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江源山林里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7章江源山林里

第137章江源山林里  离上一次同学聚集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大家听说谢宏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周凡,王小五就约了吴宝祥到江源山林里去看谢宏。

此时徐敏已经在山林里帮徐建安的茅屋间整理了许多的花木。

上官云被凌飞壮叫到上海去办理外贸交接的一些碎数的杂事,说是凌总想让他专门去负责跑英国的贸易,而上官云推辞不干,要在江源县的山林里养老了,一官云想是这么想,凌总开口还得去。

吴小祥三个人到了徐建安的山林的山口,徐建安已经在等候了,谢宏坐在轮椅,吴小祥赶忙上前一步“谢宏,你这是算好了,半年过去了,精神却比以前都还好。安达上那儿去了,不会看你已经好了,就自个儿回美国去了,真是这样,徐建安的山林中的泉源可要被抽空了。”

吴小祥虽然早就知道谢宏的肝癌已经得到了控制,但这半年来,自己根本没有顾的上来看他,政府工作许多的事情不是开会布置任务,就是向上级汇报工作,稍微有点空余的时间还要到上面去一项一项地落实。这不,刚刚有了空闲的时间,就和周凡,王小五跑来看看谢宏的毛病。

原来说谢宏只有半年生命,半年过去了,听徐建安说谢宏的毛病已经得到了控制,高兴的不来看都不行。加上周凡和王小五也想来看看徐建安和上官云置办的山林到底是怎么样的。

“安达,看谢宏的肝癌得到了控制,就从省城里顾了两个护士来照顾谢宏,她自己到美国医院里做实验了,临行之前从山里带了一瓶矿泉水和一包山上的碎岩石拿到美国去做试验和研究。”徐建安说。

谢宏说“原来我已经把什么东西都看淡了,现在知道我的肝癌得到了控制,这心情反而变的反常。现在激素止痛药已经不吃了,刚刚做过st,肝癌没有扩散,虽然没有扩大,但也没有变好,每天用山林中的泉水泡喝,肝痛发作的时间也减轻了,就是心里很闷。安达这次回到美国去,我让她不要来照顾我了,她的学术报告我也已经看过了,把我这几年来的病理分析情况都写出进去了,她的任务也完成了,也算不负她的一番苦心。虽说她是我第三个老婆,这么多年来都是她在照顾我,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她临走之前,我把自己名下的一亿财产都给了她,她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答应先给我保存,一亿的钱是我大儿子给她存在中国银行江城分行营业部里的。”

“上官云什么时候回来,他长期奔波在世界各地,在这个深山老林中能适应吗,按理来说,凌总让他再度出山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想让他把儿子和妻子到中国来做外贸生意,他当年在英国的外贸生意都是凌总帮他做起来的,而且现在的一些大单还都是凌总提供的。”王小五对徐建安问起了上官云的事情。

王小五在龙江县见过凌飞壮一面,凌飞壮几个姐姐现在都住在凌家大院里,还是王小五帮他重新装修整理的。虽然王小五没有和凌飞壮交流过,但凌飞壮的姐姐都知道,凌飞壮姐姐的女儿就在江城市群艺馆里工作,而且关系非同一般。

说话间,几个人都走到了山林间的茅屋里,吴小祥一眼就看见了徐建安的岳母。“早就应该到这里来了,这里的环境这么好,佬爷子来了没有,秀芬真还在这深山里候产,江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把产室安装好了吗?产科的主持医生都联系好了吗?”

徐建安的岳母是江城化工厂生产技术处里的老干部,曾经是吴小祥的部下,自己与李国栋的师徒关系她不知道,因为吴小祥江南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厂里担任生产技术处长的时候,李国栋已经到江城集团总公司里任总经理了。

徐建安的岳母说“都已经弄好了,秀芬现在休息,她父母在山溪钓鱼去了,建安的父母估计明天也要过来了,我们要长期住下来了。”

上一次谈起徐建安父母和秀芬父母老是不相来往的事情,吴小祥让自己的秘书找到了江城化工厂里的工会,这一对亲家是在江城化工厂工会主席的促合下,结怨三十年,终于在一笑间了结了,其中的一个因素是看在即将要出生的第三代人,四个人都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在江城化工厂的酒店里摆上了一桌,在双方见面的时候,吴小祥也到了现场,江城市副市长亲自来促合此事,还是原来生产技术处的领导,都是过来的人,那还有不领情的,一笑间把以前的恩怨都一笔带过。

吴小祥对她说“能够长期住下来那是最好了,以后你们都到这个山林里来养老,茅屋都是现存的茅屋,等你们安定下来之后,所有的茅屋都要重新建造,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大家共用,还准备从城里请个膳食师傅专门做药膳,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药膳调理,以后还有专门的医疗设备和护理人员要进来,疗养院正在建设当中,疗养院建成之后会有许多的老医生在院里养老,所有的医疗设施都是上官云投资从国外采购进来世界上一流的最新设备,包括核碰共振、st、简易的手术室,护理病房,老年的健身器械,后山水库可以垂钓。”

“这些徐建安都已经和我们说过了,我们十分满意,吴处长,其实我们早已经对徐建安认可了,只是面子上拉挂不住,徐建安他父亲对以前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徐建安几次想让我们见见面,他父母都没有答应,这一耽搁就是三十年了。上一次在酒店里他主要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然他还是不会来,即使来也有可能不欢而散。前两天听徐建安说,他父母明天要过来,我看这事还真说不定,能来最好,不来我们也不会当一会事情,第三代的人眼看就要出来了。”就在秀芬母亲为此解释的时候,大家已经在茅屋中间的长方桌坐了下来。

徐建安接着王小五原来的话题“上官云这次到上海不是有意英国的事情,凌总让他去上海虽然说是处理一些零碎的事务,但听上官云说好象并不是这么简单,有可能也是为了我这山林里的矿泉,还有山林里的一些珍稀树种的事情。凌总手头上的事情不会对他的姐姐说,所以他要求上官云到上海去做的事情,只有上官云到了上海才知道。”

有关龙江县凌飞壮其人,吴小祥好象听宝祥哥哥说过在龙江县有一位叫凌大哥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人就不知道了,宝祥哥哥远在西北,这么多年来很少有联系,有好几次的信件都退了回来,手机电话也很难接通,不是信号不好,就是关机,比较多的时间是通过短信联系。

吴小祥看谢宏又进入到了闷闷不开心的样子,就让人把谢宏送到房间里休息。问徐建安“谢宏的病能治好吗,我们刚到的时候。一开始看他的精神还可以,现在的面色很不好看了,是不是又开始痛了?”

“肯定又开始痛了。想要治好他的毛病那有这么简单,医生对他说的话多数是出于一种安慰,他能够坚持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估计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虽然现在已经停用了激素止痛药,我看过几天还的要用上。原来他抱着心死的心,对自己的生命已经绝望了,所以表现出十分的豁达,当他到我这山林里来的时间,每天喝山里的那泉水,好象确实有点效果,到了第三个月也不再痛了,激素也停用了,但他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再度发作可能就没救了,现在就看安达从美国回来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特效药。”徐建安见谢宏已经回到了房间里,就对大家说起了谢宏的实情。

当人真正得了不治之症,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虽能缓解一时,但终究无法逃脱恶化的结局。所谓的长寿之村也只能是长期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当毛病真正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更何况像谢宏这样的绝症。大家都在无耐地等待奇迹的出现,医学的进步总是跟随在病魔的脚后跟,而如何养生成了人们共同的话题。

大家吃了饭就到山间转了转,这五年来原来这一带的穷山恶水,还真让徐建安和上官云治理得山青水秀,一些珍稀树木已经成形了,原来落居在深山里的山民都成了徐建安山林中的帮工,错落在山间的农舍炊烟缭绕,顿时想起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面山”的名句。

细致一打听,这山林间的山民还都是长寿的,最长的能活到一百一十多岁,还不仅仅是一、二个老人,虽然满面都是皱纹,牙齿都已经掉了,却还啃着坚硬的粗粮,野果。三、五个老人团在一起观望着他们的到来,在他们眼里,城里人都是那么的有钱,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小车,还有他们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着装。

结怨三十年,终于在一笑间了结了。原本就都是些小事,上一辈的成见影响了三十年的时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