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在南宋的一个初秋时节,天气渐渐转凉,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间,轻雾缭绕。宋慈,那个被誉为仵作之祖的法医学家,正在闭目养神,在案卷堆积如山的书房中,缓缓抚平心中的烦躁。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
“进来。”宋慈略显疲惫地说道,目光从手中的书卷上抬起。
一位年轻的捕察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满脸焦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宋大人,东西湖村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是村里的王氏女子,听说死状十分离奇!”
一个王氏女子,恐怕会让人想起那绝代佳人的身姿。宋慈站起身,眼中掠过一丝异光,他没有多问,立即收拾起文书,与年轻捕快一同赶往案发现场。
在云雾环绕的东西湖村,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宋慈走近,看到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被单独抬到村口,周围人低声惊讶,生怕被牵连进去。
王氏女子的模样格外引人注目,白皙的肌肤如同雪一般,柔润细腻,仿佛一触即碎;秀丽的面容套上几分凄凉,宛若秋水萍踪,无奈而又悲伤。女子的身材窈窕,衣裙裁剪得体,却在这死亡的阴影下,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这便是死者吗?”宋慈蹲下身,目光紧锁女子的尸体,细心观察。
“嗯,她叫王婉,二十有二,村里人人都夸她聪慧美丽,可如今…”捕快的话未完,神情已是悲痛。
宋慈抬起头,细细询问周围的村民。几名围观者便开始叽叽喳喳,纷纷表示不解与痛心。有人说:“她与一个外乡的书生走得很近,但最近却难得见到人影。”另一位老者叹道:“听说这些日子,王婉家里财物渐渐减少,或许是贼人下了黑手。”
疑惑在宋慈心中渐渐升起。他一步步检查尸体,先观察她的表面,察觉到她的面颊上似乎有一道明显的伤痕,形似人手所致,犹如被扼住咽喉的迹象。他微微皱眉,然后开始细致地解剖尸体,找到可能导致她伤亡的原因。
“可怜啊,可怜。”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窃窃私语声传入宋慈的耳中。
“王婉究竟经历了什么?”宋慈心中暗自思索,抓起一根细长的银针,开始剖析死者的身体。在一片寂静中,时间似乎都在此时凝固。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宋慈发现,除了脖子上的伤痕外,王婉的心脏被刺破,鲜血早已凝固,显然是死于重伤。宋慈用手指轻轻触碰尸体,他注意到一处有些异样,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她生前必与人争执,或许还藏有私情。”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宋慈详细询问王婉的家庭背景,发现她的父亲王老头因意外去世,临终前留下了三两金子。王婉的母亲一直心忧女儿未来,常常为她打嫁妆。她和母亲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
随着调查的深入,宋慈发觉整个事情的真相亦有些微妙。王婉虽然在村里受人爱慕,但她的心中似乎另有所属。村民们都传言,王婉与一位高大俊朗的书生邂逅,而他则为人神秘,几乎从未在村落中出现。
“那书生在哪儿呢?为何受害者与他人有所交集,而他依旧毫无所知?”宋慈不断思索,通过隐秘的线索,他逐渐摸索出了更多的信息。
几天后,宋慈得知书生名叫李雪,正是王婉心中所爱,也是她生前唯一的倾诉知己。捕快急忙前往书生家中,发现李雪刚刚踏足村落,面色苍白,似乎受了刺激。
“李公子,你可知道王婉的死因?”捕快急问。
“我…我怎么会知道!”李雪面露惶恐,神情慌乱,然而宋慈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书生心中必有隐情。
渐渐地,宋慈从李雪身上察觉到一丝异常,他的眼神不时闪烁,双手下意识地抖动,似乎藏有不少牵挂。这正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宋慈决定深入探查。
“对不起,李公子,我需要你阐述你们之间的关系。”宋慈的声音如寒风拂过,让人难以拒绝。
“我们…我们只是朋友,没什么特别。王婉家中近期遭遇了一些波折,我只是想帮助她。”李雪的话语略有迟疑,心中显然有许多不安。
宋慈逐渐逼近真相:“人人都说你是王婉心中所爱,但可有人与她为敌?你可知道她身边有谁觊觎她的美貌与财富?”
李雪犹豫片刻,眼神流露着担忧:“我听说她的母亲最近与一个商人接触,似乎想让王婉嫁给他。我…我曾多次劝过她,让她别与世俗的金钱纠缠,但…”
“所以,只因嫁妆之故,你便可以怀疑这个商人?”宋慈的声音冷峻如冰,眼中流露出深邃的智慧。
李雪愣住,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我并非如此…只是我的直觉…”
宋慈心念一动,恍若发现了另一条线索。他让捕快去探听商人的身份,随后回到案发现场,仔细分析王婉的亲密关系以及她生前的种种细节。
在与商人见面后,宋慈再度感受到一种几乎触手可及的怨恨。那商人不过是个平庸之辈,却在王婉家里炫耀不已。
“好好如她,却被她家人斥弃,真是愚蠢。”商人冷冷一笑,话语中流露着不屑。
宋慈正打算追问,商人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种理所当然的骄傲,似乎对王婉的遭遇并不在意,反而快乐于他金屋藏娇的真实愿望。
“我可没惹到她,但她身边的那些人,终究难以置身于事外。”商人阴险地笑了。
此言一出,宋慈意识到事情再度变得复杂。王婉的死,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介入,还有更深层的纠葛潜藏其中。
迫于压力,宋慈开始寻找更多的线索。经过几日缜密调查,终在某夜找到了个别村民,得知原来王婉在早前与一位神秘的道人相遇,道人经常在村外遇见积善缘助者,甚至有人说,他能唤起灵魂,使亡者得以复生。
“你是说,她与一个玩弄神秘术数之道的人交往过?”宋慈惊诧不已。
“是,他常在村外出入,口口声声自称能够预知未来,甚至有些男子因他而掉入迷局。”村民畏惧道。
此时,李雪、商人以及这个神秘道人均是疑云中的角色,而王婉的家人也未必无辜。宋慈决定化名隐入夜色,在村落树影中寻找这个月黑风高之夜的真正答案。
夜晚宁静得可怕,月光洒在草丛之间,宋慈悄然潜行,一边注意村民动向,一边捕捉任何蛛丝马迹。最后,他在某个空荡的屋脊上,见到了神秘的道人,流连于一暗处,正低声吟诵着什么。
“王婉的死,与你有关?”宋慈遽然问道,声音中透着一种无可回避的肃杀之气。
道人倏忽回头,脸色慌乱,却迅速恢复了平静:“你…你在说什么?我只是帮她顺应命数。”
“可她的命数应当是由她自己决定。”宋慈冷冷道,“你的意图不仅仅是帮助,她的悲惨遭遇背后,可能还有你暗中操控的线索。”
道人神情微微波动,随即露出不屑的笑意:“你以为我会犯错?王婉的身世,我都了如指掌。可我来只是为了引导命运,不是为了杀人。”他的态度显得高傲无比。
但宋慈并未被动摇,他逐步抽丝剥茧,深知这神秘方士的真实用心并不单纯。“可是,你的引导,竟让她落入绝境,你难道无愧于心?”
道人露出一抹阴险的微笑:“是非曲直,舍我其谁?你不过是个无能的法医,想要揭开真相,简直是妄自菲薄!”
就在这时,一声惨叫声突兀响起,打破了二人间的对峙。宋慈回过神来,心头一紧,立刻奔向声源。
原来,是村里的守夜人对着一个影子惊恐不已,随即扑向后方,寻找着那个不明的身影。
此时,众人呼喊声愈演愈烈,宋慈随即推开人群,直逼赴战。最终,他终于看见了王婉当日的情形映入眼帘,顿时内心如潮起伏,实力将二人围住。
“是你,害死了王婉!”宋慈断言,眼中浮现出一丝气愤。
看似神秘的道人,此时也露出在人群中的紧张,心虚的姿态暴露无遗。村民们始终不明真相,反而转愤怒于他的身上,进而责难。
“求你,别乱说!我绝无其事!”道人试图辩解,然而却无人相信。
宋慈一口咬定:“王婉一生顺应你的引导,但只因她心底的悸动,从未放弃梦想,最终却导致生命的凋零,你竟还敢逃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