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外敌
边境急报如雪花般飞入京城,外敌如狼似虎般强占边境,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边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景光帝听闻后龙颜大怒,立刻宣沈策进宫。
“沈策,如今边境危急,朕命你为镇边大元帅,即刻率军前往,击退敌军,护我百姓。”景光帝目光灼灼地看着沈策。
“臣领命,定不辱使命!”沈策跪地领旨,眼中闪过决然之色。
沈策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境。一到战场,他便展现出非凡的英勇。他身披银白战甲,头戴红缨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战场上箭矢如雨,沈策毫无惧色,他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如蛟龙出海般冲入敌阵。每一次挥枪,都能精准地刺中敌人,鲜血在他身边飞溅,他却如战神下凡,勇往直前。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敌军设下埋伏,企图包围沈策率领的先锋部队。沈策冷静应对,他先是稳住阵脚,然后看准时机,带领一小队精锐骑兵从敌军防守最薄弱的一侧杀出一条血路。他的长枪上下翻飞,所到之处敌人人仰马翻。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跟随他突围,成功扭转了战局。
面对敌方凶猛的攻势,沈策还善于运用战术。他观察地形后,巧妙地利用山谷的狭窄地形,设下绊马索和滚石阵。当敌军进入山谷追击时,沈策一声令下,巨石滚滚而下,绊马索绊倒敌军战马,一时间敌军大乱。沈策趁机率领大军发起反攻,杀得敌军丢盔弃甲。
经过数月的苦战,沈策终于成功击退外敌,收复了边境失地。他不仅拯救了边境百姓,还让敌军闻风丧胆。回到京城后,景光帝亲自迎接,对沈策大为赞赏。
“沈策,你此次立下赫赫战功,护我国土与百姓,朕封你为镇国侯,世袭罔替,赏黄金万两,绸缎千匹。”景光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满朝文武无不赞叹。沈策跪地谢恩,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的奖赏,更是对他的鞭策,他将继续为国家和百姓鞠躬尽瘁。
外敌各部落见大势已去,纷纷派遣使者,表示愿意举族投降。消息传入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景光帝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臣意见不一。
有的大臣认为,这些部落反复无常,应当严惩,以绝后患;有的则主张接纳,显示大国风范。沈策出列,向景光帝进言:“陛下,臣以为可接纳其投降。但需令其交出兵器,将部落中精壮之人编入我军,分散安置,由我朝将领管制,令其无法再兴风作浪。同时,让各部落首领将家眷迁至京城附近,作为人质。对于普通百姓,可划分土地,令其务农,使其逐渐融入我朝文化,永不再犯。”
景光帝思索片刻,点头道:“沈策之言甚善,就依此办理。”于是,沈策再次领命,负责处理外敌投降事宜。
沈策亲赴边境,与各部落使者谈判。他威严而不失大度,将朝廷的条件一一告知。各部落使者见沈策气势不凡,且条件并非苛刻至极,权衡利弊后,纷纷应下。
在处理过程中,沈策事必躬亲,确保各部落有序投降。他安排士兵收缴兵器,登记人口,划分土地。对于那些心存疑虑的部落百姓,他耐心解释,展现出朝廷的善意。
经过数月的忙碌,外敌各部落顺利投降。边境地区在沈策的精心安排下,逐渐恢复繁荣。百姓们重新安居乐业,对沈策感恩戴德。而朝廷也因沈策的功绩,对他更加倚重,沈策之名,更是威震四方,成为百姓口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