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已无言以对
第132章已无言以对
在方所长发表演说的时候,李国栋陪同凌飞壮坐在了演讲台的一侧,因为这场由方所长演讲的安排是现场临时组织的,会场上的气氛不像正式会场那么严肃,参会的嘉宾来回走动,环境轻松活跃。 李国栋和凌飞壮看着方所长在演讲的时候也相互聊了起来,坐在一起的还有新上任的张小波总经理。
凌飞壮看了看张小波,想想这女人不简单,在他见过的女性领导干部中很少见过,虽然算不上十分的靓丽,但言谈举止,特别是那噪门,在这喧哗的场景,根本就不需要话筒。
张小波的兄长在凌飞壮来之前见过一次面,她的兄长在上海开会的时候专门约见过凌飞壮。
凌飞壮是作为会议的特别邀请的代表,在会议上做自我介绍,海岛上的事他肯定不会说,就从江城市的龙江县开始说起了自己的起点,也有意地低调从龙江县开始说。
张小波的兄长知道凌飞壮是从江城市出来的,在会后专门约见了从江城市出来的凌飞壮。
对于这样重量级人物的约见,原以为是养父安排的,当清楚了张小波的兄长约见凌飞壮也就是想了解一下张小波在江城集团的情况。对于张小波的情况,凌飞壮不太清楚,凌飞壮也只能介绍起他在江城市知道的一切,以及与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李国栋的关系。不曾想,凌飞壮随意这么一说,把李国栋引入了张小波的兄长的视野,出于对自己妹妹的关心,把李国栋放到了自己的视觉当中。
过后不长时间,李国栋让凌飞壮他有空去一趟江城市,参加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会结束时贵宾特邀会场,凌飞壮随口答应了李国栋近期回江城一趟,尽可能赶到结束会场上,同时也想见一下张小波总经理。
无独有偶,方所长在和凌飞壮洽谈今后的合作意向的时候,想约凌飞壮见个面,凌飞壮就和方所长相约在江城市会面。约定后,凌飞壮就告知了李国栋,李国栋就让秘书处就给方所长发出了邀请函,并让方所长在董事会结束的时候作个总结性的发言,展示一下他的杰作。
江源五星水泥厂资产收购案已经告一段落,但最焦躁的是黄老二,此时更无人问津,门庭泠落,只有女儿回到家陪着他两位老人,他的小姨在黄宏没有出事的时候就离开,到远亲那里走亲了,回来的时候知道了黄宏出事,就马上跑到了阮老三家里,让阮老三找陈老大帮帮忙,黄宏可以不管,而对黄老二却不能不管,到了现在只能管往黄老二,家不能散。
就在黄老二最孤单的时候,陈老大和阮老三到了他家里来看他了,黄老二无言以对。陈老大和阮老三知道老二现在最难受的时候,没有主动对他提起黄宏的事,就在门外的小亭园子里,喝茶,聊着以前的那些的事,希望能给他带来一些安慰。他们两人都知道,黄宏走到这一步,老二已经悔之莫及了,这其中的原因无需旁人提起,只能来看看他以尽当年的师徒兄弟一场。
三个人,陈老大是领头人,在行业界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没有他,带不起一帮人开办水泥厂,黄老二,头脑比较灵活,工作能力比较强,老三,是个忠诚做事的人,三人配组建起了最早的水泥厂,那时是私营的,三个人也没有什么股份之类的区别,每个月赚来的钱,谁急用就给谁,平时也不分,都放在一起,到了公私合营的时候,三个人才把剩余的钱做了平均分配。
那个时候真是情同手足,这种情感到了各自都成了家也经常三家人聚在一块,直到陈老大退下来之后,黄宏当了厂长,三个家庭也都有了第三代了,三个人才慢慢地过着各自的生活。看见黄老二现在的处境,这几年以来曾经发生的种种不愉快的事情都忘在了脑后。
黄宏的小别墅和城外黄老二刚搬进去的那新建的别墅也被查封了,黄老二回到了城中的老房子里。原来走黄老二这后门,被黄宏得到照顾的人,原来家里车水马龙,家里的卫生几乎都被人承包了,现在园子里杂草横生,窗台上浮灰飞杨,曾经的常客现在都绕着走,一个影子都见不到了,世态炎凉。
陈老大和阮老三看到了这一些,隔三差五都来陪黄老二,述述旧。他们两人一方面为老二解解闷,另一方面也确信在黄宏的事件当中,老二谈不上包庇,也说不上纵容,充其量没有尽到一位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
黄老二的内心很愧疚,以前对陈老大的误解,没有及时听取两位隐隐的告诫,拒之门外。在这个门庭冷落的时候,两位故人还能来看自己,心里多多少少能有点安慰。
吴小祥自被暂停了职务,变成了一位普通的环保部门的职员,甚至连一个普通的职员都不如,二楼副经理办公室在停职的第二天就搬了出来,在那老旧的职工宿舍里隔了一间做临时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就像一个杂货间,没有重新安排工作的时候,整天在搞职工宿舍的卫生,再就是看环境保护方面的书刊,因为职工宿舍比较简陋,平时也没有多少职工来住,到也清静。
原来的工作狂,现在一下班就整点到家,原来家里的卫生都是章爱萍做的,现在难得有了这种宅男的感觉。
刚开始极其的不适应,工作被冷落了,过了整整一个多月了没有工作,想到下面去走走,可又是以什么面目下去,是检查工作还是串门,为了不让下面为难,在经理没有安排具体工作之前,就在那破旧的办公室里练起了书法。在家里原以为到晚上时候那何博望会来串串门,不曾想,从那之后没有看见何博望回家来住了。
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星期天,何博望的岳父正好从家门经过,何博望的岳父到是一个热心的人,客套起了家长话,问长问短。听何博望的岳父他老人家说,何博望的父亲身体不好,天天下班都到乡里陪父亲,她媳妇就住到了娘家。
吴小祥听是这么个听,想,那有这么巧合,停职的前一天的白天都还在一起工作,聊天,事发的当天晚上就没有回家住了。
吴小祥也见怪不怪,事情已经过去了,也就没有把他当会事,时间还长着呢。想想还是老同学好,西区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谢总老同学让章爱萍带话回来,让他干脆把工作辞了,到他公司里去当副总经理,但被他谢绝了,他不想信自己会犯错,他做的那些事情完全能够说清楚的,组织上根本就没有给他说的机会,欲加之罪总会有清楚一天的。
他相信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这一天也会期不远了。如果迟迟不给他一个满意的结论,那他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去留,机会不是没有,只是不想就这么认了。
下海到老同学西区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是最后的退路,如果这样那真就一切都结束了,不仅是自己不愿看到的,而且师傅又能是怎么回事,这才是他自己真正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愿意相信,也不去相信,更不会相信的。
在他被停职后的一个星期,突然收到了一份没有投寄地址的快件,打开一看是五本环境保护系统丛书,他没有去想这五本书从何而来,感觉到这来历不明的五本书其中肯定有其深意。他就开始认真地研究起工业革命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沉浸在书籍研究当中。
吴小祥突然收到了一份没有投寄地址的五本环境保护系统丛书。这时,这地,这意境,忽然间听不到那里弄前后叫卖声,忘记了身边的那些事,又似曾回到了厂里的那三年的艰苦学习境界,忽然感觉得师傅就在身边,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他的精神。
一年时间难得会有几次全局性的大会,曾经部下,同事难得会有几个点个头,会意一下,也不刻意地回避,礼节的回礼一下。他已经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那全球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环境困惑,发展中的国家所面临的污染与治理的思索当中,人一到了这种意境中,无视着那些飘过来蔑视眼神心神完全是另一个境界。
那办公室主任兰金凤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即便是从身边走过也形同陌路。这事本来就因她而起的,吴小祥心里很清楚。
以前凡开大会,坐在台下听报告,何博望都会坐在身边,现在已不是曾经的副经理了,一个靠了边的普通职员,身边再也看不到了何博望的影子。但每次开这样的大会,总会有几个临近退休的老职工坐在身边,时不时地搭几句腔,说些平时生活上的事情,谈些社会上的一些趣事,言语中表达出一种坚定和信任。
张小波的兄长是国家经济界重量级人物,并不是政坛人士,与政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