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城乡间疏导
第50章城乡间疏导 顾经理对吴小祥指示道“如发现有遗留的,一律问责处理。对长期累教不改的企业,一律关闭,对新发现有环境污染的老企业要停业整顿,对新冒出来的小化工,没有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也一律关闭。对于这次联合执法检查,市长和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都作了批示,要严肃查处,严惩不贷。上午会议上市长虽然没有对我们环保部门以前的工作说什么,但要我们环保部门一定要严格认真负起责任起来,也听得出他的言下之意。看来我们对市里边发展边治理的精神没有从深处去领悟,上级没有及时了解我市现在环境污染的现状,这是我们环保部门的责任,没有及时向上面反映地方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现在被动局面,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经理让执法队长何博望全程参与联合执法,遇到情况要吴小祥副经理当机立断,绝对不要手下留情。让吴小祥马上通知何博望处理一下手上的事情,明天就到市工商局报到,有事一定要及时联系。
工作布置了下去,经理问起了这几天在下面的情况。吴小祥说“下面的情况确实比较乱,老的没有解决,新的冒出来的不少,龙江,江源都发现了一些小化肥厂。龙江造纸厂现在已经停产了,到厂区里看了停产好象不是为了治理污染,造纸的工业污染现在还在流着。江源县一家轻质碳酸钙化工生产企业,环境污染面积比较大,花县长带我们到车间里进去看了生产污染处理系统,我们所看到的是设备确实正在安装,估计下个月能投入试运行。在江源县乡下看到很多的小水泥生产乡镇企业,全都是立窑,污染很大,由于家数太多,对乡镇经济贡献比较大,县里下不了决心,看来一下子很难解决好。我们也到了五星水泥厂去看了,五星水泥厂立窑已经停下来了,但回转窑开工严重不足,远不如乡镇企业,好象有几家乡镇企业是五星水泥厂的外围企业,生产非常兴旺,由于不是我们的责职范围,没有过多地问。两个县乡镇里很多的河流都已经被污染了,不仅是水,空气中废气也很浓,其他几个县原计划也要去看看,这不,我们就急着赶回来了。”
“好的,那就这样吧,你去督促一下何博望,他是新来的,第一次参加联合检查,不要给我们环保部门掉链子,要把相应的检测仪器都带上,还有重要的罚单凭证,再带上几个业务骨干,明天出发,做好记录,取证,幸好他以前在省城里做过。”经理这下心里有点急了,想不到下面的情况真有点复杂,不杀不足以立威。一些私营企业老板在公众场合对环保人员不悄一顾的情景已经忍耐太久了,甚至在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在执法的时候殴打谩骂已经触犯到了他的尊严,对这种目无法纪,严重污染地方环境的现象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了,再不出击,不是江城市长要撒他的职,而是他要引昝辞职了。
第二天上午市工商局会议厅。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三路人马正点到齐,分管环保的副市长亲临会场作了动员讲话,要求执法人员,对违法,违规,造成地方环境污染的现象要从重从严处理。副市长作了简要的动员讲话,就离开了。市工商局局长开始布置了这次检查的重点区域,检查的方法,分成两队,一队从龙江县开始检查,一队从江源县开始,最后在成化县汇合。要求大家准备好一切现场执法的手续,文件、规章、罚单、勒令关闭通知单等一切应备的资料。何博望分到了第一队为队长,另一个执法大队副队长分到了第二队,六辆执法局的越野吉普车向东,西两路出发了。没有和下面县里打招呼,直奔执法现场。在行动之前已对各县卫生治理和环境污染企业做了列表,六辆执法局的越野吉普车就像六把上方宝剑,直插要害之地。江城市政府两套班子这次动真格了。
像这样的联合执法已经多年没有举行过了,城乡的一些市民,农民为了发展个体经济,为了尽快地富起来,办起了很多的小型,微型企业,还有很多的家庭工厂,一切手续都没有办,与一些乡镇企业签约了来料加工,顾了一些帮工,没日没夜地开工,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最初的原始结累,也不顾环境保护,有些地方的环境都污染了,严重在影响着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开始的时候,人们反响不是很大,发财致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城市社区和乡镇也都放任自流,之后这种现象形成了一种风气,规模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情况,城市社区和乡镇村民都纷纷向市信访办投了举报信……市信访办把这些情况汇总上报了市政府办公室,马上引起了市长的重视。而李国栋自来集团总公司工作后,一直忙着大事,原来习惯在市民街道区,乡镇行走民间也少了,看到了市信访办的报告,带了两位身边的秘书到在市民街道区,乡镇暗访,想不到地方上的卫生,环境污染比报告里还严重,于是要求江城集团总公司极力要求旗下所有企业配合这次全市的卫生,环境污染的联合执法行动,凡涉及江城集团的企业一律从严处罚。
城西一座老桥通向城外的一处老旧的工业区,这座老桥是城市三座老桥之一,建筑已有年代了,七十年代初期这里是一座浮桥,江面很窄,那时候市里没有工业区,生活区的划分,加上城市西部远离国道,随建随批,随批随建,就建起了几家机械制造、电工器村、传动机械,还有一家地方中型绵织厂。自大桥建成之后,先后从城中拆建到在城西扩建了起来,这几家都是江城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企业,因为行业的不同和企业领导班子的经营能力不一,经济效益也差异不一。这些企业都在企业行业治理整顿之列,只是时间前后的问题。
分管企业行业治理整顿的副总经理郭昌光目光放到了这处工业区,虽然把江源五星水泥厂和龙江造纸厂作为了行业治理整顿的两个典型,一个是行业不景气,企业难以继续生存下去了;一个是由于企业领导班子的不作为,原本很好的市场,都被乡镇企业瓜分了。但要在这两个企业入手之前,先摸索一下其他类似的先例,以防真正开始动手对这些企业行业治理整顿时处于被动。
本着这种试探性的想法,他选中了一家规模不大的机械制造工业企业,这家企业十年前刚从城中拆建到城西。多年前,集团公司对这家企业厂长实行承包的时候曾红火过一段时间,由于厂长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时候,企业经济效益就逐年亏损,虽还不至于资不抵债,但为期也不远了。厂长是一位学地质的,在二十多年前,不太讲究什么专业对口,被分配到了这家企业做金工,从职工到车间主任,又提到了厂长,经历了二十年,原来志向把企业做好做强,分享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种种优惠,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力不从心之余就开小差了,看着人家发财致富,自己辛辛苦苦,懈怠了。两年前江城集团总公司把这家企业更换了一位厂长,新来的厂长是搞商品贸易出身的,对工业生产经营是个外行,加上被撤职下来的原来老厂长还在厂里坐在原来的办公室里,稍微运作一下新上任的厂长就待不下去了,于是又恢复了老厂长职位。谁知道,这位老厂长重新担任厂长之后更加变本加厉了,职工虽然没有下岗,但拖欠工资很严重。
企业领导班子不作为的现象在那个时候经常发生,副总经理郭昌光就对这家企业进行了现场办公。这家企业的厂长已向江城集团总公司申请要求以个人收购这家企业。这种思想在江城集团的中小企业现有领导班子里也极为普遍,特别是厂长。郭昌光不想无缘无故地得罪这些地方各个层面的发言人,他确认在企业中有一些人并不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为了企业的未来,不是为了厂里的职工,他们看中的是那部分已被挥霍所剩无几的国有资产,梦想一夜之间就能发财致富。
郭昌光他一方面体察一下企业行业治理整顿在下面的民情,一方面观察一个这些企业厂长们的是怎么想的。在江城集团总公司工交处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这家企业进行改制前的调查。表面上看去很认真,当会事,声势也很大,在三楼的会议室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会议。
试探性的摸底,原本就不看好这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