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在反省思考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3章在反省思考

第103章在反省思考  任博元对郭昌光说“我想在适当的时候要召开一次廉政警示教育会议,在我们大力推进企业整改,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干部的自身教育,预警机制还得要加强,不要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了,却倒下了一些人。上一次董事局主席在江城集团的时候特别对我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我作为江城集团总公司里管干部的一把手,要承担起全部的责任,我们的责任重啊。”

任博元想到评估公司出现的差错,里面肯定是有意的和无意的,稍有一点差错,就是资产流失,自己的失职。于是顿时警觉了起来,刚刚跟郭昌光说要召开一次廉政警示教育会议,也是突然有感而发。

任博元似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郭昌光说,整改的时期,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旧的机制还在贯行,新的机制正在健全,双轨并行中有很多的逢隙,市场经济已经全面放开,商品经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之一,人都是有欲望的,干部也一样。

他从事了这么多年的法务工作,从未有过有如此的担心,这种担心从内心来说确确实实来自于那些因为企业整改造就了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企业整改的成果应该属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与企业患难与共的广大职工的,一小部分人因为掌握了企业领导职权,因为这一小部分人与分管的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沆瀣一气,把企业整改操纵于股掌之中,把企业的资产转到了私人,个人手中一切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空手套白狼那么的轻车熟路。

他觉得企业整改速度快了,快得有点让他目不暇接,左右不能兼顾。市场经济与产业治理整顿成了三步曲,当下的企业整改,成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由之路,别无选择。大批的职工下岗,他相信这是社会的暂时现象,一切都会过去的,经济发展起来,这种现象很快就会自然解决,然而他担心的是干部队伍,如果出现了问题,那是他作为主管干部和董事长推不了的责任。

曾有人提出高薪养廉,在这个时候这种提法有点不堪一击,人一旦有了私欲,就会欲壑难填。只有不敢腐,才能做到不想腐,要做到不能腐,不敢腐,只是在根本上下功夫。他觉得需要在企业整改当中树一个典范起来,以宏扬正气,他想起了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的江涛,高风亮节。回忆起龙江造纸厂整改当初自己虽然不是持同意意见,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对龙江造纸厂整改的方案不是很肯定的,阴错阳差地成就了现在的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

他觉得自己把面子看的很重了,面上无光的事他很少去做,当然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也不至于这样,毕竟是在他手上办成的。龙江造纸厂他去过两次,但两次去都没有碰到江涛,他来江城集团总公司也快有十来年了,江涛还从来没有来过集团总公司,更谈不上见面了,连一张合影都没有。在企业整改当中树一个典范的这种想法在他头脑晃过了一下,没有再续想下去了,因为他还没有想出可替代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的典型,自己没有什么闪光之处。

“郭昌光,我说的廉政教育警示会议只是一个想法和你聊聊,等董事会上定下来再议。今天就到这里吧,该说的我都说了,以后的工作还都要靠你们,不要有思想包袱。”任博元结束了与郭昌光关于江城集团总公司整改的谈话,自己进入到另一层面的思考当中。

在这时董事局又有了一个新政策,在职人员可以停薪留职下海了,推陈出新,优胜劣汰这一切似乎还能够解释得通,然而一些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掌握政策部门的人员,也下海了,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曾经管着项目的批文,曾经管着企业整改的一部分人也对号入座了,一切似乎早就有了准备,让他有种被人玩弄的感觉,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被手下的人玩弄那是极为失面子的事,然而这一切都是在董事局政策许可范围内的。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思想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了,这种政策的出台让他无所适从。基层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他关心的问题,原来计划在他任期内要更换一批不作为干部落空了。

任博元原来想把一些占着位子不干事的人,人浮于事的部门,无益于职能部门该撒的撒,不胜任的该换岗的换岗。在职人员停薪留职政策出台了之后,原来的计划都打乱了,不想用的人占着位子,能干的人却提不上来,能人最后下海经商去了,一切都是政策许可的。

在职人员停薪留职政策出台了之后,总公司里有很多的在职人员都下海了,时代变了,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在变化着,原来大家都怕领导,一切都要看领导意图办事,现在的游戏规则是双方的,领导和职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怕得是自己没有能力,只要有能力,每个人所有的能量都能够得到及时地释放。

整改的内涵太深了,深得让很多地方领导不得其深遂,摸着石头过河,习惯的思惟已经无法适应了。整改,确切地说是一次思想的大整改,思想的大变革。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挑战,如何识人,知人善任,适合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在调整着自己基层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思路。

任博元每天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里,一个人在江城市,每天早早地来,晚上没有九点钟都不会离开办公室。今天也一样,在楼下作过了早餐就到了办公室里。在整理办公室上的资料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下号码,是自己的妻子打过来的,就接起了电话,对妻子说“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上班时间不要给我打电话,你怎么忘记了呢。有什么话,长话短说,快点。”电话是任博元书记的妻子打过来的,长期以来,任博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部下,都有这个要求,上班时间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包括电话。

“博元,如果是家常话,我会在你上班的时间打你电话吗,你也不想想,你到江城市工作之后,我又有什么时候在上班的时间打过你的电话,我还没有说什么事情,你就给我说了一大通,真是气人。”

“老婆大人,错怪你了,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快说吧,昌光过一下就要过来汇报工作。”任博元与妻子长期以来很少犯过这样的口角,每逢工作中遇到点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是相互谦让着。

“博元,你最好今天,或者最迟明天就回家里一次。”任博元的妻子说话有点急。

“看你这么急,什么事情,电话里不能说吗?”任博元想能有什么事情,一般的事情也就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

“电话里确实不好说,一、二句话也说不清楚,你还是快点回家一趟吧。”任博元的妻子听任博元这么说,又急了起来。

“有这么急吗,事情严要吗?”出乎任博元的意料,还真有重要的事情。

“事情不急,不严重,我会在这个时候打你电话吗,你也不想想。”任博元的妻子在电话里说。

“那我看看,明天能不能够走得开,现在正在搞企业改制的关键时候,事情很多,尽量吧。能不能够回家,最迟我晚上会给你打电话的。”放下电话,不由地让任博元担心了起来,多年来他妻子从来都没有在上班的时间和他通过电话,自从他到了江城集团之后,七年多了,都是晚上十点钟准时通电话,无论有事没事都会通上十分钟至半个小时的电话,昨天晚上也刚刚通过电话,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怎么今天上午上班还不到一个小时,就突然来电话,又不告诉什么事情,不由地担心了起来。

任博元当江城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的时候,没有想把妻子调到自己身边来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太不会自理自己的生活了,当时他调到江城市的时候,组织上是有这个意思,想把他妻子调到身边来,照顾一下他的日常生活,但被他拒绝了,他不想有这种特殊的照顾,现在交通也方便了许多,江城市回家里也是半天多的行程,一个月回去一次,也很正常。关键的是,妻子到江城市来了之后,虽然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而家属在身边很难免会干涉自己的工作,妻子的工作单位与自己难免会出现一些交错的关系,他与妻子的感情非常的好,不想因不可预见的事来影响与妻子和蔼相处的生活。

任博元尽量在挽回自己用人过失的时候,想不到有人向自己递过来了炸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