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完成了转型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1章完成了转型

第111章完成了转型  凌飞壮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正好是各项政策变动之时,甚至很多方面还在探索,古圣人都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董事局的一些政策模糊了,经济法则模糊了。

凌飞壮喜欢靠自己的智慧拼搏出一个自已完全能够撑控命运空间里,他坚信只要有法则,就能闯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没有法则或者说法则模糊不清的时候他不想有所作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肯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凌飞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等待的。

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成立,他没有过多地放在心上,江涛让他接手总经理的位子他也没有推辞,这一些虽然他没有参与其中,对他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不是他自负,不自量,事后的发展就能证明这一切对他来说是那么的容易。他上任之后就提拔了一个自己的助理,他无非是多打几个电话,所有的事都让助理去办,他还少在办公室里待,经常来回于上海,广州,bj之间,维持厂里的业务占用他很少的时间,并不是他不敬业,而是企业的政策很多是模棱两可的,特别是在双轨并行的时期,业绩和犯错误都是在举手之间,上级领导的一念之间,无章可循更显得多此一举,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造纸厂也根本没有放在他眼里,几个电话就把一年一度的事情办好了。

李国栋学弟来江城集团总公司里当总经理,凌飞壮也关注了学弟的一些情况,有他认可的,也有他不认同的,李国栋学弟来集团总公司里当总经理的第三年,他约了学弟在上海会面,进行了一次深谈,深谈的内容是针对李国栋学弟的,更多的是指出了学弟弱点,也可以说是学长对学弟的指责。他知道学弟的能力不至于在江城集团总公司的经济发展的这么慢。他对学弟在原来厂里的工作情况完全是认同的,而且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什么到了江城集团总公司里就这么施展不开,他不理解,也不能原谅他学弟的这种作为。在上海xh区一个私人会所两人相约而至,没有约其他人同来,只有他们两个人。

凌飞壮和李国栋两人见面都是在上海这家私人会所。这家私人会所是李国栋东北老乡同学李邦统开的,也是李国栋上辈族人的后代,李邦统的祖父曾经与张作霖转战整个东北,涡旋于张作霖,rb人之间,可以说没有李邦统的祖父就没有后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在rb人侵略中国东北的时候,一九三五年李邦统的祖父把自己手下的十几万人,大兴安岭的几十个山头都交给了东北抗日义勇军,自己带着几十号人直掏rb东京为结义兄弟报仇,不幸孤军深入,无一生还。

李邦统的父亲兄弟姐妹七个人,自父亲去东京不幸遇难后,就由党组织暗地里保护了起来。为了安全,李邦统父亲的兄弟姐妹七人隐蔽在上海,东北所有家产在李邦统的祖父去rb东京的时候都转移到了上海,兄弟姐妹七人暗地里都为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直至上海解放,七个人有五个在解放前夕转入到了全国解放战争中,一直在部队里担任高级军队干部,李邦统父亲和一位叔叔在sh市政府工作。

李邦统自己在上海国有企业一名普通职工,在十多年前就下海了,做商品贸易生意,十多年做下来,个人资产有了结累,富足之余办起了私人会所,专门会商社会名流和富商,以富会友,以贵会友,是上海第一批新兴起来的私人高挡会所,会员不仅要有钱,还要有身份,年会费就要十万元,这还是普通雅座,只能在主会大堂,里面别墅雅室是高级贵宾年卡,年费二十万元,三十万元,无论是普通雅座还是别墅雅室吃得用的应有尽有,就是没有客房,没有色情,黄色的服务,纯正的会商的场所。也有免费赠送会员卡,是针对特定对象发行,就像凌飞壮,李国栋这样的特别客户和长期的商品贸易合作伙伴。

李国栋对凌飞壮问了起来“师兄,你这么一卧,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你是一个有天地的人,困龙得太久了,灵气会没有掉的,时机不要错过的。”李国栋问起了凌飞壮什么时候开始动作,他也想不通学长会有这么好的耐心,在一个副厂长的位子上能耐得这么久的时间,起码他自己没有这个耐心。尽管两人都是师兄弟之间的情宜,但很多仍处在萌芽状态的心得,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等厂里的的事情完成之后吧,再陪爷爷一段时间。其实这几年也没空着,就是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一些,不想走爷爷的老路。我从去年开始,创业前期有关市场调研的事情已经展开了,当然,事业的起点还得要从龙江开始,一方面不想走捷径,另一方面对龙江,对江城市有个交待,留下个好影响。”凌飞壮对学弟抛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让学弟放心,自己对龙江会有有个交待的。

离李国栋学弟在徐汇私人会所的那次谈话已过去了一年多了,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也快一年了,虽然接收了江涛的总经理职位,但公司内部的一些事务他从来都不会亲自去管,提拔了一个分管生产副总和一个分管经营副总,难得开一次总经理办公会议,议论的也都是与生产,经营无关的事。在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一周年庆的时候,他在董事会议上开始实施了产业转移。至所以要实现产业的转移,说得确切一点就是为了生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整合,放弃一些没有经济效益或者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产业,为了企业生存,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跳出原来的条条框框,走出一条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路子,市场经济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还与计划经济交合着,但市场经济体制和条件已渐成熟,给予了人们和各个经济实体施展才华的公平,公正的平台。

凌飞壮他在一年前提出要实现产业战略转移,需要能力积累和一个良好的契机,等待了一年,在一周年庆的公司董事会上正式提出了,公司的业务要向房地产开发业务开拓。此时,政府机关,各个部门,厂矿福利分房随之兴旺起来的房地产行业,董事会议论的或担心的不是房地产行业,而是房地产开发的启动资金,房地产行业要靠大资金量运作的,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缺的就是资金,但不缺的就是土地,而且经过一年的资产整合,厂区里一大片土地都闲置了。

董事会当然地通过了他的提案,会议之后,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以空置的土地,厂房注册了一家子公司-龙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办理过程中变更了土地性质,凌总经理从外面调了五千万元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启动资金。龙江县城房地产开发业务在凌飞壮的经营思路里仅仅是福利性质的,原空置出来的土块,开发出来的商住楼首先满足公司的全体股东和职工的住房问题,剩余部分推向市场。在凌飞壮的房地产业务开拓规划中,这块空置出来的地块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开端,调进来的五千万元主要是看准了江城市西区的一个标志性的地块,二十二层的商务住宅综合楼,占地面积一百亩,建筑面积一百万平方米,是江城市最大的地块和最高的楼层。房地产开发公司所有的人员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的,经营管理按市场法则。

凌飞壮经过一年多的运作,龙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龙江县城的楼盘已经揭顶,可以开始销售了,按照总经理的提案,董事会的决议这个楼盘百分之六十都按福利的方式分给了内部股东和部分职工,这百分之六十的房屋都是按照七十五平方米建造的多层楼房,户型比较单一,在分房规定中附带了一条严格规定:十年之内不得面向市场转让,不得对外出租。这百分之六十的住宅是独立的,配套有老年活动室、健身房,绿化带等公共场所,还建有一处陈列室,陈列着龙江造纸厂前身,龙口牌蜡纸的历朝历代传奇的故事,造纸作坊,造纸厂、七个老人的旧照,在独立住宅小区中树立起龙口蜡纸商标徽标。

凌飞壮把原来龙江造纸厂百分之六十的地址改成了住宅小区,另外百分之二十开发的建筑面积推向了社会,两栋高层建筑在公司职工宿舍围墙外面,户型是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大部分都超过了一百多平方面积。还有百分之二十商铺是沿小区临街的街道商业区,这部分商铺不对外出售,用以留着招租以增加物业公司的日常收入,以维持物业公司的长久生存。凡公司内部职工承租的都是按内部价出租。在龙江县城这个楼盘结束之后,在他没有离开公司期间,他就没有在龙江县城里开发了,公司后来开发房地产业务都不是凌飞壮做的。

各人的经历,各人的处事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