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在南宋的一个飘雨的秋日,初秋的湿气悄然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市,街头巷尾弥漫着菊花的清香。宋慈,这位擅长仵作的官员,正坐在自己的案桌前,手边摆放着刚刚完成的几具尸体的解剖笔记。他的双眉微皱,目光透过窗外的细雨,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就在此时,门外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是县里的差役,神情慌张,口中带着急促:“宋大人,店【‘娘’字旁去掉一个‘人’】内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听说受害者是名女子,身世显赫,快请您去查看!”
宋慈闻言,立刻起身,轻声道:“带路。”他心中暗想:如若真是陷入勾心斗角的权贵之事,必定大有文章可作。
天色渐暗,阴雨绵绵。宋慈跟随差役来到案发现场,一个装饰华丽的酒楼外,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站在店门口,一名衣着素雅的女子站在黑色的轿子旁,面色苍白,神情恍惚,似乎经历了巨大的恐慌与痛苦。
“姑娘,这里请你稍等。”宋慈走上前,语气中透着关切。他转身对差役道:“将人群隔开,让我查探一下。”
差役瞬间捏着喉咙大喊:“各位请让开,请让开!”众人一阵骚动,纷纷后退,让出了一个空间。
宋慈踏入酒楼,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微微一愣。酒楼内铺天盖地的鲜花与莺歌燕舞的场景,仿佛与刚才的尘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二楼的一间包厢,几名衣衫不整的男子正在聚会,但此刻,他们的脸上却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恐与愤怒。
那扇包厢的门大开着,一具女子的尸体横陈在地,肌肤如雪、容貌娇美,正是案发的受害者——方氏,一个名声在外的美女。
宋慈第一次见到她,便被那种美丽的虚幻所笼罩。她的肌肤如凝脂,透着一种令人沉醉的光泽,而那一双闭合的秀目,更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慢慢走上前,仔细审视她的面容,心中念念有词:“可怜,竟然如此年轻便陨落于此……”
此刻,包厢内的几名男子们个个神色慌张,仿佛事情即将被揭露。宋慈示意下属将他们聚拢过来,随即开始询问:“事情经过是如何?”
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站了出来,他的声音颤抖:“我叫赵真人,方氏的情郎,今晚我本与她约好共饮,谁知她却被人捅了刀!”
“如此绝情,难道你就不想知道其人是谁?”宋慈毫不留情,语气更显威严。
另一个面容俊朗的男子插口道:“我们都不知道,方氏向来性情温婉,交际广泛,如何会遇到如此心狠手辣之徒!”
“我想知道她解除关系后是否有过什么争执?”宋慈的眼神逐渐明确,他决定从死者与生者的部分关系切入。
就在这时,那名看似温和的女子缓缓走了过来,神情中透着无辜与害怕,她低头道:“我叫李雪,是方氏的好友。方氏虽与赵真人私通,但她最近与多名男子交往,也可能是某位嫉妒她的人做了此事!”
李雪小心翼翼地直视宋慈,轻声叙述。她的面容精致,肌肤如凝脂,她的每一个动作无不透露出无辜和忧虑,但宋慈却在她声音中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紧张感。
宋慈心中暗想,如果说方氏真的被她好友所害,那为何其态度如此冷静?他决定在案发现场搜查更多的证据,快速寻找破案的方向。
他走到方氏的尸体身边,仔细审视,发现她的背部有一道明显的刀口,其深度及切口的角度,似乎给他暗示了什么。“她并不是在酒楼被杀,而是在某个地方被捅了刀,随后被拖回了酒楼,这里才是个伪装的现场。”宋慈暗自思索。
宋慈的心中瞬时清明,琐事的表面风光背后暗藏的血腥与算计令他忧虑。他调整思路,想着方氏在死前的生活,或者具备更多与她有关的线索。
“你们说方氏与赵真人有情,但她是否有竞争者?”宋慈环顾着众人,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圭衣的赵真人满脸愤怒,逻辑却显得不清晰:“我并不知道她与谁有过接触。”
“那她的书信、信物呢?这些难道不能帮助我们找到线索吗?”宋慈继续追问。
李雪失落地说:“方氏从小有不少追求者,但未曾转意过。毕竟,真正爱她的还是赵真人。”
此刻,宋慈的思维越来越谨慎。他开始注意到,事情的复杂程度已超乎想象,那种情与爱的纠葛恐怕绝不单纯。
经过几轮的询问,宋慈计划将江南的警力增强,暗自监视方氏生前的交际,并评估她与其他人的关系,以期找到各种重要线索。
几日之后,宋慈奔走于各个酒楼聚会,混杂于不同的社交圈,慢慢拼凑出方氏生前的生活轨迹。通过细致的调查,他发现,方氏身边除了赵真人还有一名焦急而心思缜密的男子名叫凌云,他对于方氏的宠爱并不亚于赵真人,而她死前与他密切交往。
宋慈暗记下凌云的名字,准备找他对质。
几天后,宋慈设法找到了凌云。他的言辞虽温柔,却透着不安,宋慈毫不留情地开口:“你是方氏的朋友,但若你深得她宠爱,怎会在事发当天无故不曾出现在她身边?”
凌云神色一滞,随即反驳:“我与她有约,但在此时我却被人寻衅生事,没能及时赶到。”
“但这解释能让你躲过嫌疑吗?而你又和那李雪有何关系?”宋慈的言语中浮现出火花,他的眼神透着深入的质问。
凌云一滞,似乎被点透了心思,讽刺的笑容浮现:若我说我从未想过杀她,你信么?
宋慈不为所动,依旧让人细查凌云的一切。很快,发现了凌云与李雪的秘密交往。原来李雪是凌云的旧识,而李雪与方氏争宠,在这一环节的风波中,李雪将旗下追求者逐一引出,令情况愈演愈烈。
此时,方氏的解释,无疑被李雪推向另一个极致。宋慈决定故伎重施,再次逼问李雪:“你是否与凌云有过私情?”李雪愤怒地反驳,却掩饰不住神色的慌乱。
经过巧妙的设问与逐步对照,宋慈发现,事实上,李雪与凌云双方都明确对方情感的深重,而凌云对方氏的感情更使得事情变得复杂。
在接下来的审问中,李雪恍惚间分辨不清哪一边是敌,是友。宋慈抓住这一点,进一步逼问,使得李雪的心理逐渐崩溃,承认了她与凌云之间早有私情,才引发了后来的谋杀。
最终,宋慈把所有线索串联到一起,揭开了这桩错综复杂的案中案。原来,李雪因妒忌而狠狠逼迫方氏,乃至与凌云密谋想要对方氏痛下狠手,结果却误伤了自己。
“这一切都是源于爱情的极端。”宋慈低声叹息,回想起那优雅又悲哀的女子。他在黑暗中看到的,不是简单的爱情而是一种更深的心态,一种伤痛的幽怨,在这一切悲剧的背后,都是无尽的复杂纠葛。
故事的结局,宋慈亲手断定李雪与凌云罪状累累,封存于历史的尘埃中,至于那被人遗忘的方氏,她的凄惨又美丽的故事,永远流传于南宋的耳边,正如那秋雨绵绵,落在点滴的墙角,暗示着温柔又勇敢的悲伤与爱。
一段纠葛的爱情,一出精心算计的悲剧,在不知不觉中画上了句号。宋慈转身离去,心中仍旧挂念着那段遥远的过去和女儿身上的雪白肌肤,似乎她仍在轻声叙说着一个未曾了结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