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135 还说不牵挂王爷呢, - 女配她千娇百媚 - 风过水无痕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5章 135 还说不牵挂王爷呢,

傅谨语等贵妇开粥棚施粥的行为,带动了不少官眷跟富户慷慨解囊,前来京城逃荒的灾民吃喝得到了解决,也就无人闹事。

都老实地窝在城门口的帐篷里,只等水患平息后,官府发放救济粮跟盘缠,然后就返乡。

而南边,因有太孙跟靖王这个户部尚书亲自前去赈灾,当地官员争先恐后地表现,没哪个不长眼的敢贪污赈灾银或是从中捣乱。

赈灾事宜进展顺利,灾情逐渐得到控制。

最神奇的是原本内务府已在预备曹太后的后事了,她竟然缓了过来。

靖王太妃同傅谨语感慨道:“他们老崔家的人都长寿就罢了,嫁给他们老崔家的媳妇们也莫名其妙长寿起来,这叫甚?”

略一停顿后,她“嗤”笑一声:“近朱者赤?”

傅谨语嘴角抽了抽,“近朱者赤”是这样用的?

嘴里却是恭维道:“果真如此,倒是好事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都盼着母妃能长命百岁呢。”

“长命百岁?那不成了老祸害了?”靖王太妃失笑,想了想,又道:“老祸害就老祸害吧,能看着我们D哥儿娶妻生子就好。”

傅谨语笃定道:“一定能看到的。”

说着,轻拍了下D哥儿的脊背,玩笑道:“D哥儿,听到没有,赶紧长大。”

D哥儿扭头,奶声奶气地抗议:“母~妃~”

“好好的,你打他作甚?”靖王太妃立时心疼得不得了,朝D哥儿伸手道:“来,到祖母这里来。”

傅谨语:“……”

靖王太妃这溺爱孙子的劲儿,比起前世那些把孙子当祖宗宠的爷爷奶奶们也不遑多让了。

不过她又不傻,才不会跳出来干涉呢。

横竖崔九凌打算当严父,D哥儿的教育问题归他,叫他自己去跟他母妃斗智斗勇去。

也就是这段日子他不在家,等他回来了,D哥儿可就不会如此被惯着了。

从正院出来后,霜降迎上来,福了个身,笑道:“给王妃请安。”

傅谨语笑道:“哟,这不是崔侍卫的夫人么?今儿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

“王妃又打趣人家。”霜降嗔了一句。

然后跟上傅谨语的脚步,笑嘻嘻道:“我横竖在家闲着无事,就过来跟王妃说说话,若有能搭把手的地儿,那就更好了。”

霜降的男人是暗卫营统领崔棋,崔九凌这个主子下江南赈灾,崔棋自然得带人暗中护卫,现下也不在京中。

做暗卫的人,都是外头捡来或者买来的孤儿,自然也就没有公婆需要侍奉。

她一个人在家无趣,便时常来靖王府,到傅谨语这个昔日旧主跟前奉承。

白露翻了个白眼,哼道:“咱们王妃身边有的是人服侍,要你这个嫁到外头去的小妇人来献殷勤?”

她们两人一块儿长大,亲如姐妹,素日互怼惯了,霜降不以为意,也懒得理会她。

只自顾地对傅谨语笑道:“早起我去了趟王妃的粥棚,见灾民老实地交验临时身份贴,领粥跟盖章,一切井井有条,好的很。”

顿了顿,又夸赞道:“傅诚这小子年纪不大,做事却极老成,不愧是王妃调/教出来的人儿。”

“母亲替我选的陪房,自然是好的。”傅谨语谦虚地笑了笑。

然后又听霜降幸灾乐祸道:“我们邻居就是李记米铺的东家,昨儿我跟他们家二奶奶一块儿喝茶时,听李二奶奶说咱们家大姑奶奶前儿又在她家米铺买了一百石米。”

一石折合市斤一百五十斤,一百石就是一万五千斤。

水患前米价基本在一两银子/石左右,夏收前粮价会有所降低,最低的时候能达到九百文左右,傅谨语囤积的那批粮食就是这个价格买的。

前阵子米价飞涨,曾高达十八两一石,户部出手整治,抓了一批扰乱粮价的商贩,这才有所回降。

但也只是降到了十一两左右,便再也降不下去了。

毕竟南边受灾严重,南边的粮食运不过来不说,且还得从北边调集粮食去赈灾,百姓又生怕断粮忙着抢购……

再多的粮食都不愁卖,粮价可不就居高不下?

一百石粮食,少说也要一千一百两银子。

啧,傅谨言这回可是大出/血呢。

傅谨语笑道:“难为你带来这样令人神清气爽的好消息,正好别个孝敬了我一箱子衣裳,料子都甚好,只是颜色不合我心意,你拿去穿吧。”

霜降是傅谨语身边伺候久了的,自然晓得这所谓的颜色不合心意只是托词。

靖王妃这样的身份,是如何都干不出穿外头孝敬的衣裳这种跌份的事儿的。

下头那些人自然也晓得,但每年三节两寿照样送,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又偏了王妃的好东西了。”霜降立时喜笑颜开。

片刻后,她“哎哟”一声,笑嘻嘻道:“先前我们家老崔还教训我,说他又不是养不起我,让我别动辄就来王妃这里打秋风。”

白露立时瞪她,言下之意是,那你还来?

霜降撇了撇嘴,继续道:“被我当即就给骂回去了,他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那点子俸禄能顶什么用?再说了,能有秋风打为什么不打?莫不是个傻/子?”

白露:“……”

“你就欺负崔棋嘴笨吧。”傅谨语失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