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有点感悟了
第72章有点感悟了 汪博向黄宏厂长汇报起与乡长私下做的事,也知道黄宏的意思,乡长是个小人,不能长期合作,听去好象是在问黄宏,意思让黄宏不要再去做这些事了,与乡长这样的小人合作迟早会有一天要出事的。
“他们以前偿到了太多的好处,想要叫他们停下来还真难,幸好这次行业整顿的及时,不然的话我还真没有办法对付这些乡长,毕竟我们曾经都是利益共同体啊。”黄宏感慨地说,也有一种释然,长期以来和乡长做的那些事都不是正道,时间不能长久,一旦败露了,那什么都完了,利益上面的朋友不能交得太深,只能是短期一种行为。
“小毛子已把石灰石矿都关掉了,现在厂里的生产都忙了起来,原材料会不会跟不上?。”黄宏担心地问到了正题上,供,产,销要全面兼顾,担心原材料的供应跟不上生产的需求,他知道汪博会考虑到这一点,就是想问一问汪博是怎么处理这些事的,心里也踏实一点。
汪博默了一下,心算着,而后就解释道“应该没有关系,乡下的那些水泥厂不是全都停下来了吗,那些厂里还有很多没有用完的库存原材料,我在几个地方走了走,估计还可以用两到三个月,这些库存原材料本原就是我们给他们的,我这就都一一控制了起来,其他人拿不走的,到时候再付他们一点钱辛苦钱就行了。”
供应科长汪博是黄宏一手带出来的,自己所做的那些事,都是经过汪博去办的,几年来,汪博办事得心应手,也是同心同德,关键时候能给自己挡子弹的人。
黄宏继续问道“你保证在那些矿区的乡镇里没有我们五星水泥厂留下的东西?如一旦有点什么事情,是经不起检查的,我们得考虑仔细一点,有必要你亲自去到那矿区的乡镇里跑一趟,对乡长我真有点不放心,怕他给我们留了一个后手,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
想想当初乡长来找自己合作办水泥厂的时候,刚开始是不同意的,之后也是一步步慢慢地陷入到了乡长的水泥厂里,现在两人分手了,担心乡长会给自己下圈套,自己好象处处都处于被动的状态。想想这么多年来自己确实有点顾此失彼,太放任了,让汪博复查一下,消除后顾之忧。
“签订采矿协议的时候,我们都是以乡镇企业的名义办的,跟我们五星水泥厂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款是我们厂里支付的,货也拉到厂里来的,这有没有关系我就不知道了。”汪博非常确定地回答当初签协议的事,但他只知事情表面,是不是会出现意外他就不敢肯定了。
“款是由我们支付,这事我知道,对上面我也做过说明了。让我再想想看,还有什么遗留的问题,没有想到的方面。”黄宏自言自语地说。他总觉得有什么方面自己还没有考虑到,怎么想,怎么理都没有头绪,找不到原因,他又不能一个一个地去问个遍。一个人抽着香烟,在回意过去的一件件事,想了半天好象理出了一点头绪和问题。
就在黄宏与供应科长汪博谈采矿的时候,花县长打来一个电话,说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明天要到厂里来视察。他放下电话马上把办公室主任叫了来,分付下去,把全厂都适当地清理一下,明天一定要把生产线开足。工厂里面,特别是水泥厂,清理也只能是意思到位就行了,要有一个生产红红火火的样子,现场清理也不能弄得太干净了,但生产线上一定要开足,职工也要全部到岗,在关键的岗位上都要安排自己信得过的职工,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肯定会出现一些要提问的事情和场面。
如果这时这个电话不来,他可能会想起点什么,承包采矿权的钱是厂里付出去的,而且是大笔的钱,会计审计报告里已经提到过,有凭据在案,只是付款凭证上没有说明,解释是采购石灰石矿的钱,而石灰石矿没有进来的证明,原材料的进出都对不上,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清楚这里面的关系。他想的东西太多了,把这最简单的事情反而给忘了。
其实他只要平时他对那个财务经理稍微关照一点,事情可能就过去了,假账只要是个会计都会做,石灰石矿区的乡从来都不对外开正规发票,都是地摊上买的收据填写一下盖个章就算是完成交易的凭证,这点财务经理肯定会想得到,更何况财务经理虽然账上无法表明,但心里早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也正面向他提过好多次,只是他从来没有当作一会事,平时对财务经理也不当自己人,计划完成改制后就要把那财务经理换掉。
对这一点,财务经理心里也非常清楚,就因为黄宏当副厂长的时候出差回来,有一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没有给予报销,从此结下了仇恨。就因为黄宏他忽视了这个小细节,导致了他以后处在极其被动的局面,这是后来发生的事,到后面再说。
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到县分公司一个水泥厂来的,以前当总经理的时候都没有来过,现在做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更加忙了,就更没有时间来了。如果不是五星水泥厂企业整改,如果不是社会上,班子成员对江源五星水泥厂这么指指点点,如果不是李国栋在会议上和他交真,他肯定不会到这个正在行业治理整顿的水泥生产企业来下基层搞企业整改调查。他想看看五星水泥厂是不是社会上传说的那样领导不作为,开工不足,职工在家待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如果真是这样,那必须,肯定要把这个厂长拿下。
如果五星水泥厂真像大家说的那样,任博元肯定要把黄宏先拿下,再整改,那怕放慢了五星水泥厂的整改步伐也必须要这么做,但愿不要像大家说的那样,让某些人的话不攻自破,一切都顺顺利利的。
董事局主席万伯渊前几天到市里,匆匆忙忙几个小时就离开了,像是中途停留了一下,没有任何的意思,但带来的两位部长倒是帮李国栋解决了两大事情,特别是曾经在他手上被否决的民营企业办教育的事,让他觉得很失面子,如果在他手上否决,又在他手上重新扶持起来那就不一样了,那样就不失面子了。
当初对这两家民营企业家联合江城集团想投资教育事业完全是董事局所限制,董事局没有这个政策,按任博元的性格是不会去冒这个政策风险,他总是离政策线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在他的规划当中。如果现在张小波把这份《江城集团关于民营外国语学校的发展思路》送到他手上,他也会积极支持,争取董事局教育部的政策支持。而张小波把这份《江城集团关于民营外国语学校的发展思路》报告送到了李国栋总经理的手上,并且没有经过与他董事长的协商,就把这个信息传递到了董事局教育部的部长手上,他顿时又感到自己有点失控了。
谁知道,李国栋没有先向他汇报就越级向董事局里反映了,想想有点不高兴。
他不知道,李国栋原来是想给他留足面子的,谁曾想,张小波副总经理不配合,李国栋又刚刚和他叫了一次真,这个时候让李国栋来找他,协商这个事恐怕不太可能,按常理来说,要交也是张小波交到他手上,张小波不是董事会的董事,与他平时很少汇报工作。
他也想到张小波的顾虑,如果他同意了那还好说,反正原来就是他手上经过的事,现在政策变了,一切都顺理成章,都说的过去。张小波可能担心他依然不同意,所以就去找了李国栋,本来这个事情就是总经理份内的事。张小波担心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依然不同意,那以后张小波如何在江城集团的教育部门开展工作。
任博元凭着自己的猜想,想想李国栋,又想想张小波做的这件民营企业家投资教育事业的事,法学家量大的时候可以包容天下,量小起来的时候小米点的事都容不下。任博元就是带着这种心情到江源县一个一点政治文化色彩都没有的五星水泥生产厂里来考察的。
任博元他也当是出来散散心,好久没有到企业走访了,也应该深入一下基层。陪他一起来到厂里考察的有主抓企业整改的郭副总经理和整改办主任,以及几个秘书在的面跟着。经过江源县政府的时候,江源县花县长的车在后面也跟了上来。在出发的时候整改办主任提前告诉花县长,董事长任博元要来,但董事长任博元不想与花县长一起出现在五星水泥厂广大职工面前,任博元看见花县长的车一出现,就让主任告诉后面,要花县长的车离自己远一点,不要靠的太近。
再精明的人,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