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 宋慈案中案 - 墨剑飘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宋慈案中案 >

(77)

在南宋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河岸边的柳树上,齐齐看上去像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宋慈,令朝廷忌惮的仵作,正在一处乡村的废弃民房前,紧皱着眉头。他今天接到一个急报,有关一名年轻女子的离奇死亡,坊间传言这与鬼神有关。

这名女子名叫李瑾,年方二十,颇具姿色。她的身材纤细而匀称,皮肤白皙如凝脂,樱桃般的嘴唇微微有些发红,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仿佛只等微风一吹,她的灵气便会随风而散。然而,如此美丽的女子,却在一夜之间离奇陨落,死因成了众人纷纷议论的话题。

“李瑾姨娘真是个无辜的可怜人,要不是那邪门的事,她也不会无辜去世。”村里的一个老妇人喃喃自语,她们聚在一起,神色惶恐,仿佛生怕谈及她的死会引来不幸。

“这可是她家的祖坟出了问题,谁让她在阴暗的地方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另一人附和着。

宋慈仔细听着这些流言蜚语,心中更加沉重。他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只相信眼前的证据与逻辑。走进那间阴暗的房间,凝视着躺在床上的李瑾尸体,宋慈敛起神色,开始审视她的每一处细节。

“好好姑娘,怎会在此寻死?”宋慈心中私语,随后,他开始展开详细解剖。

他用手指轻轻抚摸着李瑾的颈部,发现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红痕,像是脖子上被什么东西勒住的印记。他皱了皱眉,眼神变得更加专注。“果然,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他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继续深入观察。

而在仔细剖析的过程中,宋慈心中有所疑虑。他注意到李瑾的手指上有一枚闪着微光的戒指,那并不像是普通装饰品,更像是某种信物。在仔细观察时,他还发现她的指甲底下有几分干涸的血迹,仿佛近期曾经遭受过剧烈的挣扎。

“她一定是在死之前竭力想活下去,可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下场?”想到这里,宋慈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查明真相。

宋慈命人在村中打听李瑾生前的交往情况,恰好得知她生前与一名书生李承有过密切的联系。李承为人温文尔雅,常常出入李家,与李瑾的关系不明。宋慈心中暗道:“怪事连连,这世间怎会有如此多的撕裂。”

几日后,宋慈终于找到了李承,并将他请到了案发现场。李承面色苍白,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恐惧。“宋大人,我…我与瑾儿确有一段情意,但绝对没有任何的……”

“你说,她对你情深你心系她,然而为何这一切她却没有向你倾诉?难道你不该为她的死负责?”宋慈打断了李承的话,直视着他。

李承一愣,手足无措,似乎感受到了一阵来自黑暗的威胁。“我…我真的不知道啊。”他退后一步,脸上神情慌乱。

“那晚她与谁在一起,是否有人来过她的房间?”宋慈继续发问。

“我…我回想不起,可能…可能是那些常来捣乱的恶棍。”李承慌忙辩解。

宋慈的心中掀起波澜。他不断整理着李瑾和李承的关系,同时通过寻找证据来补全案情。经过几天的细细探查,宋慈发现李瑾生前曾因相貌出众而被一些富家子弟惦念。甚至有传闻有人因求而不得而生恨。

经过仔细分析,宋慈将疑虑锁定在其中一名富家公子周文身上。周文此人公子哥出身,恃才傲物,常常出入青楼酒肆,想必对李瑾的艳丽容颜多有关注。

宋慈决定前往周家调查。一进园子,就见周文正在竹林间闲坐,鼻尖亲吻着手中的一壶酒,浑身散发着不羁与放纵。宋慈走上前。

“公子,请问,你是否与李瑾有过交往?”他直截了当地问道。

周文抬头,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屑,“一个乡村的小女子,我何必在意?”

“可她昨日已经身陨,你可知这是多大的悲剧?”宋慈冷冷说道。

“身死又如何?她不过是个小妾,生死无常。”周文不屑一顾。

“你真的如此绝情?”宋慈暗自心寒,继续追问,“那夜你在何处?”

周文面色一变,紧扣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我正在应酬,难道有人说谎?”

经过一番激烈的推理与反问,宋慈心中渐渐明了。这周文此次回家,只因李瑾在临死前痛苦的挣扎,可能已经被他目睹。虽然他与李瑾并无深交,但他却心存不安,想为自己开脱。

“我如何能证明我没有在她的房间出现过?”周文的声音有些颤抖。

宋慈心思缜密,决定转变策略:“若你清白,那便将当夜的应酬人叫来问询,想必他们能为你证明。”宋慈的言语中暗含威胁。

最终,周文咬牙切齿,只得派人去请当夜的酒友。

不久后,几个公子模样的年轻人前来,散发着酒气,惹人厌烦。宋慈一一盘问,结果却并未如他所愿。几个年轻人在言语间极力维护周文,似乎有默契般的保护。

正当宋慈感到困惑之时,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清丽的女子走了进来,正是李瑾的好友小琴。“我听说瑾儿出事了,我来看看。”她冷冷地扫视在座众人,眼中闪烁着悲痛。

“你可知她的死因?”宋慈立即上前。

小琴犹豫片刻,眼中满是无奈。“我只知道,瑾儿向我倾诉过,她不满自己的命运,常常美丽的面孔引来那些恶少们的纠缠。”

“你说过的神奇萦绕的那些话,可曾提及周文?”宋慈逐渐靠近。

小琴似有所思,但很快摇了摇头。“周文常外出应酬,与她无直接关系。”

“但她身上的戒指,正是他的信物。”宋慈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神情,心中已然确定了破案的关键。

经过进一步引导,小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周文那晚的确出现在附近,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反倒是李瑾才在家中自守。”

随着排查深入,宋慈意识到,这甚至可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案中案。李瑾的死绝非偶然,她身封的秘密究竟是何,还需进一步探查。

最终,宋慈调查发现,李瑾在临死之前,试图保护自己,她有一件私藏的玉佩,上面刻着周文与她的秘密,而他却在得知她的孕告后,决定将她灭口,以保全自己的名声。

em>“你为什么不再松开手,周文?如果是以爱相许,又何以避之不见?”宋慈深思着,心中越发坚定了抓捕周文的决心。

经过多日追查,毋庸置疑,包括周文所隐藏的二位所谓好友,令其无从逃脱。宋慈最终带着铁证将周文抓捕归案。经过审讯,周文最终承认了他对李瑾的惧怕与行为,并恳求宽恕。

“若非那晚,我本无意杀她,只是想劝她终止这个不幸,谁知她却起了争执,最终被我推下楼……”周文面如死灰,泪水模糊了双眼。

真相大白,李瑾的死是出于周文的私心与恐惧,整起事件远非普通的鬼神之说,而是掩盖了人心中扭曲的欲望与纠葛。

宋慈以冷静的姿态记录下这一切并最终交予官厅。案件的真相露出水面,似一缕清风吹散了人心的误解。

他站在灯下,凝望着窗外渐渐暗去的夜色,心中反复思索着:“人,而非鬼神,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