉睡。她的肌肤如玉,细腻光滑,仿佛连一丝尘埃都未曾沾染。身边的村民纷纷窃窃私语,议论着这个美丽姑娘的死因。
“她的衣服…”宋慈顿了顿,微微皱眉,目光落在她的衣裙上,那是一袭淡蓝色的绣花裙,质料轻薄,似乎很容易被水浸透,却为何没有任何污垢?
“是否是她自己掉进水里?”一个老乡不解地问。
“可若真是意外,怎么裙摆上连水草的痕迹都没有?”宋慈眼神坚定,神情冷静。随后,他走向村民们,询问有关刘翠的背景和她的失踪经过。
通过一番调查,宋慈得知刘翠家境贫寒,自小失去父母,性格内向,平日里大多独自一人。她常常在湖边弹琴,清脆的音色吸引了不少过路人。其中,有一个富家公子彭毅,经常以带她游玩为借口,试图接近刘翠。可是刘翠对他始终保持距离,村中流言四起,彭毅对此表示愤怒,扬言要报复。
“她的灵魂或许因未了的情而困于此间。”宋慈在心中默念,突然有种预感,这不仅仅是一桩简单的溺水案。
在斯时,他开始进行详细的解剖。宋慈在湖边设立临时的解剖台,依照传统方法剖开尸体,细细审视每一处。随着刀锋的划过,血液缓缓流出,映衬着周围的阴霾。
“肝脏有淤血,说明她死前曾受到强烈的冲击。”宋慈冷静地分析道,心中暗想,“难道她是被人袭击后投湖?”
他调动村民协助打捞湖水,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证据。在经过一夜的劳作后,他们终于在湖中捞起了一块被淹没的破镜,镜子上仍然残留着几根细细的青丝,显然是属于刘翠的。这寄托着她生前的某个秘密,何以恰好在此时重见天日。
“刘姑娘生前可能与他人有过较深的交往。”宋慈语气变得坚定。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彭毅。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宋慈开始细致询问彭毅的行踪,发现他在刘翠失踪的那几天异常沉默,甚至避开了与她有关的话题。更让人疑惑的是,彭毅曾在村外酒楼抛出过一枚刻有“水”的朱红印章,似乎和刘翠之间确有隐情。一时间,将种种线索串联在一起,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我们不妨问问彭毅的同伙,或许能得到更多信息。”宋慈决定深入调查,于是一路追随彭毅身边的几个朋友,以求洞悉真相。
经过几周的细心探查,宋慈最终获得了彭毅与另一个年轻女子的密会场所的线索。那名女子名叫柳儿,身材娇小,容貌妩媚,她半透明的衣服在月光下尤显妩媚,摆弄着几缕乌黑的长发,细微的动作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诱惑。
“彭毅与她有过密切的联系,而刘翠生前总是躲避彭毅,或正因为这些才能最终导致她死亡。”宋慈心中隐隐想到。
他决定假装是个崇拜的追求者,想要从柳儿口中探听到一些秘密。但柳儿并不轻信,似乎早已洞察他的意图。在宋慈的不断追问下,柳儿显得越发紧张,尤其是当提到刘翠时,面露异样的神色。
“你还是留意自己,女儿家的事情可不能说漏嘴。”柳儿用软糯的声音说道,但眼神中的戒备并未放松,竟透出几丝凶狠。“若再敢逼问,我可就不客气了!”
宋慈并没有退缩,他反而更加坚信刘翠身死的真相并非意外。他转过身去,走向村口,打算回去整理思路。
夜里,他揣着自己的思绪,合力拼凑出一幅图景。刘翠的死,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纳入某个人的阴谋之中?他决心接下来再去探访刘翠的家人。
在刘翠的家中,年迈的祖母跪坐在地上,泪水浸湿了她的衣衫,满脸的凄苦。宋慈走上前,轻声安慰:“老太太,您要坚强,您的孙女一定会得到公道的。”
“我这把老骨头也无所谓公道,生前我就只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老太太声泪俱下,嘴里絮絮叨叨,似乎在说刘翠曾经对外界的恐惧和无助。
在一旁的宋慈,思索着更多的蛛丝马迹。他继续询问细节,老太太突然抬起头,眼中流露出几分疑虑:“我……我听她说过,彭毅要将她娶回家,但她只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
“也就是说刘翠并不喜欢彭毅?”宋慈的心中闪过一丝灵感,彭毅如此执着于刘翠,而她又为何要躲避?难道掺杂着更多的情感纠葛?
“除了彭毅,最近她似乎与一个贩子接触过,那人交易谣言,常在村里颟顸。”老太太回忆着,目光逐渐深邃。
于是,宋慈带领几个村民紧急寻找消息,最终得知那位贩子早已在村外的码头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经过几天的打探,他们在市井中寻找到了贩子的行踪,并将他请来。
在审问过程中,贩子的神情慌乱,让宋慈觉得他必定藏有秘密。随着逼问加深,贩子终于在压力下吐露出实情:“我知道她与彭毅之间的故事,彭毅曾经恫吓刘翠,还威胁我不准泄露,她最近害怕极了。”
刘翠的一番遭遇如刀割般刺痛了宋慈的心,那不仅是一个女孩的悲剧,背后还藏着一场人性的黑暗。他渐渐把所有的线索拼凑成一个逻辑,最终指向彭毅的阴谋。
“她的死,绝不仅仅是因为意外,更像是一种精心设下的圈套。”在这条思路中,宋慈愈发坚定,他决定展开最后的追查。经过几近两月的追踪和细致的拼凑,宋慈终于找到了彭毅的隐藏地点。
他们在阴暗潮湿的仓库里找到了彭毅,那散发着浓烈酒味的男人,泪流满面,像是失去理智。他逼供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要阐述真相?一切都该结束了,不然我就得受到惩罚!”
“因此你就杀了她?只因她不屑于你的爱?”宋慈的目光冷厉如刀,与彭毅的目光在空气中相碰,仿佛在一瞬间点燃了战火。
“她若愿意,她就会和我在一起,我对她的爱是如此深厚!”彭毅嘶吼着,像是一个失去理智的野兽,然而在他的眼中,宋慈看到了更深的懦弱与无奈。
“可那些都已成为往事,而将她推入深渊,换来的是你心中的虚幻,这才是真正的悲剧。”宋慈淡淡地说道,声音中带着无形的压迫。
最终,彭毅在审讯中承认了自己对刘翠的谋杀,并且揭露了他如何在醉酒的状态下,强迫刘翠自杀,然后回来伪装成溺水身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他,最终在朝廷审理下,这起离奇的案中案得以水落石出。
刘翠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而宋慈也在这起案件中,经历了对人性微妙的探索。透过一场死去的爱,他感受到的是对生命的珍惜与悲悯,虽然案件的前因后果让人发指,但在这阴暗的角落,也留存下了光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