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北京谈判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4章北京谈判

当李邦华踏入大殿的时候,多尔衮已经等候多时,见李邦华进来,多尔衮立即起身迎接道:“想不到竟然是李兵院亲自前来,本王当真受宠若惊,来人,给李兵院赐座。”李邦华倒也不客气,大马金刀的坐下之后便开门见山道:“先前冯铨先生已经在南京说过摄政王的条件了,摄政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多尔衮神色一滞,专门准备的客套话此时也是已经说不出口,洪承畴见气氛尴尬起来,连忙是打圆场道:“先前冯大人虽然已经是说了和议的条件,但是具体的条款却仍需商榷,因此才是请李兵院过来。”

多尔衮点了点头,脸色也是好看了些,心想对付汉人果然还是需要汉人来,便是迅速令人店外将范文程、宁完我和孙之獬给叫过来。

要说耍嘴皮子,多尔衮可不是这些从小浸淫于圣贤书中的儒士的对手。

“有什么具体的条款需要商榷,尽管提便是,莫要在此拖拖沓沓,惹得人心里焦躁。”李邦华敲了敲面前的案几道,“陛下命本兵院全权掌管和议一事,尔等一切问题尽可与本兵院来沟通。”

饶是多尔衮气度再好,面对李邦华如此锋芒毕露的言语也是有些不耐,隐隐压着怒气道:“你还真将这里当成了那南京皇宫不成?”

李邦华闻言却是笑道:“这里不是南京皇宫,而是大明的北京城,大明的皇极殿!”

“好大的胆子!”多尔衮拍案而起,怒声道,“这里现在是大清的国土,是八旗健儿的领地。”

李邦华冷冷一笑道:“难道尔等还以为本兵院怕死不成?还是觉得,外面那几把射鸟的弓箭,能够吓到本兵院?”

李邦华之所以这么张扬,自然是有所依仗,若是李邦华当真死在北京城,那么对于满清不会有任何好处,反倒是会落大明以口实,也会让李邦华以高风亮节留名于史乘当中。

反正李邦华也已经七十岁,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大明,这个年纪已经是算高寿了,一般的官员五十五岁就应该致仕回乡。

多尔衮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沉默半晌,多尔衮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李兵院说得对,是本王唐突了,一直以来,本王并不愿意与大明开战,之所以入关,乃是为了襄助大明平定天下,革除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坐寇。”

“摄政王既然有如此忠心,那何不自取国号,依旧为大明藩属。”李邦华嗤笑一声道,“国号、帝号皆不愿去,又何必在此空谈。”

“本王也想取国号帝号,永世为大明之藩属,只是,大清之国号乃是皇兄所定,帝号乃是父汗所传,非本王所能变更也。”多尔衮摊摊手,无奈笑道。

李邦华眼神灼灼,步步不让;“既然如此,那便请摄政王带领八旗军退回关外去。”

“退回关外,岂是红口白牙就能成行,大清军士为助大明平定天下,阵亡已达万余,若是无些军粮饷银,怎么能让数十万八旗兵心服口服。”

“这就不是大明应当思索的问题了。”李邦华慢悠悠道,“大明并非不可给摄政王一些军费作为补偿人,只是,大明也不会容忍摄政王狮子大开口!”

“难道银五十万两就是狮子大开口了不成?”洪承畴皱眉道,“在下可是听闻,大明皇帝陛下先前单单是抄陈演的家,收获便是达四百万两白银,难道大明百姓兵丁和北直隶的土地加起来,连五十万两白银都不值不成?”

洪承畴先前做大明督师的时候,对于朝中那些内斗不止,贪赃枉法的文官可是颇为不齿的,实际上,若不是朝野糜烂不堪,洪承畴也不至于兵败被俘,最终投降满清。

“非也。“李邦华摆摆手道,“大明的兵丁百姓,岂是财货可以衡量的?尔等这番言论,却是着了相了。”

洪承畴气得牙痒痒,他想要反驳李邦华,却是不知从何说起,如果现在是崇祯朝,那么洪承畴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来证明李邦华所言是错的,但是现在是共和朝,李邦华所言一点问题也没有。

大明朝野的糜烂形式已经大大改观,其一是因为朝中的贪官污吏已经肃然一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明官员的薪俸已经大大提升,不会出现一品大员吃糠咽菜的情况。

先前,大明官员的薪俸实在是太低了,堂堂知府,若是不从各方各面捞取一些外快,就连自己家人都养不活。

“当真是巧言善辩。”正在洪承畴沉默之际,殿外突然是传来一个声音,几人循声望去,却见是范文程和宁完我联袂而至,两人看向李邦华的眼神中,都是带着嘲讽和挑衅之色。、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范文程和宁完我原本都是辽东的百姓,之所以在清廷为官的,是因为在大明和人满清的俩连年战争中,辽东的百姓遭受了无数次的劫掠,不单单是掳掠财物,八旗兵更是会将汉民掳掠去做包衣奴才。

而范文程,实际上就是被掳掠走的包衣奴才之一,其原本乃是辽东的秀才,被掳走之后,范文程在后金军营中饱受凌辱,当时满清尚未变更国号,汗位上坐着的乃是努尔哈赤,范文程根本没有受到重用,只能是忍辱负重,时间长达九年。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范文程不仅没有怨恨后金和努尔哈赤,反倒是对大明的恨意越发浓烈,如果不是大明不行,如果不是大明不理会他们这些辽东之民,那他怎么会在数九寒冬的冰天雪地中遭受长达九年的欺侮。

后努尔哈赤屡次攻伐大明,范文程主动献策,终于在不懈努力之下,获得了努尔哈赤的接见,其军事才能也是得到了努尔哈赤的肯定,能够参与八旗军队的战略谋划,而当努尔哈赤死在宁远城的炮火当中后,范文程的已经是皇太极的书房官,虽无官身,却能参赞机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