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不可让义士寒心
驻扎琅琊山的总兵是金声桓。左良玉虽然拥兵八十万,但是其麾下真正能打的,直属于左良玉的官兵,不过只有两三万而已,其他的都是流民,至于左良玉麾下其他的能打的官兵,则是分别属于金声桓、惠登相、李国英、马进忠、王允成几人。
这些总兵手上能打的兵,并不比左良玉少多少,因此,左良玉必须要纵兵劫掠,才能保证自己对军队有一定的控制力。
至于左良玉麾下的其他士卒的战斗力有多差,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在一片石一带被清军和吴三桂击败之后,部队自此一溃千里,一发不可收拾,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还能将拥兵八十万的左良玉打得不敢撄锋。
甚至,李自成的部将袁宗第,能够凭借两万闯军击溃左良玉的大军,而在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降清之后,其部队又被黄得功和刘良佐数万人击败,由此可见,左良玉的流民部队战斗力有多差。
当金声恒得知驻守在琅琊山周围道路上的部队被朱慈烺击溃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了。
琅琊山虽然还算广袤,但如果没有山下送上来的给养,凭借军中携带的那点补给,用不了几天时间,金声恒所部就得开始挖草根啃树皮。
因此,金声恒必须要尽快寻找机会从琅琊山突围,至于山中的李北等人,已经不再是金声恒的主要目标。
“李伯父,这两日贼军搜山的进度似乎已经放缓了。”
琅琊山中,已经没有什么气力的毕元礼对一旁的李北说着最近的情况,他的父亲毕云天,早已经死在金声恒所部搜山的过程中,身边的数十名乡勇,已经只剩下七八人。
“恐怕是陛下的禁军已经到了山脚下了,我等努力并未白费。”
李北苍白的脸上扯出一个微笑,紧接着又是虚弱地闭上了眼,毕元礼见状焦急起来,立刻是从随身的背囊中拿出一把草根,挤出汁水喂到李北的口中。
他们带的干粮,早就已经消耗一空,这些天都是靠着草根野果和山里的一些野兽来果腹,还得时时防备敌军的搜捕。
“快,那边有人!”
正在李北想稍稍休息一下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一声大吼,李北见状,立刻是强撑着身体站起,想要带着毕元礼几人往更深处逃命。
“迟了。”
听着脚步越来越近,李北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这么近的距离,根本就走不掉,对方显然对琅琊山颇为熟悉,才能这么快就锁定他们的藏身之处。
“李先生!”
随着层层灌木被拨开,传入李北耳中的是一个年轻的声音,李北听这声音有些耳熟,却又不记得在何处听过,强撑着睁开眼睛,却见眼前是一个背着剑的青年军士。
“李先生,我是刘正清,是山脚下刘家村的童生,你进山之前咱们还见过。”见到李北还活着,刘正清兴奋不已,拿出随身的干粮送到了李北嘴边道,“陛下已经率军过来了,禁军第四军的李玉廷将军已经进山,开始搜剿贼军,你们已经安全了,一会我会带着你们下山。”
李北听到这话,终于是放下心来,根本顾不得回答刘正清的话,立刻是接过干粮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他已经饿的太久了。
见一旁的几名乡勇都是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刘正清立刻拿出了随身的其他干粮分发给了他们,而此时,李玉廷也是来到了此处。
“李北和毕云天是否在此?”
“将军,在下便是李北。”
听到李玉廷叫到自己,李北连忙放下手中的干粮施礼,紧接着,又有些悲怆道:“毕兄,已经在两日前于琅琊山中为贼军所害,壮烈殉国矣,唯有贤侄毕元礼在此,若非将军入山,恐也于今日死国。”
看着李北和毕元礼两人都是脸色苍白,身体摇摇欲坠,李玉廷颇为动容道:“诸位真是国之栋梁,陛下特命本将军来寻诸位离开此处。”
李北听到这话,连忙劝道:“将军,贼军仍在山中,琅琊山中乃金声恒所部,非一般的流民军队可比,不可轻视。”
“放心,莫说只有十万贼军,就算是左良玉亲至,八十万大军尽在此处,进了这山,本将军必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对于左良玉的部队,李玉廷可谓是相当了解,如果是崇祯朝前期的左家军,李玉廷肯定不敢带着一万多人与其硬战。
但是,自从崇祯十五年朱仙镇一战,左良玉麾下精锐几乎尽被李自成剿灭,后来所谓的八十万大军,绝大多数是从襄阳拉过来的流民罢了,对付这种军队,李玉廷有着绝对的自信。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别说是现在精锐的天子禁军,就算是改制前的京营,对上左良玉此时的流民部队,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左良玉的部队,也只能欺负欺负手无寸铁的百姓了。
“陛下没有忘记我等,在下感激涕零。”见李玉廷对他们这些人如此重视,李北不禁潸然泪下,想到已经牺牲的毕元礼等人,李北不禁叹道,“毕兄,我等没有做错,选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毕元礼见状,也是壮起胆子问道:“李将军,陛下从滁州来,想来应该已经见到在下的祖父,不知祖父……”
在毕元礼随李北出城之前,毕懋康的病就已经相当严重了,此时自己已经性命无虞,自然关心起祖父来。
“放心,陛下已经派人去为毕先生寻药,对于忠烈之士,陛下从来不会亏待,本将军进山之前,陛下下达了口谕,不可让滁州义士寒心。”
“陛下真乃圣君也!”李北和毕元礼听到这话,都是热泪盈眶,在他们看来,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有了朱慈烺这句口谕之后,都已经值得了。
“诸位且随刘正清下山去,陛下还在山下等着你们呢,至于山中的贼军,就交给本将军来解决吧。”
见到几名乡勇激动不已的模样,李玉廷不禁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