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富贵险中求
“嘶~”闫威刚只看了屏幕一眼,就吓的倒抽了口凉气,“这么多丧尸,这是你们说的好地方?”
他脸上写满了惊恐和不可置信,不明白孟庆逸和纪晏礼怎么找了一个这么要命的地方。
纪晏礼也凑了过去,指着屏幕说道:“你好好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闫威刚半信半疑的又凑近了些,仔细看着屏幕。
可这一瞧,他便不由的瞪大了眼睛,声音都有些颤抖的说道:“干果批发、副食批发、鸡蛋批发、酒水饮料批发、调料批发······全是搞批发的,这里面得有多少东西啊!”
“是不是好地方?”纪晏礼问道。
闫威刚猛地点头,说道:“好地方,绝对是好地方!就是这丧尸有点多啊!”
三个人都沉默不语,这么多物资,看的到,得不到,他们心里是抓心挠肝的难受。
杜佳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脸好奇的凑了过来。
其实她除了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三人如此难以割舍外,最大的目的是想离纪晏礼近一点。
她像个怀春的少女似的,一边看屏幕,一边用余光不停的瞄着纪晏礼。
“好帅啊!凑近看更帅了!都末世这么久了,他的皮肤怎么还那么好!”
杜佳莹的心里仿佛有一个疯狂的小鼓在敲,不停地尖叫着,脸上也不自觉地泛起了一丝红晕。
纪晏礼长的确实帅,剑眉星目、鼻梁高挺,皮肤白皙得没有一丝瑕疵。
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像一棵挺拔的青松,充满了阳刚之气,丝毫不显柔弱,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佳莹,佳莹。”闫威刚看着发呆的杜佳莹喊了她好几声。
“啊?怎么了?”杜佳莹猛地回过神来,眼神中还有一丝慌乱。
“你脸怎么这么红?发烧了?”闫威刚关心的问道。
杜佳莹急忙双手捂住脸,支支吾吾的说道:“额······那个,屋里有点闷,我有点热。”
闫威刚指了指沙发,好心的说道:“却哦。那你还去沙发上坐着吧,那空,凉快点。”
杜佳莹摇摇头,拒绝道:“不用,不用。我也跟着看看,想想办法。”
闫威刚看着杜佳莹,挠了挠头,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今天这小姑娘为什么怪怪的。
但他也没多想,毕竟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解决,那就是怎么才能从这个丧尸横行的“宝藏之地”把物资弄回来。
闫威刚紧锁眉头,手指不停地在下巴上摩挲着,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这看似绝境的局面中寻找到一丝生机。
“这么多丧尸,硬闯肯定是不行的,咱们得想个法子把它们引开。”
孟庆逸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补充道:“可怎么引呢?这附近也没有什么特别能吸引丧尸的东西,而且动静不能太大,不然怕是会招来更多的麻烦。”
纪晏礼双手抱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睛一亮:“老孟,我记得你有好几架无人机呢吧?”
孟庆逸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有些发懵,下意识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怎么了?”
纪晏礼直视着孟庆逸和闫威刚说道:“最吸引丧尸的除了声音,还有血腥味。所以,我们可不可以用血腥味悄无声息的把那些丧尸从市场里引出去。这样,动静也不太大,还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你具体说说。”闫威刚向前跨了一步,眼睛紧紧地盯着纪晏礼,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的详细计划。
纪晏礼大步走到书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认真地说道:“咱们抽点血,不需要太多,用布条吸上这些血绑在无人机上。让无人机低空飞行,在市场里转圈,吸引这些丧尸的注意力,然后从后面那个门把丧尸引出市场,咱们再从正门进去。”
孟庆逸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索了一下纪晏礼的办法,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能行么?那些血腥味能把丧尸都引走?”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毕竟这个计划实在有些大胆,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纪晏礼嘴角上扬,一脸得意的说道:“能行,血腥味对丧尸的吸引力特别大,小希之前实验过。”
一提到沈予希,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思绪也不由的回到曾经他们在酒吧的时候。
那时,沈予希用卫生巾吸引过丧尸。
当时他问沈予希准备了什么,沈予希因为害羞,死活不肯说。
不过后来他还是知道了,而且沈予希的那个办法确实特别有用。
“确实,丧尸们对血腥味特别敏感,再加上无人机还会发出声音,只要无人机控制好了,把那些丧尸都吸引出来应该问题不大。”闫威刚也附和道。
孟庆逸闭上眼睛,大脑飞速运转,仔细思考着这个方法有没有什么潜在的漏洞。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的措施。
好半晌,他才缓缓睁开眼睛,开口说道:“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去,近距离操控无人机。一台监控,一台引丧尸。如果丧尸成功被引走,咱们就进去,不行就立马撤。”
孟庆逸说完,闫威刚指了指屏幕,跟着补充道:“我记得咱们梨花苑有两辆皮卡,到时候开着一起去。而且这家‘真好喝酒饮批发’门口的小货车上已经装好了货,咱们直接把它开回来,也能省点事。”
纪晏礼看了看屏幕,问道:“这么长时间,这车应该开不了了吧?”
闫威刚摆摆手,说道:“没事,咱们梨花苑有两个修车工,一会让他们过来看看。这车开不了,无非就是放的时间太长,电瓶没电了,或者油挥发完了。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那都是小菜一碟,到时候让他们整整就行。”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又叽叽喳喳地围绕着这个计划商量了半天细节。
他们讨论着从梨花苑到批发市场的最佳路线,考虑着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甚至还争论起了每辆车上应该安排多少人负责搬运物资。
每个人都神情专注,各抒己见,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为一个好点子而兴奋不已。
直到把每一个环节都梳理得清清楚楚,确定无误后,才终于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